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此心安处 > 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第 5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朵莲花实在有点儿超乎陆岑川的想象,毕竟虽然杨路说过要做的精细,她也没把一个玩具往工艺品上面想。

釉彩烧瓷的滑动拼图就没那么出挑,陆岑川怎么看怎么觉得像瓷砖,或者拼接马赛克什么的,虽然也挺好看的,但……就感觉怪怪的。

木质的益智拼图做得也很棒,颜色靓丽,手感上乘,并且按照她提供的方向发展出了很多烧脑的玩法,是和那朵莲花完全不同方向的令人惊艳。

而那个好像是往坑人方向做出来的纸质拼图嘛……

陆岑川拿着拼图碎片在手里颠来倒去,画面清晰,切口干净,作为载体的纸张厚度硬度都很不错,不明白杨路想就这个跟自己谈什么。

还是杨桥痛心疾首的给她解释,一副这样水准的仿制古画,要有多深厚的功底、花费多长久的精力,又要多小心才能分割成这样弯弯曲曲的硬纸块儿。

陆岑川:“……”不是,这年头没有雕版印刷吗?

陆岑川被这猜测弄得脑子一懵,还好及时想起之前跟杨桥去书肆里买书的情形,还有那些错版书的价格。

既然都有错版书了,那当然是有雕版印刷的!

陆岑川大松口气,但转念一想,就明白根本不是印不印刷的问题,于是直接问杨路,是想要讨论点儿啥呢?

杨路也不弯绕,直接表示,这种仿制书画拼图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没必要搞那么多。

陆岑川:“……”哦,懂了,想要个低配平替版,但格调不能掉太多,把买不起高仿古画的那部分钱也给赚了。

果然根本不是杨桥说的那个原因呢。

但读书人的事,陆岑川不太懂啊,大俗人整天画铜钱来着,她不由就看向了在场唯一的读书人杨桥。

读书人杨桥根本没跟上另外两个人的思路,还在跟他哥掰扯,既然喜欢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不多做一点?而杨路根本不想搭理这弟弟,显然很不愿意跟他讨论生意上的事情。

陆岑川感到了微妙的好笑,劝杨路还是理理弟弟,毕竟读书人最知道读书人的喜好嘛!杨路只好把话说明白了些:好东西谁不喜欢呢?但自己作为一个商人,当然是想要贩售更多大家都买得起的东西啊!

最好就是制作简单!利润高昂!买的人多!

杨桥:“……”

杨桥对此很不认同!!书中自有黄金屋!!

“好好好,有有有。”眼看杨路对跟杨桥讲解生意经已经失去了耐性,陆岑川一边笑一边一锤定音的结束话题,

“但这黄金屋又不会给我对不对?”大俗人陆岑川对进不了自己口袋的财富毫无兴趣。

杨桥:“……”

既然陆岑川表示对读书人的喜好没有了解,杨路也不为难她,点了点头表示会再想想别的路子。

不过杨桥黄金屋的说法,倒是让陆岑川冒出了个新想法——如果想要受众广赚多钱,与其指望那些追捧名家名作、风雅考究的少部分读书人,不如指望点儿别的。

杨桥眼神不满,但陆岑川完全不做理会。

她拿起一个瓷质的滑块拼图,三两下把打乱的图案拼好,摆平放在杨路面前,

“杨二哥,你觉得把拼图做成锁怎么样?”

杨路听她转念就有新想头,十分感兴趣的叫她详说。

陆岑川就把密码箱的概念延展了一番。

拼图也是图,而图形密码,又怎么能不算一种密码呢?

讲完了密码箱基础的样子,陆岑川开始往融合拼图上面靠拢。比如最简单的,在滑块下面做出简单槽口,不用太复杂,只有拼好拼图才能打开盒盖上的闩块就行。毕竟这种“密码”的卖点还是拼图新奇好玩、花纹新鲜好看,做在首饰盒子或者不重要的摆件玩品箱笼上面,单纯只是图个样子,真打不开了反倒麻烦。

“那这不就是个明锁么?只要拼好图案就可以打开了?”杨桥问到。

“是啊,不然呢?”

听她毫不追求锁本身的实际效用,杨桥忍不住疑惑,

“那哪儿能保住里面的东西啊?盒子上锁的意义呢?”

陆岑川看了他一眼,

“就是,好玩儿,图个新鲜啊。”不会有人真的以为漂亮废物能真顶用吧?

杨桥哽住,

“……那这哪儿能有人要啊?”

