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驻地同盟士兵?他们的想法始终和当地人保持一致,故而哪怕诺因支部已成功收缴了大片失地,他们也丝毫没有上赶着重返同盟的意思。
这种说不上到底是明哲保身、还是坐观山虎斗的态度,终于在一个6月中旬的清晨时分迎来了报应。
继被成功潜入的“蜂针”队员用便携式等离子云生生关闭基地能源供给后,一发17磅炮突如其来地冲开了基地大门的防御墙。再然后便是一阵密集的弹药倾泻。
通过指挥网络“观测”到这一幕的雨果长舒口气:“幸好队里还留着上世纪的火药。这防御墙也太反现代科技了,竟然设计成粒子炮无效!”
“大概就是为了防像我们这种不请自来的家伙。”陆离的淡蓝色意识曲线划过防御墙上方的电磁屏蔽设备和监控探头,确认它们彻底死机后这才抽出空来回话。“但我们手上的火药存量有限,落点位置必须精准。”
“包在我身上!”
淡绿色的意识曲线化作坐标标记了防御墙的各个可突破口,在自家指挥官的协助下,分部于各战车内的“犀角”小队成员操//起炮口洗涤了前沿阵地。
轰!防御墙的一角坍塌。
“就是现在!‘蜂针’!”
“明白!”
顶着后方友军的密集炮火,30名身着外骨骼的“蜂针”成员与机械狗搭档冲过边境围墙,直奔基地腹地。
“A组高爆、B组冷凝弹准备!”附着于“大白”身上的陆离高呼,“藤条负责建立联络点,其余人,先搞定无人机后锁军备!注意!遇人缴械优先!!”
““明白!!””
“我真不叫藤条啊!!”
在摧耳欲聋的炮火声中,个体的呐喊如烟般吹散。赶在联络员手动激活联络用AI期间,“蜂针”成功击落无人机十架,并于边郊处扫荡出了一小片安全区域。
陆离操控大白登上山顶眺望埃尔夫市区方向,难得感到了一丝诧异。
边境的抵抗力量,很弱,出乎意料的弱。士兵只是装模作样开了几枪便消失无踪,至于机械部队……好像只是派出了几列无人机,其中猎鹰在列,而金雕无影。难道这就是埃尔夫的全部抵抗力量了?这不禁让人深刻怀疑,埃尔夫的军事力量如此薄弱,是如何在危机四起的内乱中坚持到现在的。
还是说,有诈?
陆离在心中默默合计了下,决定还是按计划继续进军。怕什么,横竖自己这边还有强劲火力充当掩护;况且按预定计划,后续支援部队即将在半小时后抵达,即便不慎遭遇埋伏,相信以女武神的火力也能硬生生清出一条通路。
于是她回头朝联络员下令,要求“犀角”小队向前压进。
轰隆隆!女武神的履带碾过断裂的墙体残骸,拖着笨重却坚实的身躯率队驶入埃尔夫边郊。
同一时刻被安排藏身于边境外山坡的泰坦上,失去无人机后,夏源正趴在车顶被迫用望远镜眺望前线。
“挺顺利啊。”他用手揉了揉因长时间注视而略显酸胀的眼睛,“照着势头一口气吞下埃尔夫不是问题。”
然而内心闪过的一丝不安还是被他成功捕捉。会不会太顺利了?连个像模像样的大规模反击都没看到,埃尔夫的驻军是吃干饭的吗?……还是说,他们可能忽略了什么?
他顿时心生疑惑起来。但考虑到自己实在不是搞指挥行军的料,思考半天啥也没想到的夏源只得又一次抓起望远镜往自个眼睛上怼。
话说,埃尔夫是个什么样的辖区来着?因为平时一贯低调,整个辖区在萨莉亚同盟内好像都没啥存在感。重农?重工?还是重……
飞行器的嗡鸣声回答了这个来自后方的小小疑惑。
从埃尔夫市区、也就是整座基地中央悄然升起一支难得一见的、非无人机构成的空战部队。在左右侧翼六架鹰隼、后方八架织网者、正前方两架不知具体型号的战斗机护航下,位列航队正中央的大型飞行器外型酷似一张薄纸,唯有前端驾驶舱部分稍呈凸起状,伸展机翼大小两对,灰白相交的机身上不时闪过点点星光。仔细观测,那闪闪发光的不是涂漆,而是一个个细小密集的发射孔。
还来不及等陆离撤回意识、下令部队掩蔽,便见近百道光束当即从天而降。下一秒,地动山摇!由光击落点为核心、呈波动曲线般的爆破笼罩了整片边郊!
“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