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也看向他,试探着问:“宋何意?你说他是宋何意?”
越尽山随口道:“猜的。我在东宫,确实是妙生照顾我最多。”
妙生茫然地抬头看今天奇奇怪怪的太子和林公子,问:“太子殿下是不是认错人了?虽然小时候的事记得不多,但是我不姓宋的。”
越尽山并不急躁,只是说:“是吗?或许是我记错了。没事,过些天就知道了。”
妙生想了想,问:“殿下是在找这个人吗?不知是何方人氏?年岁几何?”
越尽山开口想说,却突然一噎,他发现他从来没有听宋何意说过他在凡间的事。
他不知道宋何意是哪里人,不知道他是怎么升的仙,不知道他三百年往返是为了什么。
他说:“这个人可能不想让我知道。算了,随缘找吧。”
妙生只好点头,说:“殿下,到东宫了,请下车吧。”
东宫依旧灯火通明。这个老皇帝做太子的时候住的地方,每一块砖头都透着他的奢靡。而他的皇宫,只比东宫更甚。
进了东宫,太子殿下地还没站稳,林公子已经俨然一副主人姿态:“妙生,你在皇宫中伺候了多久?”
妙生数了数,说:“有十五年吧,之后就出宫来伺候太子殿下了。”
林公子道:“那你来书房,我有些事问你。”
妙生:“?”
太子:“?”
越尽山犹豫着问:“这么着急吗?要不要喊上贺景蕴?”
蛟龙言简意赅:“很着急。”
两人跟着反客为主的林公子去了书房,紧闭了门窗。
林公子就那么清冷沉稳地说出惊天动地的问题:“你伺候过皇帝吧?把他和他身边的人,情况都仔细说一遍,事无巨细,不要隐瞒。”
妙生这才惊觉林公子为什么要紧闭门窗。
太子是打算谋反了吗?怎么不告诉他?他不是东宫的心腹吗?
怎么这一整天的净说一些掉脑袋的话啊?
妙生咽了咽口水,提醒道:“殿下,林公子,私下打听陛下私事,是大罪啊。”
太子果然一副即将谋反的淡然,宽慰妙生:“没事,他不会知道的。”
他是谁?皇帝吗?
妙生不敢细想。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现在是东宫的人,家里又没什么亲人了,太子想知道就告诉他好了。他整理了一下,说:“其实在宫中,我是伺候皇后娘娘的。我进宫的时候才六岁,调到皇后娘娘身边伺候是十二岁。所以只是伺候了九年。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和贵妃娘娘关系极好。陛下每月初一十五一定会来皇后娘娘宫中,其他时候并不常来。陛下喜爱折磨宫人,反而少来后宫,待后宫娘娘们还算克制怜爱一些。”
“陛下是什么性格?平时最喜欢什么?在乎什么?”林公子追问。
妙生悄悄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回想着说:“陛下不喜政务,耽于酒色。每日早朝之后就会回自己的瑶池,瑶池之中养了几百个不做杂事的宫人和太监,容貌秀丽,只负责陪陛下玩乐。陛下最厌恶旁人劝谏,随心所欲。一言不合就会出手,宫中所有人战战兢兢、风声鹤唳。皇后娘娘出身高贵,也不敢劝诫。即使在皇后娘娘宫中,大家也人人自危。”
越尽山若有所思:“宫中的人对陛下那么恐惧,就没有人想过刺杀他么?他那么老了,身体又不好。”
妙生猛地咳嗽一下,才勉强道:“陛下、陛下手段狠厉,耳目众多,在宫中大家连说闲话都怕隔墙有耳,不敢想谋逆之事。”
蛟龙缓缓开口:“对待上位者敬而远之,反而在下位者身上折磨寻求快感。小舟,你不觉得耳熟吗?”
“蒙珠?他竟然还能留得一缕神魂,到了桃华镜中的幻境,简直是完全暴露本性。从前还算有些克制,如今是完全万人之上了。”越尽山几乎是瞬间想起,十分讶然。
妙生已经习惯了两人说些他听不懂的话。他静静等待着,太子殿下又问:“陛下手下最得力的走狗奴才是谁?”
妙生反应了一下小太子的措辞,说:“是陛下身边的金公公。”
“金公公是陛下身边的老人了,登基之后就一直跟着陛下。他为陛下督建了瑶池,瑶池之中的男女奴才都是金公公筛选、管理。他专门挑选容貌秀美、家境贫寒的宫人,训练之后放入瑶池。他手上还有一支密探,专门为陛下监察宫内宫外。宫人凡有不敬者,可以当场杖杀,过后补证。有他在,陛下身处瑶池也能把握宫城内外。”
太子摸摸下巴说:“所以相对于皇后贵妃,或者我这个太子,金公公离皇帝更近?”
妙生点头:“是的,左膀右臂,忠心不二。”
越尽山一挑眉:“忠心不二。那是墨守?怎么今天寿辰宴上没有看到金公公。”
妙生说:“几年前群臣进谏,指责宦官弄权,要求陛下杖杀金公公,另立太子,勤勉朝政。陛下勃然大怒,罢免诸多官员,还有赐死获罪的。有陛下力保,金公公免于一死,却也不得已隐于幕后,此后彻底低调,是以太子殿下少有听闻。不过金公公依旧手握那支密探,在皇宫之内的影响力更深。”
越尽山遗憾道:“那我们怎么找到他?这么久我竟然都没注意到皇帝身边还有一位金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