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穿成攻略文里的恶毒女配 > 第26章 质疑

第26章 质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围猎受刺一事,难免走漏风声。宫里宫外的人精卯足劲打探消息,更何况随行而去的一帮人又死了一部分的人,这种劲爆的消息恐怕早就可以让暗地里的风波涌起了多少起。

皇帝早就被南安王还有身边的精卫护送回京城,可后边的一帮人包括太子至今还未有消息,不知生死。

再加上行刺的那一帮人黑衣人至今查不出是哪方权势所为。

皇帝出去围猎之时,朝中之事都是由李丞相来暂管。如今皇帝回朝了,理当由皇帝来理朝。可这已经回了三五日,也见不着皇帝的面。东宫太子生死未知,能不让人着急吗。

宫里头对外边的统一话语只是说皇帝遇刺受了惊吓,缓过几日就好了,近几日的朝会皇后来主持。

可明显人都瞧得出来这里头定是大有文章。当朝皇帝一向体格健朗,年轻时也上场杀敌,浴血奋战,哪有那么容易被去去的刺客给吓倒。

可能是凶多吉少了……

朝廷上下开始议论纷纷,又是担心皇帝安危的,又是担心皇后外戚把控朝政的。对于与李丞相一派互相看不顺眼的大臣们纷纷开始有所行动。

今日刚好是皇后暂理朝政的第一天,朝中好不热闹。大臣们的口水仿佛都快要将一旁皇位边上坐着的皇后给淹死了。

“皇后理政乃有违皇帝本钢,后宫干政乃乱天下之根源……”

以封建古板为首的一群大臣纷纷口枪笔伐,对以皇后一族把持朝政的行为进行指责。不过话里话外倒是透着别的用意。

皇后面对这些大臣义正言辞的样子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毕竟她知道只要自己出现在大殿之上皇位宝座的周围就会涌现出很多声音。诋毁也罢,赞扬也罢。

身边的嬷嬷见皇后手指微微扶额,知道是困扰皇后多年的头疾又犯了,赶紧上前帮按摩头部。

越是看着皇后还有李丞相的一言不发,大臣们越是讨论的更激烈。

“既然太子不知踪迹,如今皇帝受了惊吓,黑衣人的身份又还未查清,总得有个把持朝政的人。,可这人唯独不能是皇后一族!”毕竟当朝皇帝可不仅东宫太子一个皇子,不是太子站队的那一派大臣也蠢蠢欲动。

其实皇子确实是不止东宫太子周楚穆一个,只不过剩下的那位皇子一向不得皇帝欢喜,又因为犯了大错,被贬为了平民。

不过如今太子不知所踪,自然有人打起来念头。

李丞相听着这些话语,脑袋疼得厉害。不过眼下他却不能出来说话,只是看着这些纷纷站出一列的大臣们冷冷一笑。

因为他现在心里最担心是自己那宝贝女儿的安危。

刚才还义愤言辞的大臣们捕捉到了李丞相的那一抹冷笑,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对,莫名有些冒冷汗。

不过宋太傅倒是着实奇怪,一言不发,不像往常那般跟着李丞相那一派的人对着干。其他人也像是嗅到了什么危险的信号一样,殿内的说话的人越来越来少,声音越来越稀稀拉拉。

“够了!既然各位大臣不支持后宫干政,那本王总可以有点资格吧。”南安王此话一出,四座皆惊。

金銮殿上好不容易回归的平静没有继续爆发出大臣们争吵而是掉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他们忙顾着想李家一族还有太子的事,倒是忘记了南安王这一号人物了。

大伙儿都知道皇后干政没好处,可亲王干政跟谋反一事有什么区别?

南安王是不是在自己的封地待久了,忘记朝廷的规矩了。

“你们不就是想看看皇帝是否亲口说要本宫来暂理朝政吗,来看看,好好看看吧!”

看着大殿之内终于安静了下来,皇后这才开口讲话。一脸严肃令身边侯着的小太监从自己面前的案桌上拿起一份御书递到刚才喊得最热闹的一位大臣面前。

那位大臣本就是古板迂腐的老一派。不参与任何一派的斗争,唯一担心的就是国家朝政大事,明明都快老态龙钟了,但仍然在朝中。因此在朝中拥有着极高的声望。

所以不管他刚才是否上书最过与激烈,由他来看看皇帝的亲笔谕旨,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见大殿之内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老大臣颤颤巍巍的打开谕旨,直到上面果真出现了皇后暂理朝政的几个字。老大臣唯恐自己眼花了,在仔细看着每一个字的一笔一画。

在确认了谕旨中的字确实是由皇帝亲笔书写的过后,将谕旨递给了身后的大臣,便开始一脸凝重的朝上方的皇后跪下。

“臣有罪,冒犯皇后。”

老大臣的这一做派还有此言一出,其他大臣纷纷质疑老大臣的眼光,争相传阅那份谕旨,毕竟万一是老大臣眼花了看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