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平州市,小雨。
因为外婆的嘱咐,倪秧此行是来拜访“梅婆婆”,一个无名无姓独居在山庙的女人,也是外婆的好友。
梅婆婆喜静,只让倪秧帮她寄一封信。
回去时倪秧意外迷路了,刚刚带路的小和尚不知道哪里去了。
一路闻着兰静寺里线香燃烧的潮湿厚重的气味,还有清脆鸟鸣和木鱼叩叩声,深静而远。
误打误撞,他忽然走到一处松松挂着锈绿铜锁的门前,门已经褪色得看不出原本鲜艳朱红的神采,也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外人不可擅进的地方。
倪秧不打算过去看。
正想着,身旁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你好。”是浑厚空灵的嗓音。
倪秧转身,看见是一个白色布袍,捻着檀木串珠面容慈祥的和尚,眼角褶皱堆着看不出具体年龄但年岁有些大的样子,正冲他笑着。
“叨扰了,”倪秧颔首,“请问出去的路怎么走?”
和尚微微笑道:“一定是我那些小弟子又偷懒了,实在惭愧,我来带您出去吧。”
倪秧点头道谢。
老和尚一边在前面走,一边说:“施主多来几次就会知道路了。刚刚那处上锁的院子里有株梅树,若是开花,施主也可来观赏。”
倪秧没什么兴趣,刚要拒绝,老和尚却好像知道他要说什么似的劝说:“施主与那梅树有缘,看一眼那树也算它的造化了。”
倪秧只好点头应下。
老和尚一路送他到庙门。
走下山路好一段,倪秧都还能听见那小和尚辩解的声音。
“我错了,师傅……”
原来刚刚那位就是庙里年纪最大的老住持。
下了山,倪秧步行一段路到公交车站等车。雨丝细密,斜斜下着,银毛一样。
倪秧给外婆发了消息,告诉她自己去过梅婆婆那儿了。何淑华没回他,估计正在享受自己心心念念的三亚的阳光浴。
很快,车来了。倪秧上车找了个靠窗座位坐下。
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往市里,一路又停靠几个站点,倪秧就把座位让给了一位不方便的孕妇。
“近日我市暴雨频发,气象台提醒广大市民出行注意安全,减少出门……昨日早晨7点56分左右,104路公交驾驶员王平行驶至黔西山路段时突发心梗,误踩油门撞上护栏致一死三伤……”
车头处一块小小的屏幕放着今日新闻,播报了一起突发事故。
车开进市里时,打着五颜六色伞的人密集起来。他们大多数是来平洲古镇旅游的人。
公交车里很吵闹,倪秧拉环侧身站着,透过透明起雾的玻璃窗,看见一座破烂草屋门静静立在公交车站旁边,等车的人翘首以盼,见车来了,从幻象似的破草屋直穿而过。
除了他之外,没人看得见。
这是一个障。障是人生前爱恨嗔痴的化象,人死后都要入障,走过则称之破障,可入往生;若沉溺其中就会困居人间,不得解脱。
而见灵人可以入障帮助障主解障。
已经好几天了,这里面的人可能是不想出来了。倪秧莫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