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关于在古代开面点房的二三事 > 第3章 第一顿

第3章 第一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偶尔夏青会觉得成为一位非遗博主,就是为了把这些即将失传的小秘密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除此之外,用买来的菜肉简单地抄了一碟小菜,接连强行拉着钱嬷嬷坐下一起,这是夏青来到这个世界吃的第一顿饱饭。虽然非常简单,但还是吃的夏青几乎落泪。

这才是人吃的东西嘛。

夏青在吃饭的间隙甚至瞥了一眼钱嬷嬷,发现她的脸上和自己同样充斥着感慨。

“夫人,那剩下的这些面团是留到明天吗?”钱嬷嬷吃的很快,大概是没有经历过这样和主家一起坐在一块儿用餐所以吃得很是忐忑。等到夏青放筷,她才开始收拾桌子上的东西。看到那边用油纸盖着的还有几个小小的面团很是疑惑。

这几个面团和刚刚蒸馒头的不一样,这几个面团混合了各种蔬菜水果的汁液。变得颜色更为好看。

夏青吃饱喝足之后几乎瘫在椅子上不想动。许久没有感受过的足量碳水让她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听到钱嬷嬷的问话,只支起上半身摇了摇手。

夏青说,“这个啊,是可持续性发展。”

钱嬷嬷:“?夫人又在说一些新奇的东西了。”

其实很简单。

手艺,不是只能填饱了肚子这么简单。而如何把一门手艺发展成可以谋生的技术,这才是夏青一直想要研究的方向。老祖宗给后人们留了这么多文化瑰宝和遗产,而面又是本国古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古代的人对面的研究本就很是精细透彻,作为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夏青自然知道光是这几个小小的面团能做出哪番事业。

用各种面食摆成图案花纹的花馍馍,以及用各种颜色面团捏成的面塑。夏青决定先从后者入手,面塑又叫面果,听说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载成型。是好吃又好玩的代表手艺,而制作方法又和平日里的泥塑陶艺有几分相像。

二十五两银子暂时只能让她和钱嬷嬷过上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但是这些钱总有用光的一天,夏青觉得就凭这边那酸馊的馒头水平恐怕在面食面塑这方面,这个时代的研究还差得远。只不过她才刚来,对这里的了解知晓甚少,若是明天能试试看能不能先用面塑赚点材料费回来,顺便在大街上打听一些有关这里的情报。

而也不知是她吃饱了之后有些犯困,还是实在是绷紧的神经在这一刻稍稍放松。夏青竟然真的在那张破烂的床上睡熟,而第二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枝头。

她央着钱嬷嬷给她拿着新取来的布料缝了一个小巧的挎包挂在腰上,剩下的布料做成一面小旗。又用油纸把各色面团都分别装好。等了许久,才见昨日嘱咐那小厮。

和昨日一样,手提一篮。里头多一铜壶,而右手则是挎着三两件衣服。脸上神色不太好看。

“给你的。”语气很冲,但手上却递过来。夏青看着那件除了嫁衣以外她自己的第二件衣服着实有些开心,是一件虽说不算太好,但是材质勉强算得上细腻。没有繁重的花纹锁边,有的只有简单花朵样式,恐怕应该是某位这府里主人的旧衣,但这已经好上许多这意味着她终于不用被紧身衣束缚。她要发誓这世界上最难穿的衣服绝对是嫁衣。

她收下了衣服,却又换回了钱嬷嬷的旧衫,又给自己脸上蒙上一块掩人耳目的纱来。

“夫人,为何不穿新衣?”

“当然是为了掩人耳目。”背上小包里头材料齐全,夏青在树上冲钱嬷嬷挥了挥手。“我们可是偷跑出去的。”

她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美好未来还有入手的银子。

这条街她昨天已经大致逛过,确认整条街上没有她的同行,而她要干的位置其实已经选好。就在昨日,卖她果蔬的大婶说愿意给她匀个凳子。又花了几枚铜钱让书信先生在旗子上写了面人二字。

所有材料一字排开,削好的竹子成了她手上的刀。挂上旗帜,先无须叫卖她动手速度极快。手里是用竹子削成的简易小刀。夏青手在这些五颜六色的面团里揪下几朵,在油纸上铺成一团。只是几下压捻揉搓,夏青做这个熟门熟路。

整个街上的人们本就对这个支在卖菜大婶边上的小摊有几分兴趣,现在更是围了一层。光看夏青在那里表演手上功夫,而不一会儿,一个憨态可掬的小面人就在手上成型。载在削成长条的竹签子上。

七彩斑斓的,很是好看。

“姑娘,你这卖吗?”当然,最能吸引的自然是姑娘和小朋友的视线。面人栩栩如生,而小家伙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表演,只觉有趣。

夏青一听这话也并未回答。只是手指了那面垂下的旗帜。

正面写着的是面人二字。

夏青把它翻过来,众人发现反面居然也有东西。写的是:

“新店开张,要啥捏啥。”

夏青点点手上的面人,“二十文一只。”

这赚钱的生意,不就自动上门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