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如是我闻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文焕尝了一口造型独特的松鼠鳜鱼,马上双眼发亮地说:“妈呀!软糯酥脆,清甜可口,这也太好吃了吧!”立刻给伯邑考比了个大拇指,对着旁边的鄂顺说:“比你们上次吃的那馆子好,下次哥几个想饱口福,还是来抱好考哥大腿吧,不花那冤枉钱了。”

大家“哈哈”大笑,好考哥笑着应承:“来吧来吧,客气啥,随时恭候。”大家一边品尝美味一边怀想旧事,仿佛还是从前的光景,几个小伙子跟着好学长好大哥逍遥自在。因为姬发和崇应彪,那会伯邑考总是乐于和他们一帮小朋友玩在一处,打球、唱K、比赛、学生会活动等等,时不时还辅导他们一下,虽然高考迫在眉睫,但他轻松自如地应对,云淡风轻中透着潇洒笃定,仿佛真没有能难倒他的事,直到高三下的那个四月,巨大的变故改变了他们所有人,尤其是他和姬发。

几杯酒下肚,大家的酒兴已渐入佳境。伯邑考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不禁想到独在异乡的崇应彪,要是此时他也在,该多好啊。正想着,不知是谁挑起了话头,说起了高中旧事和崇应彪。

“其实我觉得还是挺遗憾的,当年我们五个玩得那么好,崇应彪那混蛋那么崇拜考哥,还在你家住过一段时间,跟你们感情忒好,最后因为一句话打了一架,那混蛋和我们决裂,到现在音讯全无,要不然,今天团聚的说不定也有他。”鄂顺端着酒杯,有点醉意地说。

姬发红着脸,梗着脖子说:“他说的是人话吗?我姬发就当没认识过他,巴不得他死远点。有我在,他休想再进我家门!”

伯邑考一直很想知道当年的事,但崇应彪不提,他也不好刨根就底,今天索性问个明白,以便日后解决旧怨。他不经意地插了一句:“当初怎么回事呀?”

众人本来有点悻悻然,听伯邑考一说,鄂顺就接着话头将当时的来龙去脉说开了。

原来伯邑考大学离家后,就剩下两个毛头小子在家,两人以前就互相看不上眼,但是因为有伯邑考居中转圜才没有发生矛盾。因为伯邑考上的是国防大学,刚开始完全的军事化管理和新环境让他无暇顾及家中,姬发和崇应彪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发生矛盾,崇应彪自觉寄人篱下脸上无光,无奈只得搬到学校当住校生,姬发暂时和爷爷奶奶同住,一个月之间,俩人从朋友到形同陌路冷眼相待。因为鄂顺他们几个是竹马之交,感情更深厚,所以少年人之间自然而然形成小团体,崇应彪也不再和他们亲近。

矛盾爆发在高二十月的一天,崇应彪在操场拦住了姬发和鄂顺,想问他伯邑考的联系方式,姬发不给,俩人开始对骂。崇应彪先不客气地骂姬发是灾星祸种,他家都是因为他才遭殃,姬发被激得上去就照着崇应彪的脸一拳,并骂他野狗杂种,所以爹死娘弃都不要他。崇应彪一听也急红眼,挥拳反击。这下两人彻底杠上了,打得不可开交。最后俩人都挂了彩,被全校通报处罚并通告了家长。后来崇应彪的母亲从外省来到学校,给他办理了转学,他随着母亲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

“哎。。。当年是我年少不懂事,如果平时也顾着他一下,缓和你们之间的矛盾,那天拉着他走开,不跟你顶嘴,说不定就不会造成这个结果了。”鄂顺遗憾地说,“其实,崇应彪不坏,是厚道人,吃得亏忍得住,以前咱几个出去玩,哪次不是他考虑周到,东西都是他拿着,也不抱怨。偶尔开玩笑也笑笑就过去了。”

伯邑考投给鄂顺一个赞赏的眼神,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然后开口劝导:“人不轻狂枉年少。人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说错话,做错过事?既往不咎,你们要往前看,就当给我一个面子,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见到他,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还是好兄弟好朋友。小发,可以吗?”

姬发看着他哥真诚的眼神,有点面热了,但是还是嘴硬地说:“以后再说。说不定这辈子都见不到了呢。”

伯邑考暗暗笑起来,说了句:“世事难料啊。”

“不过说真的,你们说那小子现在在干嘛?”鄂顺有点疑惑。

“说不定在当警察了。”姜文焕冷不丁来了一句,把众人都惊住了,尤其是面不改色的伯邑考。

“你怎么知道的?”姬发疑惑了。

姜文焕给了殷郊一个眼神,端着酒杯,边吃边说:“我和殷郊在欧洲留学时认识一同学,后来成了朋友,叫苏全孝,一起过圣诞的时候才知道他也是崇应彪省外的朋友。我听他说那小子后来考上了警官学院,一直想当警察来着,不过这两年莫名其妙地失联了。”

“而且,还有更奇妙的事了。”他又看了一眼殷郊,殷郊被酒染红了一张俊脸,抬着酒杯斜眼看他,一副“想说就说,看我干啥?”的神态。

“小苏同学可差点当了咱们殷总的干舅舅,长了咱们一个辈分。”姜文焕笑着打趣他。

殷郊不认了:“打住。我可从来没认那个女人啊,姜总少给我攀亲戚,我跟那两个毫无廉耻的人没有一点关系,我只有妈,没爹。”

“是是是,你是我哥,只是我们姜家人行了吧。”姜文焕无语了。

这下鄂顺和姬发惊得嘴都可以塞鸡蛋了。

“原来是苏经理的弟弟啊?!”姬发也失语了。

姜文焕突然心领神会看了眼桌上的众人,有点不可思议地说:“你们三都是国防警官院校毕业的,而且还做了警察,我和殷郊海外留学还会遇到老熟人的亲人,这缘分啊,真是妙不可言。”

伯邑考绷不住了,笑着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