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后,一个庭院,茅屋三两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煮着汤,青烟袅袅,映着天光,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笑得慈祥,微风拂过,石锅里翻腾的汤水泛着可疑的灰绿色,飘来一股子凄苦交加的怪味。
“听闻小友会布阵化煞,又熬得一手好汤,老身可不得见识见识。”
云霄看着锅里的汤,突然发现她好像跟这位老祖撞了路线,正犹豫间,巫婆婆问道:“怎么?老婆子很吓人?”
“不不,”云霄连忙摆手,“婆婆慈祥和蔼,令人一见倾心。”
“呵!”巫婆婆轻哼一声,“这可不是你们背后议论老身的时候了。”
云霄想起那天和九凤、后羿闲聊时的情形,确信没说任何不敬的话,心下稍安:“婆婆明鉴,晚辈只是对洪荒旧事好奇,好奇而已,绝无不敬之意。”
看来洪荒真的不能乱说话,谁知道哪句就被当事人听到了。她琢磨着该去学学推演天机、扰乱天机的法门。
只是眼前这位老太太到底是什么心思,还说不准。
这时院里陆续来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客人。脸色苍白的巫族女人,哭闹不止的小娃娃,巫婆婆顾不得云霄,挨个查看症状后又进了厨房。
云霄看到一院子痛苦难受的女人孩子,于心不忍,她的阵法本只能容纳十余人,只是大巫部落不比一般的巫部,人口比风虹部落多了十倍不止。昨日虽用活水扩容到三十余人,看来还是不够。
云霄想了想,抬手引风,无煞法意环绕小院,阳光和煦,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孩童的哭闹声渐止,痛苦呻吟声也轻了……
待巫婆婆端汤出来时,有些小萝卜头已在母亲怀中睡着,中煞轻的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云霄打坐施法。女人们脸色仍苍白,这七情六欲之煞,她实在解不了。
巫婆婆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转身回屋又忙活一阵,重新端着汤出来。
待众人好转,已是晌午。送走依依不舍的病患,老太太咂着嘴道:“无煞法意,水灵转生,风生水起,导煞为灵,好巧思。”
“前辈谬赞了。”云霄拱手道,“您的汤药到病除,才是真的妙手回春。”
巫婆婆搅着汤锅的手一顿:“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这话听着新鲜,什么意思?”
云霄解释道:“就是说您道法高明,一碗汤药就能治好病,像春天回暖一样让人恢复生机。”
“哈哈哈!”老太太得意地大笑,缺了颗牙的豁口格外明显,“说得好!老身就喜欢会说话的年轻人。”
云霄趁机道:“婆婆,晚辈下午还约了九凤大人……”
“急什么。”巫婆婆打断她,“你方才不是对过去的事情很好奇吗?”她神秘地眨眨眼,“晚间来,路你是知道的。”
云霄一时语塞,她确实记得那夜元神出窍浪到九幽之地瞥见的红光,但要说认路……而且这老太太到底是何居心……
“不愿意?怕老身吃了你?”老太太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云霄连忙否认:“不敢不敢,不瞒您说,晚辈实在不认得路……”她有些路痴来着。
巫婆婆哼了一声,从袖中摸出个巴掌大小的灯盏扔过来:“拿着这个,到了地下自会引路。”
云霄双手接过,只觉入手冰凉,那灯主体为剔透球体,搭配繁复金属装饰,顶部有环,周身散发微光。
大能异宝引魂灯。
她正要道谢,却听老太太又道:“记住,路上不管听见什么动静都别跟着去,要是走丢了……”老婆婆露出个古怪的笑容,“老身可不去捞你。”
“晚辈记下了。”云霄小心收好引魂灯,作揖告辞。
走出院门时,日头已经偏西。云霄加快脚步往九凤的住处赶去。昨日约好,每日午后九凤教她巫文巫咒,一日要学上百个巫文,极为耗神。
转过几处石屋,远远就看见九凤正倚在门边研究一块青石板。午后阳光斜照,将她的影子拉得修长。见云霄过来,她挑眉道:“沧君大人可是迟了半刻钟。”
云霄刚要解释,九凤却已转身走进院子:“进来吧,再晚些,今日可就看不完了。”
云霄赶紧牵着十二月小兔子跟上:“赶一赶总能……”
九凤在石案边坐下,目光落在兔子身上,“这小家伙倒是乖巧。”
云霄笑笑不语,指尖轻轻挠了挠兔耳朵,小兔子趴在她膝头,大眼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她可不会承认她跟兔子说过,这里的巫喜欢吃肉,尤其是和日月有关的兔子肉。
“看来养得不错。”九凤随手拨开被风吹到眼前的发丝,不再多言,转而指向案上堆积的石板,“先看这些,我都做了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