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你不要胡思乱想啦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好闺蜜》这个好笑又温暖,就想金靖说的,不管你有多奇怪,你都会找到爱你的人的。社恐或者讨好型的你你我我,都有内心的os不敢表达,就想这本“书”存在的原因,就是想表达出不可或者不敢宣之于口的东西。好了,喜剧不上升,回到小品本身,精神分裂式的相亲更有喜剧色彩,突然的转换,吓一跳的同时又好笑。

《空手道高手》默剧+口技,我感觉更像是给小朋友演的或者现场会好一点吧,很厉害但不能逗笑我(弹幕里嘲讽别人看不懂的人就。。。)说实话,我是看了第二遍才看懂他在干什么。可能有叶逢春的默剧珠玉在前,我不是很能接受这样的默剧,说句杠精的话,默剧是“默”,不是你发出一堆乱七八糟的口技和日语英语就等于静默了。感觉有点像话少的无实物表演。

其实还有一个《三毛保卫战》,我没认真看,就不多做评价了

我一直认为,喜剧,唯一的标准就是好笑,唯一的目的就是逗笑观众,它不能为观众设立门槛借此彰显自己的高级,或者把不好笑归咎于高级。还有那种懂不懂就煽情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越来越多,从高晓攀参加的那一季欢乐喜剧人的一鸣惊人(?好像不太对,大概就是刚出现感觉很好很精彩),后边儿就越来越多,搞得就想不煽情不喜剧一样,令人反感。

近些年的春晚小品也是,官方,红专,强行上价值。让一些流量抢了喜剧演员的活儿,搞得无比尴尬。再也没有以前《吃面条》《卖拐》这种经典小品了。空洞地喊口号,去年甚至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放弃了喜,只剩下剧了……

总之,喜剧,不搞笑就是原罪。并且,罪不在观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