“当然有啊,而且好玩好看的东西总是比实用的东西更贵的。”说着,陆岑川看向了一直没发话的杨路,杨桥也跟着她把目光转过去。

结果杨桥就看到自家二哥点头觉得可行,又想到拼图本身就是个玩意儿,还不是买来玩耍?陆岑川说的这么有道理,自己竟无言以对,只好败退闭嘴。

谈完拼图的事情,陆岑川自然又为自己做点心的水平打听了一番。

杨路问她可是有心来做这营生,陆岑川摇了摇头。

错过中秋挣钱的大好时机虽然令她扼腕,但也还没叫她昏头到以为自己现在就能独立开店的地步。而像凉皮一样卖掉她知道的其他点心的做法,又叫她觉得太过可惜。

“我觉得,我还是先多长长见识,再决定要做什么才好。”

杨路对此很是同意,顺道还提醒她不要自作主张的定价钱,比起之前送点心那样拐弯抹角的提点,这次简直是直截了当。

陆岑川:“……”怎么说呢,宁愿对着盒点心猜为什么,也不想这么直白的听您说我见识短啊QAQ……

但杨路主动提出要在她补足短板之前帮她把关,陆岑川求之不得,忙不迭的点头应下了。在想到家里那些大豆玉米,恐怕不日就要麻烦杨路掌眼,陆岑川就赶紧又问了些买卖粮食的事情。

杨路一一为她解答,听她连后招都没想好,就敢截下李家的豆子,杨桥不禁咋舌,

“你胆子也太大了!”

那可是地里一半的收成,说截下就截下了?宝柱也是,一个小丫头,她说不叫你卖粮你就真不卖啊?!

虽然杨桥这样的才是正常反应,但陆岑川还是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杨路见状摇头,也不等他们两个战火升级,有些好笑的指出陆岑川话里未尽之意,

“你若是完全没法子,怎么不连玉米也一起截下来?”

“想法是有一些……不过还没试过,不好说。”

对于那些豆子应该怎么办,陆岑川还是只有一个朦胧的念头——那当然就是大串的豆制品了。

不过连他们村里都有卖豆腐的,可见这是个很普及的东西,恐怕是没什么大销路,但要是做成小吃食,就又得琢磨怎么样方便在城里摆摊了。思及此陆岑川打听到,

“城里都有些什么豆制品卖啊?”

“豆制品……”杨路咂摸了一下这几个字,才到,

“当做饭食的豆脑豆浆,摊上摆的豆腐豆干,别的倒是少见。”

一听有豆脑,陆岑川就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豆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杨路不太明白为什么会特意问这个,这时杨桥嗤了一声,

“当然是咸的了!甜豆脑谁要吃!”

陆岑川刚要和杨桥争论,就见杨路蔑了自家弟弟一眼,

“你二嫂就喜欢吃甜豆脑。”

前有李宝柱为了顾及吴梅花口味清淡,家里连瓶辣椒都没有,后面再来个杨路时刻谨记自己妻子的偏好,陆岑川就不是太惊诧,只是觉得无形之中又被秀了一脸恩爱。而杨桥被自己二哥一噎讪讪闭嘴,也不再继续甜豆脑好不好吃这个话题。

但无论是豆浆豆脑或是豆腐豆皮,都是从做豆腐的各个阶段中衍化而来的。豆腐这东西以前陆岑川也做过,老的新的各种凝固剂她都用过,如今与其一个人凭空推想,不如做出来大家尝尝,也让杨路有个比照,才好帮她估价。

见她决定等自己做出成品再做打算,杨路直接叫宽进给她预备了一些石膏盐卤,连打听去哪里买材料的步骤都省了。

既然决定要做,陆岑川回到家就先泡了一小盆豆子。而没有了现代化的机器辅助,做豆腐真是比陆岑川记忆中麻烦了太多。

首先是磨浆,夏家的石磨没有接着浆水那个底盘,其次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豆浆磨得不算细,但之前磨粉的时候也是磨了好几道的,这次也多磨两次就好。

过滤也麻烦,屉布太密纱布太粗,只好把纱布折起来用,都折腾完了已经将近中午,回顾了一下可以改进提速的地方,觉得只靠自己这生意恐怕做不起来。

若是不先添置趁手的工具,光是磨一碗豆浆她就能折腾一天。再加上煮浆点卤,哪怕是不再继续往下做什么豆干豆皮,就单单只是做豆腐豆脑,一回恐怕也得耗费个两三天进去。而专门去添置工具……以后难道就指着卖豆腐了?

“看来还得从长计议啊。”

这么想着,陆岑川烧火把豆浆煮开,撇出浮沫,装了两碗给自己和阿越尝鲜。

无论最终要把这些豆子做成什么卖掉,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当然是要先犒劳下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豆子都是自己种的,味道格外的好,陆岑川喝豆浆是从不加糖的,却从这碗豆浆里喝出了三个加号的味道。

剩下的盛在另个小锅里,约莫着温度降了一些就点进稀释好的卤水,稍稍搅匀放在一边等它自己凝固。

等差不多了先试了一口,柔嫩滑顺,很是成功。小心的舀出几碗,把其余的打散捞进准备好的木盒子里,用纱布包好,因为这次是想要一块嫩豆腐,就只用板子少压了一会儿。

拍拍手把盛出的几碗豆腐脑盖好,陆岑川熬了一点糖水做料汁,准备再去管杨桥借一下食盒,李大娘牙口不好,这个很适合她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