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平日里也是人来人往争着挂布条,在树底下烧香祈福,今日倒是有些安静的过分了,只有寥寥几人。
李青黛看着争先挂着布条的的人,又仔细端详了悬挂着的布条到底写了些什么。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江河。”
看着这些词,李青黛到是起了兴趣了。
“宝珠,这布条可是从何而来?我们也去寻寻,也好挂上去,寻个心愿。”
宝珠倒是一脸无奈,不过也只好去刚来的地方寻那红布条,这人烟稀少,布条估计是在拜佛那处去了。
“姑娘可不许乱跑,就在此处等着,奴婢去去就来。”
宝珠走出了一段,颇为不放心的回头嘱咐了李青黛一句。
李青黛只是调皮一笑,似听到了又似没听到,只是站在原地不动。不过,待宝珠的身影也是消失在拐角处,李青黛倒是一蹦一跳的往菩提树的后边走去。
菩提树后只有小小的一棵糖粽。不同于前面的香火的旺盛,这棵糖粽倒是真正意义上的香火凋零。明明同作为寺庙的五树六花,却截然不同。
李青黛缓步上前,嘴角一边念叨着:“可惜,可惜。”
明明嘴里念叨着可惜,手上却一点都不闲着。地上散落着许多糖粽的果子,李青黛倒是一一捡起来,收入怀中。
李青黛记得这糖粽好像是可以产糖的,清爽甘甜的糖水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还可以熬成糖水。
这种好物怎么不可多得,李青黛鬼鬼祟祟偷摸着捡了许多果子,想着来日回去之时可以用来自己尝试熬糖。
心里想的美滋滋的,全然不顾有无有人看见。
正当李青黛拾得不亦乐乎时,倒是有人率先开了口。
“施主,捡了这么多,可切莫贪心。”
声音清冷至极,却又自带一股凌然正气。只见从树后望去的厢房之内,半开的雕窗内有一穿着月白憎袍的和尚,手上还盘着黑色的佛珠。明明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确实自带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李青黛顺着声音缓缓看去,心中暗道:“怎么这般倒霉,难道捡个果子也有的错?”
那和尚似有所感 ,抬头对上李青黛清澈愚蠢的目光,倒是自己忍不住低下头一笑。
和尚低下头的那一瞬间,心中不由得俺想:“闭关修炼还是来不及本性来的自在啊。”
“施主,你我且有缘,可否贫憎算上一卦?”
李青黛嘴角抽了一抽,这年头寺庙里的和尚这么爱替别人算命的嘛。
犹豫之间,那和尚许是看出了李青黛的不决和忧虑,把把话说明白了。
“此乃寺庙之中,佛法普照之地,无人敢行不轨之事。”
想想也是,此乃国寺,要是自己真出了什么事,定是闹不开的。再说了这旁边或者隔壁到处都是上香的香客,总不会出错了。
万一自己还开辟了什么隐藏剧情,另有回家的法子呢。
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脑子里的系统便嗡嗡的发出一阵刺耳的机械声,令人烦躁得紧。
李青黛小步上前,推开了房门,扑面而来就是一股淡淡的檀香味,存在的同时也不惹得人反感。
看着端坐在蒲团之上的白衣和尚,李青黛学着刚才对小沙弥行礼的样子草草行了个虚礼。
白衣和尚倒也不在意,只是将炕上的茶几上放的茶杯倒上了茶水。
李青黛坐下一品,总感觉这茶水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喝过来着,看着对面和尚一饮而尽,只好淡淡说了句:“好茶。”
不过又转念一想,想到了自己前来的目的。又见和尚只顾着喝茶,全然不顾自己。只好自己开口道:
“敢问师父,这卦象如何算也?”
白衣和尚转头哈哈大笑一声,似有意笑得更加大声,像是想让什么人听见一般。
许久,等到李青黛都快尴尬到不能自己,还以为遇到了一个什么怪人,只好安慰自己副本剧情的人都是有些奇怪的。
和尚笑了许久,这才回话道:“贫憎看卦,不需要其他什么招数,贫憎要看的,早已看完了。”
和尚顿了顿,佯装记起什么东西一般,只好惊呼道:“施主可曾在前边落过一次水?”
李青黛又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她怎么感觉这和尚有些不太对劲,勉强压住心底的疑惑,想着得乘机溜走。
“贫憎说得极对,本姑娘的确是落过一次水。”
和尚看着李青黛略有些警惕的样子,倒是收起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转而一脸严肃,这才颇有一副大师的样子。
“施主贵人多忘事,前尘之往事,姑娘尽早想起,对心中所愿之事也是好处的。”
李青黛越发感觉这和尚简直是骗人的,又怕此人是贪图金银财宝之类的,连忙从兜里拿出刚才捡的糖粽果子和银子放在茶几上。
又急冲冲地起身,对着和尚缓缓行了礼,不顾和尚的反应,就急步走了出去。待走到了外边,这才长长呼出一口气。
李青黛仍不住呐呐自语道:“还是不要乱跑的好。”
好不容易走到刚才和宝珠约定的地方,看着真正是人来人往的香客,李青黛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恰逢此时,宝珠从刚才去的地方走来,手里拿着红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