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 第26章 窦二娘子

第26章 窦二娘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家老郎君曾领车骑将军,张家亦是南阳望族,只因其从外地迁居而来,在洛阳城内并无田产。

如今朝臣勋贵又都在洛阳置宅,搞得城中一时间片瓦难求。张家踏遍了整个洛阳城,都没寻到合适的空宅,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下了位于城南嘉庆坊的这座商人宅邸。

随着日头逐渐升起,张家的后巷里倒是热闹得很。

泥瓦匠在给院墙刷上朱红色的漆,砖石匠则是在原本夯土地面的门口,重新铺上青石的路面,一大群人干得热火朝天的,弄得漫天尘土飞扬。

只听“砰”的一声,一个雕刻十分浮夸的木制挂件,被从院墙上拆了下来,落到地上摔得稀碎,木头渣子差点溅了尹遥一身。

“哎呀,小娘子对不住,我方才没看到你!”墙上的工匠埋头做工,一时没注意地上,这会儿看到差点砸着人,也吓了一跳,赶忙道歉。

尹遥摆了摆手示意无妨,悄悄叹了口气,掸掸身上的灰尘,走远些换了个拐角的地方待着。

“诶,三娘!”宋婆婆从府中出来,没瞅着尹遥,找了一圈儿才看到她,“你怎么跑这儿来了?倒叫我好找。走吧,夫人请你进去呢!”

尹遥无奈地瞅了瞅四周,宋婆婆面露了然,凑到她耳边小声嘀咕:“郎君前日说了,这商户宅邸布置得太过粗俗,张家乃是士族,自然要整葺得风雅些才行,这不就……”

偷偷讲完家主小话,宋婆婆又笑道:“方才我把寿桃蒸饼呈给夫人,她十分满意,要叫你进去详谈呢!”

随宋婆婆从后门走进院子,经过穿堂步入正院,发现院子里也在大兴土木,看着像是要在院中挖个池塘,西侧的耳房上又有好几个工匠,正在翻新屋顶。

张寺丞的父母已经过世,但祖父前车骑将军张老郎君尚在,因此住在正房,寺丞夫妇则是住在东厢房内。

宋婆婆将尹遥带到东厢房的花厅门外,又嘱咐了一句:“对了,我家夫人出身扶风窦氏,在家行二,你称呼她为窦二娘子便好。”

两人正说着话,便见张小郎君刚换好居家的衣裳,从自己的房间出来,跑进了东厢房的花厅,一头扑到了自家阿娘怀里。

窦二娘宠爱地摸摸他的头,笑道:“大郎快坐好,阿娘等下有客人呢。”

张小郎君乖乖点头,听话地坐到胡凳上,他刚坐好,便被桌上的一盘点心吸引了注意力:“阿娘,这是什么?是桃子吗?”

“这是过几日你太翁过寿时,要用的寿桃儿蒸饼。”说着话,窦二娘便从盘子里拿了一个,递给了自己儿子,“你尝尝看,还怪香甜的。”

张小郎君好奇地接了过来,左瞅瞅右瞅瞅,这红彤彤的怎么看都是个熟透了的大桃子嘛!他双手抱着,啊呜咬了一小口:好吃!

窦二娘面露惊讶,小家伙今儿居然转了性子,不但一早便吃了大半个豕肉蒸饼,这会儿连这寿桃儿蒸饼也是极为喜爱,怕不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娘子,做寿桃儿的尹三娘来了。”宋婆婆进屋禀告。

掏出帕子给儿子擦了擦嘴角,窦二娘温声道:“你慢慢儿吃,仔细噎着。”言毕又笑道:“快请尹娘子进来。”

宋婆婆应下,出去将尹遥领了进来。窦二娘抬头一看,只见竟是个年纪轻轻、长得十分漂亮的小娘子,正笑吟吟地朝自己施礼,这小娘子好像还有些眼熟:“你是……你是那个卖豕肉蒸饼的小娘子?”

张小郎君触发了关键词,从寿桃儿里抬起头来,“豕肉蒸饼,香!”

“回窦娘子的话,小女子确是在坊内摆摊儿卖蒸饼的。”没料到张家母子竟然认得自己,尹遥也不由仔细打量起对方来。

窦二娘约莫二十岁出头的样子,长相可称得上是蛾眉皓齿,气质亦是温雅贤淑,一看便是出身大家。

张小郎君看着跟七娘差不多大,长得虎头虎脑,身子骨儿却是有些瘦弱,这会儿又埋下了头,抱着自己送过来的“试吃品”吃得香甜。

窦二娘见着尹遥,又回想起早晨那两个豕肉蒸饼,她原本担心猪肉腥臊,在儿子吃之前,自己还先尝了两口,却也被那味道吸引住,不由自主吃了大半个。

再加上方才宋婆婆拿来的寿桃儿蒸饼和醪糟小馒头,她也是一一尝过,只觉得分外清甜美味。

听闻醪糟是舒筋活血的滋补佳品,她还特意把小馒头送去正房,请阿翁也尝尝看来着。张老郎君亦是夸赞不已,一直吃了大半盘儿,方才心满意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