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错金局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果然第二天消息一传开,便如滚油锅里溅进几滴水,炸了。

“裕贵妃哭着往隆华殿去了,恒王和秦大人也在里面,跟他们的人都在门外候着。”郎轩说完,等太子示下。

“父皇面前是真热闹,不能去亲眼看看都有些可惜了。”太子笑道,“你先去吧,估计我这边的热闹也快到了。”

看郎轩退出去,轻语才从屏风后转出来,一双妙目波光潋滟地望着太子,艳艳红唇弯出一个好看的弧度。见太子朝她伸出手来,她伸手过去,指尖有意无意在他掌心划过,微凉的手指便被紧紧握住。她顺势在太子身边坐下,低着头轻抚着太子保养得很好的手。

“裕贵妃那边,怕是要把这个祸事往殿下这边引呢。”轻语笑道。

“也难怪,怎么就那么凑巧,”太子苦笑,“万幸我这五弟福大命大,不然裕贵妃非生吞了我不可。”

轻语斜睨太子一眼:“她这一哭二闹的,难保陛下不听进去几句,殿下不辩驳辩驳?”

太子亲了亲她的脸颊:“一会儿就有兴师问罪的到了,你先回去等我。”

“是。”轻语盈盈起身,一步三回头地绕到屏风后,从侧门出去了。她从后廊上转回前厅旁的月亮门后,从花墙上有些枯黄的藤萝缝里偷偷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不多时,右相赵陵快步进来,平日就严肃的脸上带着怒气。轻语心中有了数,转身往后面去了。

太子见右相进来,便起身到门口迎接,行着礼唤了声:“舅舅。”

赵陵见他恭顺,想着在东宫也不好伤了他的面子,于是强压了火气,拱手回了声殿下。

“舅舅这样着急,是有什么事吗?”太子亲自斟了茶奉上。

赵陵深吸了口气才开口:“殿下可知昨日恒王殿下在凫鱼山遇刺?”

“刚听说,贵妃娘娘着急,什么都顾不得直接去了隆华殿寻五弟了。”太子笑道,“舅舅可是为了此事过来?”

“此事可与你有关?”赵陵也懒得跟他弯弯绕。

太子一愣,神色顿时严肃了:“舅舅这是听了哪里的消息?我只知道五弟要去皇陵巡查,怎会知道他去凫鱼山上?”

“巡查的事,不是你先挑的头?”赵陵瞪着他,“修缮工程刚开始不久,防务也有秦大人安排妥当,你当着陛下的面提出要现场巡查,怎么碰巧就遇到秦大人因为换防之事去不了,这机会怕不是你处心积虑寻了多时的吧?!”

“这话从何说起,便是我知道这些安排,哪里去找刺客?”太子辩驳道。

“你虽然住在宫中,出宫也不是什么难事。日常结交了哪些人,你心中清楚,”赵陵咬牙道,“只希望太子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要做出自毁前程之事!”

“舅舅,外甥实在冤枉!”太子扑通跪下。

这样一来,赵陵倒吓了一跳,在自己家里他是长辈,可在朝堂之中,他是臣子。他忙伸手要扶太子起来,却被他负气推开。

“舅舅,此时没有外人,且让外甥分辩几句。”太子红了眼,“我知道自己没什么大才,母亲当了皇后没几日便没了,如今也没什么根基,全仗着父皇和母后的情分,还有舅舅的扶持坐在太子的位子上。外甥日夜战战兢兢心中不宁,或许有懒怠之时,但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外甥断断不敢做!否则如何能让母后的亡魂安息,如何让舅舅在朝堂上立足?”

赵陵心中酸楚,太子的生母合静敦肃皇后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当初嫁给岱王时,本以为她就做个王妃,打理后院家事便好,谁知乾坤扭转,太子没了,宁王以为唾手可得的太子位居然落到岱王头上。他那时候刚做了右相,朝中根基也不深,乍听了这个消息,心中又悲又喜。他赵家也算祖宗显灵,出了一个右相一个皇后;可是他的妹妹,以后会面对多少后宫的明枪暗箭,再无一天舒坦日子。

新皇登基前,王妃便病了。登基大典,太后关在自己宫里说要为先皇祝祷,外面事实不闻不问。所有琐事落在这位新皇后身上,虽有肃太妃从旁协助,但一场折腾下来,病势重新排山倒海而来,新皇登基不到一年,皇后便薨逝了。

自己妹妹唯一的儿子,他不能不好好替她看着。

看他委屈的样子,赵陵也心软了。确实没有证据指出跟太子有关,只是他心里不踏实。宫里的孩子,天生的心眼多,万一心眼动歪了,行差踏错一步就再回不了头。赵陵宁愿是自己想多了,也需敲打敲打。

赵陵叹了口气,将太子扶起来,退后一步躬身行礼道:“太子殿下恕罪。”

“舅舅这是做什么。”太子忙虚扶了一把,“舅舅的心情我理解,还请舅舅放心。”

赵陵点点头,起身要告退,太子亲自送到宫门口,一直等右相走远,才转身回屋。

太子看了一眼跟着进来的郎轩,冷笑道:“看到了?今后做事要多加小心。”

郎轩应了声是,“右相也是,向来只有替自己人开脱的,没听说说还往自己人头上安罪名的。”

“他不过是怕我出什么事连累他罢了。也不想想,若这天下是我的,谁还敢动他半根毫毛?”太子不屑地呲笑一声,“那边什么情况?”

“陛下要秦大人彻查。”郎轩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