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太子今天登基了吗 > 第6章 农策初定,国师隐忧?

第6章 农策初定,国师隐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后他又向桑闲传输了一些土地增肥的法子和物种改良的理念,把桑闲忽悠的连连称奇。

乔承陵估摸着这一时间段的作物产量不高,大概率是土地肥力上的问题,贫瘠的土地上当然长不出高产量的粮食。

包括灌溉条件、种植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你回去就组一个农业部,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提高产量,然后对物种进行改良,到时候一年收成又何止两石,就是六石也是轻轻松松。”乔承陵感叹道。

“况且百越那地方气候事宜,一年更是能做到三收,大范围种植水稻,那时我乾朝子民又何愁吃不起粮,我国库又何愁收不上粮税?”

桑闲已经被乔承陵给忽悠成小卡拉米了,一提到能提高粮食亩产,还能一年三收!桑闲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到时候我大乾朝子民人人都能吃得饱饭,何止盛世啊!”

“嗨呀!打!狠狠的打!”桑闲一拍大腿:“他娘的早就看那群百越人不爽了!”

乔承陵满意的点点头。

上辈子匈奴与百越人联手,几乎打断了乾人的脊梁,北疆地区百姓遭匈奴人大肆屠杀,每年还要以极低的价格向草原出售粮食等必备物品。

那匈奴二皇子不仅堂而皇之的来到上京城挑衅父皇,辱骂国师和朝中大臣。当时他在长乐宫养病,没能亲眼见证那匈奴二皇子的残暴行为。

后来看《起居录》所记载的当日之事,尽管起居注官记录的用词已经很文明了,却也看得他心头堵了一层火气。

让他最接受不了的是,那二皇子竟然敢羞辱他的国师为“瘸腿奴”!

父皇遭此打击一蹶不振,精神恍惚逃避政务,直到他病好后全权接手朝政,才勉强使整个国家运转起来。

后来有了后世的知识,他才明白,那时的父皇恐怕已经患有严重的抑郁疾病。

连年高压的政务环境让父皇精神长期紧绷,他本就贫民出身,在一种世家官员的簇拥下就很是自卑。短时间内的两场大败让他怀疑自己根本就当不好这个皇帝,成为了压垮父皇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都是上辈子血淋淋的教训!

重活一次,他绝对不可能再让这些事情发生。

没有时间了,两军联手是需要长时间商榷的,说不定此时的匈奴人已经和山越人取得了联系,正商讨该如何出兵等事宜。

与之一同敲定的还有一版「农召令」:凡是《农典》上没有的可食用植物,只要上交官服即可五十两赏银。

其他植物按功效分类,其赏银十两到三十两不等。

最为瞩目的还是唯有召令榜首的三种作物,分别是番薯、土豆、玉米、辣椒,凡是上交官府者,赏金万两。

前三者是主食中亩产最吓人的,随便掏出一个即便不用培育,亩产都能达到惊人的二三十石。

还有一个辣椒单纯就是乔承陵喜欢吃辣而已。

不过这三者都是外来作物,最早传入的基本上都是一千多年以后了。

万一有哪个倒霉蛋手握种子从美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原了呢?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吧!

培育出高产种子者也有大量的赏银。

毕竟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乔承陵相信此举必能激起全国上下的研发热潮。

他要做的就是在人民心中潜移默化的钉下一个思想钢印。

反正钱是从国库里出,这点小事也就是大司农改个章的事。

“暂时就先如此吧,其他事宜等你晋为大农丞之后在商议。”乔承陵感觉脑子昏昏沉沉的,虚弱道。

桑闲看出乔承陵的状态极差,但听到晋升大农丞几字,还是压制不住嘴角的笑意,辞礼道:“唯。”

桑闲走后,乔承陵在小六的搀扶下,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寝殿,再一头栽进了温暖的被窝中,昏昏沉沉睡去。

梦中,他梦到了上一世废太子的那一天。

那时他少年意气,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哪里受得了废储的侮辱,直接一把大火烧了整个永安殿,随后火势蔓延将整个长乐宫也烧了去。

历史记载,长乐宫那场大火烧了七天七夜,上京城内,夜如白昼。

一生风光二十三载,终是化作一捧尘土。

……

当年乾帝被两万敌军围困山上三天三夜,是雁辞策马率三千轻骑兵,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将乾帝救回,正是这一战,雁辞左腿被乱箭穿透,跛了腿,此生再也不能纵马。

那时的雁辞不过十七岁就已经战功累累,他本是军中风光无限的少年将军。

后来乾帝在上京称帝,本想找个富庶地方给雁辞封侯封王,雁辞不允,乾帝就给他封了个太子太傅,将乔承陵交给他教导,念其腿疾,又将上京城离未央宫最近的宅子赐予他作为府邸。

天授八年,太子乔承陵监国,雁辞教导太子有功,册封国师,虽无实权,但地位崇高。

“君长,您这花样做的可真精美。”太喜捧着一壶刚烧好的开水,进到雁辞的书房正要换茶水。

就见雁辞的书案前铺着一片锦绸,绸缎上摆着一组做工华丽的玉组佩。

玉饰整体呈清透的奶白色,置于玉组佩上端的玉环上雕刻着三条栩栩如生的小龙,其他的玉璜玉珩上雕着繁琐的纹路,用金丝红绳和紫珍珠将各部位连接成组。

玉组佩的长度足有五尺之长,其豪华的程度不禁让人惊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