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降落的地方是村头,孙二带着他们去的祠堂在村尾。
沧溪村的不算大,道路却是极绕,李榆跟在江和玉后面细细观察着,一路上竟然一个村民都没遇到。
他沉吟片刻,好奇地问道:“孙二哥,我们得到的信息这里是渔村,这里似乎不靠海,村民家中没有打渔工具,以何谋生?”
严泗闻言,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他心细,入村之时便觉得奇怪,只是情况未明,不好贸然开口,不过李榆开口,应该是发现了什么端倪。
孙二解释道:“我们到海边还要走一段路,虽是渔村,但我们主要是以养珠、采珠为生,打渔倒是其次,所以家中不常备这些物什。”
李榆“嗯”了一声,又问道:“为何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孙二苦笑一声,叹了口气,才道:“不敢出来啊,海妖太猖狂了,好几户人家被他掳了去,生死不明,村民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江和玉闻言,皱了皱眉头,问道:“海妖出没如此猖狂,可有其他宗门来过?”
孙二摇了摇头。
江和玉心中蓦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按照常理来说,此处渔村应当是有其他宗门过来接管。
不是所有的宗门都能像红莲岛和紫武山一般能占据一条灵气充足的灵脉当作宗门据点,小宗门只能与凡人混居,把宗门建在灵气相对浓郁的山头上,再依附在相邻的大宗门上,这里的小宗门叫浑天宗,依附的正是红莲岛,因此江和玉才能接到他们的委托。
当然,这样的混居不是没有好处的。如今魔族虽被封禁,但三界混居,没有修为的凡人处于弱势,小宗族庇护下辖的凡人村镇,凡人向宗门提供灵植和炼器材料,这是双赢的事情。
但现在这里出了海妖的事,真假暂且不论,理应是浑天宗先过来巡查,但他们没人来过,这件事情就变得蹊跷起来。
李榆四人对视一眼,心中有些不安,此行恐怕不能轻易了了。
一时之间没人说话,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不过 ,凝重的气氛没持续多久,几人很快就到了孙二说的祠堂。
此时的太阳已经不见了,红艳艳的晚霞隐在厚厚的云层下,天色有点暗,但光线还算明亮,山风吹过,微微带着些许咸腥的味道。
李榆心下了然,想必此处离海边应该不远。
他抬头看去,沧溪村的祠堂大门紧闭,窥不见内里,许是天未完全黑的原因,门口左右挂着的灯笼还没点起来。
祠堂建在一座山脚下,那山很高,村子里没有遮挡,在村头应当一眼便能看到,但奇怪的是,李榆对这座山完全没有印象。他从小过目不忘,又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每到一处新的地方,下意识会观察周围的环境,没道理会忽略掉这么明显特征。
他盯着祠堂后面的山,孤零零一座祠堂矗立在那,身后的雄壮的山像是藏在暗处的张大嘴巴的恶魔。
盯得久了,竟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李榆看看其他人,见他们神色如常,不知是没有发现还是见怪不怪,他想开口说些什么。
可还没等他出声,孙二便上前扣响了祠堂的大门。
没多久,大门里传出“吱呀”一声,是门栓被放下、大门打开的声音。
门里走出两个人,一高一矮,和孙二一般穿着灰褐色的粗麻短打,不同的是这两人头上扎着一根同色的布带,孙二则是用一根木簪将头发挽起,看起来斯文多了。
二人中高个子那个见到孙二,眼中泄出些许喜意,道:“孙二,你总算回来了,村长等你很久了。”又看向孙二身后的李榆等人:“这几位就是红莲岛这次来的长老吧,快进来快进来。”
孙二动作倒是不紧不慢,为双方介绍一番后,才带着四人进了祠堂。
祠堂的布局布局很简单,进门是一片青石板铺就的空地,空地正中央摆着一个巨大的香火炉,炉中似乎刚烧过纸钱香烛,空气中还残留着浓郁的烛火的味道。炉前便是正堂,正堂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上面放着许多牌位。
李榆看了一眼便不看了。虽然刚刚在门外那孙大催的急,但祠堂中并没有见到所谓的村长。
高个子叫孙大,他将几人领到祠堂中,道了声“稍等”,便领着孙二从祠堂侧门进了后院。
昏暗的祠堂中,灯笼还没点上,只有香案一左一右点着两支蜡烛,一阵风吹来,烛火明明灭灭,竟有些渗人。
江和玉和严泗不约而同往外走,脚下有些匆忙,李榆和陆襄不明所以,见状也紧随其后,直走到香炉外面的空地才觉得好了些。
李榆看着他们的脸色,心中恍然,揶揄地看了他们一眼,眼中嘲笑意味甚浓,道:“修行之人原来也怕鬼?”
江和玉噎了一下,转过头想反驳,又看见供桌上的牌位,硬生生把到了口边的“我才不怕!”咽了回去。
严泗和陆襄见他吃瘪,不由得笑了出声,江和玉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心中的恐惧却少了许多。
几人没有等多久,孙大和孙二扶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由祠堂侧门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