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市里以后,孔笠直奔市图书馆去。
他请管理员找了几本有关肉身菩萨记载的资料书,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开始翻阅。
书里说的大概是某些得道高僧圆寂坐化后,有百姓为了铭记他们的功德,用了特殊手法熔铸而成。
孔笠又费了一些力气找到了关于白秋这个人的记载,大多是和周利韦所说差不多内容的奇闻异事。
只有一点和周利韦说得不太一样。有杂记提到几行,白秋生性聪颖从小心怀民生,立志报国,考取功名后上任为官三十载一直兢兢业业鲜有过错,临近晚年却忽然请辞,圣上开恩,许他回故乡看望。
他回到故乡,行至岸边忽见燕去柳枯,勘破红尘便请正巧路过的一位老婆婆剃发,半路出家了,又漂泊半生留下善名。
孔笠从书中抬起头,舒展了下身子,合上书页起身准备还书,差不多了可以去李家了。
看了眼手机发现没电了,孔笠想着还是先去吃午饭找个地方充会电再说。
今天他还没怎么吃东西,放松一会才觉得饿得厉害。
孔笠很快朝着熟悉的方向开去。那天跟倪秧推荐的砂锅面店,自己也好久没去了。
沿着街巷进去,孔笠把正好关机的手机揣好,抬眼先看到小店门口灰扑扑掉色严重的招牌,然后它旁边站着的一个青年。
青年仰头正在仔细观察店牌匾,又低头看手机一眼,像是确认完毕便收起手机准备进门,
孔笠瞧着好笑,忍不住叫他:“倪秧。”
倪秧转头,看见他时眼睛微睁,“你怎么在这里?”
孔笠笑了笑,“好巧啊,一起拼个桌嘛?”
倪秧停了下点头:“好。”
店内空间不大,几张木桌子几条长凳子,好在干净整洁,一张布帘隔开后厨和前头。这个点店里人也不多。
两人一坐下,一个盘发、化着淡妆,动作干练的女人撩起帘子,声音爽快地问:“两位吃点啥啊,菜单在墙上自己看就行。”
“孔笠!你今天怎么来了?东东念你好久了。”老板娘正准备缩回去的头又探出来了,语气熟稔,惊喜道。
孔笠也笑:“今天有空,又想吃砂锅面了就来了。下回我挑个东东放假的时间来好了。”
老板娘又说:“今天怎么带朋友来了?之前叫你带几个朋友来还不肯呢。”
闻言,倪秧专注浏览菜单的眼睛停了一瞬,孔笠没看见,怕他不舒服很快跟许珍解释:“不是,他刚刚搬来的,对周围还不熟悉,我才给他推荐你这店的。我们俩是在门口碰见的就一块进来了。”
许珍“哦哦”两声,对倪秧说:“朋友你好啊!我叫许珍,你怎么叫我都行,孔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看看想吃点啥,算我请你啦。”
倪秧淡声道:“没关系,我自己付就可以了。”
许珍看孔笠一眼,答应了。
见倪秧视线一直若有若无地想看某个地方,孔笠装作不经意地用左手端起桌上的柠檬水,喝了口。
倪秧明显松了一口气,不过一秒又说:“手还没好可以尽量少用。”
孔笠点点头,偏头忍不住笑。
转回脸时,孔笠非常自然地轻皱了下眉,像是有点痛一样,倪秧果然又想说什么了,但一触孔笠的眼睛又不说话了。
孔笠也没有问,看了眼手机,老圆那边没发消息过来。他把刚刚自己查到觉得有用的信息简单发过去了。
“你有计划什么时候打算搬家吗?”孔笠问。
倪秧:“不用搬,我之前就是帮外婆收拾收拾,我自己买的一些家具送到我住的地方,我找时间装一下就行。”
“工人会帮忙。”倪秧又补充。
“好的。”孔笠笑笑。
说到这的时候,许珍正好把面端上来,一边说:“小心烫啊你们俩。”
砂锅面滋滋声响,面也咕噜咕噜的,配菜摆列得整整齐齐,浓郁的酱牛肉香混着老板娘独家秘制的香料,争先恐后涌进人鼻腔。
许珍上完面,把围裙摘下,对孔笠说:“我先去接东东放学了,你吃完把店门给我关一下,我回来自己再开。”
“好。”
等许珍放心地离开,孔笠跟倪秧解释道:“东东的爸爸也是见灵人,出了意外,现在是许珍一个人在养东东。”
“很厉害。”倪秧认真说。
孔笠低头吃面,“是很厉害,我很佩服她。”
因为有个念想,怎么样都会咬牙坚持下去。
吃到一半,孔笠的电话铃声响了,对面倪秧的动作很明显顿住,孔笠没看见。
“喂……”
“孔笠你快来救命!来救贫僧!”
倪秧觉得这鬼哭狼嚎的声音很耳熟,一时没和记忆里的对上。
“怎么了?”孔笠格外冷静问。
“你走了不久,我问周大爷跟李香说过话没有,周大爷说他想起来了,自己也跟李香介绍过这座庙,不知道李香去过没有。”
“你去庙里了?”
“……嗯,去了。”
“看见什么了?”
“没,我没进去,就在门口听见两个女人的声音……”
孔笠难得失语,“那你先在周大爷那等会,我还要去李家看看。”
“不是……”老圆的话终止于“嘟嘟”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