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太子今天登基了吗 > 第34章 幼时

第34章 幼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乔承陵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回到了四岁那年的夏天。

姑妈家的院子里,蝉鸣声声,树影婆娑。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陵儿,来追我呀!”大表哥莫承志笑着跑在前面,手里挥舞着一根竹竿。

“别跑!”小表哥莫承远在后面追着,脸上满是调皮的笑容。

乔承陵迈着小短腿,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嘴里喊着:“表哥等等我!”

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槐花的香气。遂平公主坐在廊下,手里拿着针线,时不时抬头看看他们,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

“慢点跑,别摔着了。”她轻声叮嘱。

昌平侯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手里捧着一杯茶,目光温和地看着几个孩子嬉戏。二姑父莫远山坐在他对面,手里拿着一卷地图,眉头微皱。

“匈奴近来频频南下,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莫远山叹了口气,“我们虽占据北方,但兵力有限,难以兼顾。”

昌平侯放下茶杯,沉声道:“匈奴狼子野心,若不彻底解决,终究是心腹大患。如今中原三股势力争夺正统,乔兄占据优势,称帝的可能性最大。我们需早做准备。”

乔承陵跑累了,扑到昌平侯怀里,仰起小脸问:“大姑父,匈奴是什么呀?”

昌平侯娶的是乔叶的大姐,莫远山娶的是乔叶的二姐,也就是后来的遂平公主。乔承陵称呼他们一声大姑父和二姑父。

昌平侯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匈奴是一群坏人,他们欺负我们的百姓,抢我们的东西。”

乔承陵皱起小眉头:“那为什么不把他们赶走呢?”

昌平侯和莫远山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李远山轻声道:“陵儿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

院子里,几个孩子继续嬉戏。莫承志用竹竿挑起一只蝴蝶,逗得乔承陵咯咯直笑。莫承远则偷偷从厨房里拿了几块糕点,分给弟弟妹妹们。

“陵儿,来吃糕点。”莫承远将一块糕点塞进乔承陵手里。

乔承陵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他满足地眯起眼睛:“真好吃!”

姑妈走过来,轻轻拍了拍莫承远的头:“又偷拿糕点,小心被你爹发现。”

莫承远吐了吐舌头:“娘,您别告诉爹嘛。”

姑妈无奈地笑了笑,眼中满是宠溺。

梦境渐渐模糊,乔承陵的意识开始苏醒。他仿佛听到了昌平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承陵,记住,这天下终究是要交到你手中的。你要做一个明君,护佑这万里河山。”

乔承陵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永安殿的床上。窗外,晨光熹微,鸟鸣声声。

他坐起身,心中百感交集。

五岁时他不过刚记事没多久,后来北疆被匈奴踏破,莫家上下三千人死于匈奴刀下,年幼的他目睹惨状,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对于那段记忆早就忘的一干二净。

如今破天荒的梦见年幼时在北疆的生活。

那个温馨的夏天,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昌平侯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姑父......”乔承陵低声呢喃,“我一定会完成您的遗愿,护佑这天下百姓。”

早早侍候在永安殿的小六见乔承陵醒来,立刻传来宫人呈上器具,他亲自时候乔承陵洗漱。

“殿下,陛下召您去未央宫。”小六面无表情,轻声唤道。

“阿父叫我这是做甚,”昨晚翻了一夜的卷宗,睡的觉也不踏实,乔承陵此刻脑袋迷迷糊糊的,他揉了揉太阳穴,“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已经巳时三刻了。”小六替乔承陵系好腰带,又将他凌乱的领口整理一番。由于在皇宫中,今日又无需上朝会,所以所穿普通常服,形制不像礼服那般繁杂。三两下便穿好。

从小六手中接过佩剑,“走吧,去宣室殿看看。”

马车缓缓驶向未央宫,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乔承陵坐在车内,半阖着双目,眉头微皱。

“殿下,前面是二皇子。”小六低声提醒。

乔承陵抬起头,透过车窗望去,只见乔衍正从太学归来。他身着青色学子服,手中捧着几卷书册,低着头快步走着,似乎心事重重。

“停车。”乔承陵吩咐道。

马车停下,乔承陵掀开车帘,看到那道挺立的青色身影,温声道:“衍弟,这是刚下学回来?”

自从太学首届学生毕业后,效果颇为显著,不少氏族子弟都想将自己后辈塞入太学,乔承陵顺便将自己几个适龄的弟弟妹妹也借势塞进了太学中学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