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说了啊。”
汽车站是流水发车,晚上十点前哪辆车人坐满了,哪辆车就先开走。姐俩坐上的这辆车人还不是很多,找了个相对安静的铺坐了上去,静待发车。姐俩第一次坐这样的卧铺车,有些担心各种安全问题。
司机很胖,站在车下吸烟,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冲着车里喊了声:“差几个?”
车尾传来厚重的声音:“俩。”
“不等了,九点半不来人就发车了。”
车尾那人不做回答的走向前来,冲着车内大声喊到:“哎,大家伙听我说啊,要发车了,要方便的赶紧去方便一下,九点半一到就发车,到时候可就不等了哈。”
车上一阵窃窃私语起来,有几个人下车。苏青和表姐刘文卿也随即下车去了卫生间。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司机已经坐在驾驶座上了,刚才那个大声喊话的人站在车外等她俩。
看她们俩走上车,就也跟着上车,关上车门,和司机道:“齐了,走吧。”后又转身冲车上的人说:“我这辆车,不允许抽烟,不允许大声喧哗,沿途会停靠两个休息区,每个休息区休息三十分钟,到休息区会通知大家。各自注意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个别想有小动作的、不讲卫生的、不讲文明的最好都给我收一收,把大家安安稳稳的送回家,咱都踏踏实实的回家过个节,别找不自在。”之后又拿出一张纸,念了一遍上面写的安全须知。
苏青小声说到:“姐,看来很安全。”
“嗯,没事儿,咱俩挨着呢。”
疾驰的汽车行驶在静谧的高速公路上,苏青怀揣着对路况的忐忑不安和将要回家的喜悦,透过摇晃的窗帘缝隙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竟沉沉的睡了过去。一路无话,凌晨六点左右,到镇上了。姐俩一下车就看到了等在车站的大哥苏茂。两家的村子离的不远,先把表姐送回家,哥妹俩人也直奔自家而去。
一家人都很高兴,苏青从大大的行李箱里拿出来带给家人买的礼物,每个人都有:给上小学的侄女苏晓萱和侄子苏晓涵每人一身新衣服;俩孩子美滋滋的谢谢小姑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试穿自己的新衣服。
给大嫂的是一条红色的围巾,和一副手套,嫂子也高兴的接过来快言快语的说:“咱妈带我一大早就去村里石磨那磨的豆腐,已经煮上了,你先喝一碗豆汁吧,等你大哥点完卤水咱再喝豆脑,喝完豆脑再吃新豆腐;是咱家刚打下来的的新黄豆,就等你来做给你吃。”苏青也高兴的应和着:“好啊,嫂子你真好。”
又拿出来给大哥的,是一件皮夹克,大哥接过来就迫不及待的套在身上,两手握着衣领往上一提,又轻轻的拍拍胸口、拍拍肚子,扯扯衣服的下矜,昂首挺胸的对苏青说:“二青,这个花不少钱吧?”
苏青笑嘻嘻的道:“是啊大哥,花好几百呢,我都不舍得给你买。你可得好好穿。”
嫂子忙不迭的说:“赶紧脱下来,你这一身土的别给沾了,我给你挂着,到过年再穿。”
大哥苏茂洋洋得意的说:“这么贵,我更得穿着了,一会我穿着去给拖拉机装桶油,下午去犁地着再换下来。”
苏老头说到:“去装什么油,昨天下午不是刚装的嘛,看你就是木涨。”
去买拖拉机的机油需要骑车去镇上买,可早上不是刚从镇上把这姐俩接回来嘛,实在是不需要再去一趟镇上,大哥就是想穿着新皮夹克显摆。
“不装油也行,我一会去给小姑家送点豆腐。”
苏青说:“爸,您就别管大哥啦,我给您和妈也带衣服了呢。”说罢拿出来每人一套的保暖内衣,“冬天把这衣服套在大棉袄里,可暖和了。”
苏老头也很高兴的接过来:“我二闺女看来这是挣钱了,我看看这是什么‘火灵丹’。”
苏妈妈也高兴的说到:“看来咱过年时候没拦着,让跟她表姐去北京是对的。你瞅瞅,她这精气神多好啊,比过年那会都胖乎了,也白了。”
这边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喝豆汁,做豆腐。那边的刘文卿回到家也是快乐的给大家分享礼物,给新高中生刘文怀买了一双耐克的鞋,给爸爸买的电动刮胡刀,妈妈买的护腰,给奶奶也买了保暖内衣。
不多久大表哥苏茂骑着自行车送来热气腾腾的豆腐,刘文卿看到表哥身上的夹克衫说:“二青买的还挺合身。”表哥更高兴的昂首挺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