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接过,凑到鼻尖嗅了嗅,道:“怎么做到的,竟然还有荷花香。”
郗又夏腼腆道:“我专门托人去买的,喜欢吗?”
哪吒小心叠好:“喜欢,当然喜欢,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带到下一个世界去。”
杨戬的上面绣着正在睡觉的哮天。
杨戬接过,挑了挑眉,道:“这就是你前几天和我借哮天的原因?”
郗又夏“嗯”了一声,不好意思道:“本来是想绣一个活泼跑动的哮天的,但哮天太热情了,他醒着的时候我绣不了。”
杨戬道:“他被我关得久了。我很喜欢,哮天说它也很喜欢。”
前来送行的詹蕊月在一旁看着眼馋,见郗又夏的三位哥哥都有了,郗又夏手上还有剩的,问道:“我呢?有我的吗?”
“当然有。”郗又夏眉眼弯弯,递给詹蕊月一张绣着各色花卉的帕子。
“哇。”詹蕊月爱不释手地欣赏个不停,“我觉得我的最好看。”
“是是是。”郗又夏哄着詹蕊月,转头看望得眼巴巴,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讨要的孙家主,把最后一张帕子递给他,“这是您的,多谢您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
“哪里的话,你是我的义女,应该的。”孙家主捧过帕子,看向上面的绣纹。
他的帕子也是独一无二的,上面堆叠着一座金元宝山,可谓是商人的最爱了。
孙家主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送完这几天的刺绣成果,郗又夏同孙家主和詹蕊月做了告别,坐上马车。
他们不同于身上有着死罪,急于远离这里的如意公主,不需要赶行程,于是他们走走停停,几乎看遍了沿途风景。
郗又夏遗憾地道:“只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相机,不能留下影像。”
孙悟空道:“那又如何?万千山水皆在心中。”
杨戬附和地点头:“只要我们记得就好了。”
哪吒看向郗又夏,问道:“你会忘记吗?”
郗又夏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你们相处的这段时光。”
哪吒道:“这不就得了?我们的回忆不需要相机来担保它的保质期。”
几日马车摇摇晃晃,终是抵达了江南。
江南如郗又夏在书中读过的那般美好,让人留恋,但她并没有急着去欣赏这处的好风景。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不急于这一刻,她现今更想知道如意公主在何处,过得如何。
但如意公主自到了江南后,就和他们断了联系,他们也没让人继续插手如意公主之后的生活,因而他们根本无从得知如意公主的去处。
郗又夏泄气地蹲在河边。
孙悟空安慰她道:“正如你所说,我们在江南待的时间长久,肯定是能找到如意公主的。”
哪吒也点头:“对啊对啊,如意公主那么大个人总不可能凭空消失了。”
杨戬提建议道:“不如我们去江南的茶楼探探消息?”
孙悟空质疑道:“如意公主如今和平民无异,我们怎么可能在茶楼探道如意公主的消息?”
郗又夏却是死马当活马医,起身道:“我们去茶楼看看。”
哪吒瞪杨戬一眼,怪他乱出主意。
杨戬装看不见。
他那句也只是安慰来着,没想到郗又夏竟然真的要去。
江南天高皇帝远,皇室的故事对这里的人并无吸引力,他们更喜欢听当地的一些故事。
四人一进茶楼就听见说书人道:“接上回,人们发觉常常深夜时在河边游荡的女鬼其实只是一个披散着头发的渔女后,问渔女为什么不白日再捕鱼,渔女羞道她不知当地规矩,捕鱼技术也不好,不太好意思白日捕鱼,只敢晚上出来碰碰运气。人们心道这渔女是新来的,又问渔女的家人在何处,渔女沉默了片刻答她没有家人,是从北方漂泊到此处。”
“北方来的,渔女漂不漂亮?”一位茶客问道。
说书人笑眯眯地回道:“莫急莫急,天正黑,人们怎么可能看清楚渔女长什么样子?”
茶客“切”一声,道:“渔女的故事讲几天了?这也不让问,那也不让问,这该不会是你编的吧?”
“怎么可能?”说书人拿扇子敲敲桌子,道,“我不做这种事,况且接下来你们马上就能知道这位渔女的名字了。”
“快讲!”茶客安静下来。
说书人满意地继续说道:“人们见她可怜,问她名姓。”
“渔女盯着水面许久,道‘事事如意,我叫柿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