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穿回北宋当闲汉 > 第62章 我不干净了

第62章 我不干净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这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让我们一起回到十分钟前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苏笛怀疑的没错,那股奇怪的味道。女汤没有的,男汤很浓烈的味道,就是上一次她在醉香楼闻到的那种迷香很类似的味道。

但当然不是同一种,这种□□在北宋的地下集市很常见,可以买来供新婚夫妇调情,又或者买来做一些你情我不愿的坏事,眼下明显就是第二种情况,闻人昱因为不知道苏柔雪又回来了,因为单纯,因为没有想过公主殿下为了得到他会用如此卑劣的手段。

于是便就这么毫无防备地中了圈套。

公主想要事成,加上之前也没有用过这种迷药,不知道它的药力强劲,添加的时候也就不自觉地多加了些,这迷药适量的情况下可以催发情意促成缘分,但加多了就有可能让人陷入昏迷。

闻人昱在和苏笛打招呼的时候其实已经甚至很不清醒了,但毕竟是苏笛的声音真的很熟悉,他也早就下定决心了,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多么紧急危难,只要苏笛叫他,他就一定会有所回应。

于是此刻,就算大脑已经“宕机”了,但在潜意识地驱动下,闻人昱还是应了她的那几声“小昱”,甚至又顺着那心中的渴望,问她愿不愿意和他一起沐浴。

苏笛在悄悄到那男汤参观的时候,发现这里摆了很多植物,本以为只是丰富背景、清新空气的装饰品,没有想过,这些东西其实是今日刚刚出现的,之前压根儿就没有,而公主就藏在这些突然多出来的东西后面,等苏笛一走,再等闻人昱被那迷香迷了,不辨人物,她便悄悄从那树丛中走了出来。

也就在苏笛进来三四分钟前,苏柔雪才下水的,她缓缓游到闻人昱身边。

当时闻人昱被那迷香迷得已经日月天地皆颠倒,神智迷乱,一时间都忘了自己是在哪里了。

他当时只看见一条“大白鱼”朝着他游过来,这让闻人昱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闻人昱小时候其实就已经展露出了对于学习的好奇和天赋。

那时候他父母还未和离,家里状况也算宽裕,他从小就不爱玩耍只爱读书,总觉得那书本里的明净世界比起那嘈杂的现实要有意思得多。

他家里有一本名叫《九章算术》的藏书,此书成书于汉代,总结了先秦的数学成就,其中共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个不同的别类,他最爱的读物就是那本,里面的数学问题,就算其实是个文科生的他因为实在聪慧过人、天赋异禀,要是北宋有关于算数的科举他估计也能表现不俗,所以基本都已经解开了,唯独有一道,百思不得其解。

“今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有一个边长为一丈的正方形池塘,在池塘的正中央有一根芦苇,芦苇高出水面一尺。如果将芦苇拉向岸边,它的顶部刚好到达水池的边缘,请问池塘有多深?(注:一丈等于十尺。)

(注明:本题引用自《九章算术》里的真实题目,不算困难的题目,闻人昱是因为年纪太小,加上没有空间思维带没做出来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仔细了解一下,或者思考一下这道题,网络上很容易能搜到解法和答案,这里就不赘述了,请有闲情逸致的朋友也可以试着解一解,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列出正确的方程式应该就能轻松解题了!)

闻人昱觉得自己之所以解不出,是因为他们家没有水池,也没有芦苇,没有概念。

于是悄悄跑出家门,找到一处边长差不多有一丈的芦苇塘边,仔细观察起来,因为想得太入神了,加上蹲久了再站起难免有些头晕,就直直往那池塘里摔去了。

他年纪小,身体瘦,衣服厚,又不会游泳,眼看就要淹死在那不深的水塘里的危急关头,突然他看见了一条和他差不多大的大白鱼朝着他游过来,出于求生本能,他紧紧抱住了那条鱼,而那条鱼,为了挣脱他,竟朝着水面游去,于是他就这么被那条大白鱼带回了岸边。

闻人昱也因为就这么潜入了水池中一次,打开了新思路,回家之后,在被父母狠狠打了屁股,问他为什么把衣服都弄湿了之后又过了好几日,他终于想出了答案。

闻人昱在浴池的时候对于时间也模糊了,以为朝着他游过来的是儿时记忆里那一条白白胖胖,很漂亮,很敏捷,带着他重获生机,也带着他找到了答案的大白鱼,便也就没有拒绝它的靠近,于是就……这一次,却就这么酿成了悲剧。

闻人昱在浴池和苏笛说完话后不久就陷入了昏睡,再醒过来的时候,他是躺在公主府的床榻上的,只穿着一身单衣,腰带那里也很松垮。

身旁倒是没人,可……这眼前的一切明显还是很不对劲儿啊……

只见公主裹着一件略显肥大的衣衫,赤着脚从一扇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头发凌乱也还湿着,肩膀也还露着一些,一副刚刚被个什么人轻薄了的姿态,一副失了神的受害者的模样,仔细看去,脸上似乎还挂着泪痕。

闻人昱很想想问问你这是个什么情况?脑袋里就嗡的一响,然后……浴池的事情,他便已然想起来了大半,原来他抱住的哪里是什么大白鱼,而是……而是……苏柔雪。

和苏笛在一起久了,闻人昱渐渐有些被她那些家乡话所影响,口音和用词似乎都有点儿被苏笛那独特的家乡味道给带跑偏了。

苏笛的家乡话比起北宋乡间的口语还要更令人觉得亲切一些,加上闻人昱也聪明,又是真的很喜欢苏笛,想要了解和她有关的一切,所以……即便熟读古文典籍,他的说法方式也渐渐地被苏笛这个颇有性格的小娘子给同化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