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我真不是喜欢他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致,祝好。

祝虹用手机回复的信息十分简短:收到,祝回程顺利。

祝虹信息发出时,祝父应该离开了那个偏僻的地方,手机信号恢复,因为祝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看到这条信息已经被阅读过。

而发生车祸的时间,就在这条信息被打开的半小时以后。

祝父采摘的花朵被送来时已经枯萎,祝虹把它们栽种到花盆里也没有救活,最终湮灭于泥土。后来,祝虹用那个花盆种了多肉,长势喜人。

祝怀瑶也从父亲骤然离世的悲伤里走了出来,和母亲一起整理起父亲的遗物,书柜里有父亲的一本笔记,祝父偶尔会在上面写几句诗。

祝怀瑶刚识字时看过,觉得那个龙飞凤舞的字体实在太过难认,又看不懂其中的比喻,便不愿再往后看,如今翻开,却发现这些诗在长久的变迁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祝父会写:首次给女儿泡奶粉,我看着哇哇大哭的她手足无措,祝虹说水凉,是我不会,我不同意,明明是小孩不肯喝耽误了时间——比如今天,女儿喝完,冲我咧嘴,露出还没长牙的牙龈。

在这些文字下面,有一行小一号字的注释:收回我的辩解,原来女儿饿时,哭够了才肯喝,所以祝虹泡奶粉时会特意用高一点的水温,等女儿哭尽兴了,水温也就差不多了,我承认她更有经验。

翻过几页,祝父写:带女儿学走路,她摔了一跤,我打算带她去医院,祝虹说我小题大做,我说她冷血,她说随你的便。

紧接着又是一行小字注释:虽然医生确认瑶瑶没事,但我防患于未然的想法必然没错。

大约是祝怀瑶三岁时的光景,祝父写:

邻居家的大狗被带出门溜街,瑶瑶死命上前,我阻拦不行,最后那只狗舔了瑶瑶的手指,真是惊心动魄!

这次注释的笔迹不同,祝怀瑶能明显看出是母亲祝虹的,“大狗”两个字被划了一道横线,然后一个长箭头向下指向注释:其实只是一只六个月大的狗崽。

祝父在后面补充:狗崽的咬合力也很可怕,它下次出门,应该戴嘴套。

祝怀瑶上小学时,祝父写:“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这句歌词,在瑶瑶首次戴上红领巾时得到了具象化,她开心的笑容,无畏的眼神,让我觉得她能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注释:但以后她被其他小孩欺负了,我也还是会揍那小孩。

祝怀瑶看着这些文字,只觉得被一股温暖的气息所包围,祝虹说:“很奇妙吧?”

“嗯?”祝怀瑶不解,不懂母亲到底是问哪里奇妙。

“你爸爸爱人的能力,不是先天获取,而是后天习得。”祝虹解释道:“他是慢慢学会去爱上你的。”

“但爸爸对妈妈是一见钟情。”祝怀瑶笃定道。

祝虹笑问:“你懂一见钟情?”

“懂啊,”祝怀瑶说:“奶奶说了,爸爸当年不想相亲,媒人介绍的一个也没看上,但和你见过面以后态度就不同了。”

祝怀瑶又翻过几页,果然发现了玄机:“你看,这篇写你的。”

祝父写:第一次见祝虹,感觉很奇怪,我之前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灵魂这么轻盈。见到她以后,我的灵魂,便砰然坠地。然后,我们就结了婚。

祝虹手肘撑着膝盖,手背撑着脸,回忆起往昔:“啊……确实是这样,这就是他文艺病爆发的原因。”

“什么?”祝怀瑶没懂。

“婚姻,妻子,女儿……这些带来的,都是他以前抨击的,世俗的东西。”祝虹直起身,把一些不要的旧物扔进垃圾桶:“他不知不觉被这些东西牵绊,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原本讨厌的,世俗的人,所以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迷茫,才想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祝虹呢喃道:“所以他才会说那句话。”

“哪句?”

这是我本来就该做的,所以我强调了,我很乐意。

这些世俗的东西让祝父拥有了爱人的能力,离婚后支付抚养费承担相应的抚养义务,在不会爱人前是凭责任心,在会爱人后,就变成了全凭本心。

他强调了自己乐意,是已经爱上了这种生活,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祝虹倒是谈完话就意识到了,不过她也清楚这种事,她挑明了没用,便随他去。

祝父在路上弄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坦然接受自己变成某种“世俗”的样子,决定提前结束行程。

却在回程路上,遭遇了车祸。

故事终归有遗憾,但祝虹也不至于产生“如果我当时让他不要去就好了”这种想法。

有些路必然要走,车祸只是意外,人不能活在愧疚自责中。

“还好你爸爸留下了一笔抚恤金。”祝虹以这样一句话,把事情轻轻带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