第2章
皇帝搓了搓手掌,明明是威严的皇帝,此刻却像是个讨钱的乡下农夫。
等一下,讨钱?
祁棫警惕的看向皇帝,“皇兄,你不会是……”
皇帝重重的点头,“皇妹啊,皇兄也是没办法,皇兄实在是太穷了,最近江南闹水患,岭北闹旱灾,这国库到底是不够用啊。”
祁棫嗐了一声,转过身去,装作没听懂的样子揉着双眼,“我只是一个刚刚及笄不久的小姑娘,如何能懂得朝堂上的事情!”
皇帝嘿的一笑,“皇妹啊,不是你说的嘛,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如今国库空虚,你作为大旗的子民,是不是也得为了大旗做一点点的贡献?”
“贡献?皇兄,您说的哪里的话啊,我做的贡献还少么,如今我的小金库也是瘪瘪的,不然拿你的私库就是了。”
皇帝哭丧着脸,“要是够的话,朕早就全拿出来了,这不是不够嘛,而且朕也知道我这个皇帝做的十分艰难啊,前朝后宫,朕这个私库也不太够用啊,如今朝堂上蛀虫实在是太多了,不然我抄几个家,说不定能拿出来一些钱来。”
祁棫摸着下巴,在考虑这个事情的可行性。
“哎,”皇帝深深的叹息着,“虽然是这么一说,可是你也知道,前几天朕刚刚查抄了几个贪官,如今再动手,实在是有点不像话,到时候所有人都得指责朕不是一个好皇帝了,我多难啊,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树不要皮,必死无疑。”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皇帝一噎,“大不了,这些钱算是皇兄借你的,行不行!”
祁棫摇头,“皇兄,你之前借我的银子,都还没有还呢!”
“哎呦!”皇帝捂着额头,“父皇啊,您说您走就走,何必留给朕一个皇妹呢,这些年朕是一把屎一把尿给养大的啊,说是朕的妹妹,但是朕是当亲闺女养大的啊!”
祁棫连忙打断皇帝的施法,“行行行,皇兄,您别哭了,我借给你还不行么!”
皇帝立刻止住哭好,挥手喊道:“来人啊,到长公主府去清点一下银子,吩咐户部和工部的人去看一下,江南和岭北各自需要多少银两,我们长公主有的是银子。”
“等一下……”祁棫张开五指,想要阻止皇帝,可皇帝吩咐的快,那些侍卫们跑的更快,似乎早就已经演练好了,只等皇帝一声令下,就要将她的小金库搬空。
皇帝说道:“皇妹啊,你可是长公主,你对大旗的贡献,那是不可限量。”
“行,你还想说什么,一起说了吧。”祁棫只觉得心口疼的厉害,似乎眼前开始冒星星了。
金色的,就像是她被抬走的金子。
“现在国库还是空虚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库充盈一下——但是不要再抄家了哈,那些贪官还没来得及收受贿赂呢,我打算五年后再来一波。”
祁棫朝着皇帝竖起大拇指,本来还以为皇帝是担心名誉受损,没想到他是在养鱼。
祁棫说道:“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过需要你的支持。”
皇帝拍了拍胸口,“你放心皇妹,你皇兄对你是十万个放心,你想要做什么,放手去做吧!”
祁棫领命而去,她的京城日报,就这样红红火火的创办起来了。
每天京城日报都会刊登一些京城中的新鲜事迹,还有一些故事话本。
得益于这几年祁棫的扫盲班的普及,如今京城大多数的人都认识那么几个字,就算是不认识,每天茶馆中,也有说书先生,每天读报纸。
与京城日报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个京城小报。
小报就不像是京城日报那么规律的发行了,而且内容上也没有那么正经。
京城小报上刊登着是一些达官贵人或者是街头巷尾的八卦故事。
故事当然都隐去了真实姓名,每张小报的后面,都写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种免责声明。
京城日报报道:某官员往灾区捐献纹银八十两。
京城小报报道:某捐了八十两的官员,晚上到青楼花了八千两,就为了跟儿子抢一个名妓。
京城日报报道:某某年某某日皇帝颁发了什么律令。
京城小报报道:某某年某某日某官员因为花柳请了太医。
小报的印刷时间不固定的,但是一旦发行,便总是会被一扫而空。
报纸的价格很低,即便是买来不看,用来上厕所也是非常好的东西。
京城小报和京城日报逐渐打出了名声,祁棫照着皇帝的想法,开始帮助皇帝挣钱。
但是皇帝却没坚持自己的想法,准备要对国公府抄家了。
国公府下狱的时间,正好是皇帝选秀的时间。
荣兰淳便被家族送上了赶往皇宫的马车。
荣兰淳泪眼涟涟的看着宫门外,她知道,一旦进入皇宫,她一辈子,都要锁在这座牢笼之中了。
远在江南的夏侯永清忽然心口一痛,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揉着右眼皮,吩咐下人收拾东西,准备回京城。
夏侯永清本是出来游学,却不慎遇到了江南水患,作为国公府的一员,他责无旁贷的留在江南跟着相关人员治理水患、救助难民。
如今朝廷已经送来了足够的银两,他心中又产生了不好的预感,便急匆匆的准备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