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名称:黑楼第三千五百七十二号密档
记录者:书九
记录时间:贞元十七年四月十一日
密录来源:无名发冢者
真实性:较低
内容如下:
我和我兄弟接到了一份来自无名人士的委托。
委托人在信中要求,我们必须在三日内赶到长安郊外一个叫太平村的地方。
太平村附近有座无名山,山中有一座古墓。
据说墓中埋葬着前朝的员外郎,死时陪葬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金银珠宝啊,那可是我们最喜欢的东西,嘿嘿。
想必听到这里,你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身份。
对于我们这种人,官府称呼我们发冢者,也就说民间常说的盗墓贼。
人讲究一个入土为安,因此我们这种勾当,往往被视为悖逆人伦,冒犯鬼神。
在律令中,可谓罪名极大,轻则流放千里,重则判处绞刑。
然而古往今来,此事却屡禁不止。
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诱惑实在太大。
嘿,你说风险很高?
高个屁!不考虑人伦礼法,大部分墓穴都没什么危险。
那种有风险的,也轮不上我们这种三流货色。
好了,书生,你那些问题太可笑了,还听不听?
不听就滚蛋,要继续就给老子乖乖闭嘴!
*
我和我兄弟在第三天的夜里赶到了太平村。
那座墓所处的位置很偏,必须当地人领路才能找到。
此外委托人还在信中提到,我必须带着至少三个太平村村民一起下墓。
这个要求实在令我不解。
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对方这个要求的用意。
算了,想不通的事就不想,反正事成之后,我们还可以得到三千两白银的报酬。
以及墓中大量的陪葬品。
委托人说了,他只要墓中的一颗金珠,此外别的什么陪葬品都不要。
看来那颗珠子必定价值非凡。
我们只休息了很短的时间,天还蒙蒙亮时,就火速进山了。
山道崎岖,两边荒坟累累,埋葬了不知多少死鬼。
不知为何,干这一行那么多年,今日心头却莫名觉得阴晦不详。
这种感觉解释不清。
但事到临头,也不可能为这点缘由就放弃。
我们在狭窄的山道上走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才走到了要找的那座老墓。
从外表看,这墓平平无奇,怎么看也不像是有钱人的死后归所。
但可能墓主生前反其道而行之,也说不定。
“村里人一代又一代传下来说,这位生前可是个大官!皇帝面前的红人来着!”
越说越夸张了。
我制止住他们闲聊,随后众人一起动手,以图速战速决。
*
这墓里的确有金银珠宝,但比我想得要少很多。
而且前前后后翻遍了,连棺中都没放过,也没寻到那颗金珠。
莫非被人消遣了?
我那时是这样想的,但转念又一想,也不对啊!
雇主还付了五百两银子的定金,哪有用真金白银消遣人的?
我的兄弟不死心继续找。
连棺中人的遗骸都没放过。
动手前我劝阻他,说盗亦有道,实在不该如此。
他道我说得轻巧,寻不到金珠,又该怎么向雇主交代?
没有,还是没有!
我们实在想不出,这颗所谓的金珠还能藏在哪里?
这时候,有村民看中了墓中的壁画。
“这个应该也能卖不少银子吧?”他贪婪地舔了舔嘴角。
我冷冷地回道:“你爱拿就拿,随你的便。”
他嘿嘿笑了两声,又喊了几个村民一起,竟真的把那块薄薄的石质壁画拆了下来。
我心中鄙夷。
正怀疑是不是有人私藏了金珠时,眼角余光瞥到了被扒得光光的石壁后。
等等,那是什么?
*
石壁后有一处机关。
我屏住了呼吸,这种机关我见到过,但没有亲手处理过。
莫非壁后别有洞天?
说实话,我感到这个地方的难度已经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
逐渐心生退意。
但我的兄弟不肯。
三千两!那可是整整三千两啊!
而且这种复杂的墓室,里面那得有多少多的财宝!
*
我们做好了有人员伤亡的准备。
但是没有,一个也没有,甚至无人受伤。
石壁后有一条斜向下的通道,深不见底。
通道口泛着阴阴的冷风,直往人七窍里钻,就像是有人贴着你的身子,再对着你幽幽地吹气。
说实话我们心里是有点发毛的。
村民们面面相觑,看得出来他们有些恐惧。
但是对财富的渴望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也冲昏了我们的头脑。
我们一行人就这样举着火把,弯下腰,向着通道深处走去。
往里走了一段路,壁上开始发出隐隐的绿光,原来是嵌有荧光石。
通道也开始分叉,一条明,一条暗。
这光照得通道绿幽幽的,像是通向地狱深处,说实话我们很不想选。
但另一条完全漆黑的更不敢选。
虽然我们有火把,但是那种彻头彻尾的黑暗令人恐惧。
*
记不清我们走了多久,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个分叉口,我们就这样一直一直往下走,好像永远走不到尽头。
途中有村民想退出,回到村子里。
回去?你现在跟我说回去?
好啊,有种的你们自己回去试试!
没有人离开。
我们就这样继续往前走。
期间,我们总觉得无数次见到一模一样的分叉口。
难道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迷路了?
奇怪,明明没有脚步声,我却觉得有人在身后无声无息地跟着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