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落的院子里,种了几株文竹。
满天星子交相呼应,在竹叶间,编织了一层光影。迷离而空幻。
院子内,有一独栋竹子小屋,好几进隔间,门也是用竹子搭起来的。
不必说,这里面住着的必是诸葛亮,诸葛亮生性爱静,并有些孤僻,不喜与人交流,因此他刚搬来之时,孙权就下令让人修建了这样一座僻静小院,专门给诸葛亮居住。
诸葛亮也被孙权感动,这又送钱又送房的,其实诸葛亮并不贪图这些俗物,他只是想看看孙权对他是否坚定。
孙尚香拉着黄月英再次走进这小院。
黄月英压低了声音说:“这会儿,孔明哥哥可能已经睡了,我们这样打搅他不会不好吧?”
“不会,你看他书房的灯还亮着呢。”孙尚香边说边走了过去。
“等等。”黄月英不悦道,“孙妹妹,你该不会又像上次一样,门也不敲,直接闯进去吧?”
孙尚香原本是想这样,这是她对诸葛亮习惯了的,并且诸葛亮都乐在其中。
可是黄月英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明显黄月英是不愿意有别的女子对自己未来的夫君如此不懂礼貌。
孙尚香会意过来,立马笑道:“怎么会呢?哪怕看在黄姐姐的面上,我都不会了。”说完就去轻轻的敲门。
“这丫头还挺聪明的。”黄月英摇摇头。
诸葛亮不情不愿地开门,“这么晚了还来打搅我?”可当他看到黄承彦时,立马惊呆住了。
“诸葛亮,你该不会不认识我了吧?”黄承彦没好气地说。
黄月英低下了头羞涩道:“孔明哥哥,难道你不认识他了吗?”
诸葛亮一怔,立马跪下来,眼睛湿润了,“黄伯父怎么来了?黄伯父对我诸葛家有恩,我怎么会忘记你?”
“你还记得我,那你还待在江东两年不回去。”黄承彦冷冷地说,“连封书信都没有,你莫非不记得我女儿在等你了?”
诸葛亮看向了黄月英,“黄伯父,亮不明白你的意思。”
“父亲。”黄月英面红耳赤,“孔明哥哥,你怎么不请我们进去?莫非你要让我跟我爹站在外面吃西北风说话吗?”
诸葛亮忙说:“快请进请进。”四处去收拾,把原本就干净的草席又擦了一下。
黄月英扶着黄承彦坐下,诸葛亮要去倒茶,孙尚香忙懂事地说:“我来吧!你和黄伯父相聚,多聊聊才是正经事。”
诸葛亮没想到孙尚香变了,也不阻拦,坐下来。
孙尚香提起水壶,用下淋的方式冲洗茶罐。
茶水在火上呼呼烧着。
清香四散开来。
黄月英闻到了,笑道:“想不到孙妹妹的茶技如此高超。”
黄承彦笑道:“果然是孙坚的女儿,孙策的妹妹,名不虚传呀。”
诸葛亮冷而嫌弃地说:“什么名不虚传?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孙尚香笑着把茶端过来,摇摇头道:“孔明先生,你这是在说我坏话呢?还是在夸我美丽?”
诸葛亮立马脸红了,“当……当然是说你茶技,不值一提!”
孙尚香笑道:“没办法,谁让我长得太漂亮了。”
黄月英噗嗤一声笑了,“孙妹妹脸皮可真厚。”
几个人坐下,孙尚香亲自给每个人倒茶,诸葛亮不停地对黄承彦解释,说是因为哥哥诸葛瑾才留下来的。并且,孙权心胸宽广,对诸葛亮也是言听计从,所以,诸葛亮想要留下来。
“孙权可不是简单的人,他现在需要用到你,自然会对你言听计从。若是哪一天他不需要你了,他也是非常心狠手辣之人呀。”黄承彦冷笑道,“并且我以前给你算过一卦,你真正的主人,按照天命来讲。是姓刘而不是姓孙呀,你岂可违背天命而行之呢?”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命是什么?如今我是盛情难却。只能留下来先回报孙家。若是回报之后真能遇上黄伯父所说的姓刘之人。到时候再做打算吧。”
黄承彦叹了口气说:“乱世之中多次择主之人必会被人唾弃,背上不忠不义之名。你可听说吕布?吕布虽英勇过人,却无人敢用他。你如果想要帮孙家,就得一直帮他,又岂可中途离弃呢?”
诸葛亮苦笑道:“我知道了,黄伯父。”
“你既已经知晓,还是要留在这里,对不对?”黄承彦叹了口气说。
诸葛亮低下了头,不敢看黄承彦,“是的,伯父。”
黄承彦叹了口气说:“既如此我也不劝你。但是你还记得两年前,我曾跟你提过,我要为你许一门婚事?”
诸葛亮诚恳说道:“亮自然记得,不过,一直认为是个玩笑话。”
“我要招你为女婿,又怎么会是玩笑话呢?”黄承彦摸着胡须生气地说。
诸葛亮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
黄月英脸红了,黄承彦却怒了,“诸葛亮,你迟疑什么?莫非,你觉得我家女儿配不上你?”
“亮不敢。”诸葛亮也脸红了,“只是亮配不上黄姑娘。”
“可是我女儿偏偏只看上了你。”黄承彦笑道,“孔明,既然你不愿回去,明日让你哥哥过来,我们就在江东成婚,商讨一下婚礼事宜。”
诸葛亮忽然看了孙尚香一眼,脸色苍白。
就那么看了一眼,让黄月英的猜测变成了现实。黄月英无法忍受诸葛亮喜欢的人是孙尚香。心痛极了。
“爹,哥哥若是不愿意,其实,我也不急的。”黄月英哽咽道。
黄承彦拍案道:“诸葛亮,你不要不知好歹,月英从小就心悦于你,崇拜于你。你不可欺负我家月英。”
诸葛亮急了,“伯父,黄姑娘聪敏绝顶,如何会觉得钟情于我呢。我从未这样想过呀,我也没有这样奢望过。”
黄承彦冷哼一声,“废话少说,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
诸葛亮一怔,“这……”
黄月英苦笑道:“爹,不要逼他,让他考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