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33章 倚天剑寒(33)

第33章 倚天剑寒(3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阵令人揪心的静默后,两人齐声大喝,四掌发力,各自退出了六七步。随后张松溪表示,自己多退一步,输了半招。随后躬身一揖,神定气闲地退了下去,尽显风度。

随后武当七侠莫声谷上阵,用剑比试,殷天正则取一铁棍作兵刃,两人倾刻间便交手百余招,芷若在旁看得入神,既钦服于莫声谷剑法之高妙,又从殷天正大巧若拙的应对中大有所获。

她心想:前世中她曾听闻一句话叫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莫七侠的剑招疾如闪电,应当算是得“快”吧,而殷鹰王之应对,看上去却是招数呆滞,东打一棍,西砸一棍,似乎不成章法,然则每一棍,都恰好打在最恰当的位置,要么是攻敌之必救,要么是提前封堵莫七侠后续剑招,看上去慢,却能以慢制快,可见,所谓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也不尽然,快慢之间,没有绝对之高下。

然而,想要做到殷鹰王这般提前“预判”,却比练习快剑还要艰难,既要有足够的见识和经验,又能在毫秒之间做出判断,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慢,也只是出招慢,但思考如何出招,却是半点也慢不得。

至于如何做到毫秒之间准确预判,也许是靠战斗直觉,也许是靠飞快的计算。也许这两个思路都对,不过,对芷若来说,靠直觉实在是太过玄学,与其靠玄学,还不如靠数学——虽然数学是真的难,但也是真的可靠。

芷若在这边暗自思索,场上形势却突然大变,却是莫声谷眼见快剑不能取胜,忽然剑招再变,由轻灵快捷而变飘忽不定,正是武当派的顶级剑法“绕指柔剑”。

这“绕指柔剑”一出,方向难测,殷天正果然不能再守拙驭巧,只能与其以快打快。芷若心想,这却不好。果然,数招后,莫七侠一声清喝,一剑刺中殷天正之左手上臂。然则殷天正同时右臂一伸,竟陡然间长了半尺,在莫声谷手腕上一拂,挟手将他长剑夺过,左手已按住他肩贞穴。

这一招真是神乎其神,便听静玄师姐低声道:“这是鹰爪擒拿手,白眉鹰王的成名绝技,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场较量,直看得芷若目眩神迷、如痴如醉。莫声谷的七十二路绕指柔剑变化之精妙,实属巧夺天工,剑芒如蛇芯,飘忽不定,指右而刺左,击上而中下,神妙难测,以致以殷天正之能,也不免中招,更当场叹道“老夫纵横半生,从未在招数上输过一招半式。好张三丰,好张真人!”

不过殷天正虽中剑,但其临场之发挥,也实属高妙,尤其是一招鹰爪擒拿手,竟能反败为胜,若其击实,则莫七侠之肩头定被捏碎,只是其终究收手,这才让莫七侠免此重伤。

不过,这一比斗,终究还是殷天正赢了。

武当五侠俱是光明磊落之人,败了就是败了,莫声谷坦诚失败,自动退场。

接着上阵的是武当首侠宋远桥。

战至此时,殷天正已然气衰。不过宋远桥气质儒雅,也确实一派君子风度。先是为殷天正止血裹伤,而后又不动内力,与殷天正纯粹比试拳掌招式。

这场比试又是一场武学盛宴,无论是宋远桥,还是殷天正,都是不弱于灭绝师太的武学宗匠,两人对阵,一拳一脚都大有讲究。尤其是此刻两人不是实打,似乎分别练拳,各打各的,那就愈发考验招式之精妙,对于旁观之人来说,友好度不止提升了一星半点!反正芷若是看得极为投入,收获也很大。

总的来讲,殷天正大开大阖,招数以刚为主,宋远桥则走的是以柔克刚的路子,两人人见招拆招,忽守忽攻,转眼见就斗了百余回合,最后两人双掌双拳,胶在空中,呆呆不动——拆到这一招时,除了比拼内力,已无他途可循。

两人说过不比内力,斗到此处,已没法再比下去,便以和局收场。

这场比试虽不用内力,但见招拆招之处,更耗心力,此时殷天正脸颊涨红,头顶热气袅袅上升,俨然强弩之末。而武当派中尚有俞莲舟和殷梨亭两人未曾出场,此时任意一人下场,都可一竟之功,然而两人却迟迟未动。

芷若一时不解,倒是一旁的贝锦仪师姐一下子就瞧出端倪,见她似有不解,便低声道:“俞殷二侠都是侠义之士,必是觉得乘人之危,胜之不武。”

芷若这才恍然大悟,她虽在峨嵋派受教八年,但骨子里还是受另一世的“三观”影响多一些,有的时候就不能及时代入侠士的思维思考问题。

不过江湖世界,人人自诩侠义,但真正的侠义之士终究还是少数。俞殷二侠固然迟疑,但有人却不觉得有必要和魔教中人讲什么侠义。只见崆峒派中一个矮小老者纵身而出,轻飘飘地落在殷天正面前,说道:“我姓唐的跟你殷老儿玩玩!”语气甚为轻薄。

芷若认得他,却是崆峒派“崆峒五老”之三的唐文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