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里面收完第二季稻谷以后又清闲了下来,但是知青点的知青们依然忙碌,尤其是王秀禾,她经常去南山坡那块新开垦的田地里面去忙活。
这是她作为一个公社社员应该做的,也是她这个前世植物学家的良好习惯,去到南山坡,将地里面的杂草铲除干净,还观察记录红薯的长势。
一个合格的植物学家,对于自己的试验产品和试验过程都非常关心,每天都把观察到的内容用一个专门的小本本来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形成非常直观的经验,还可以给后来研究者一些借鉴。
王秀禾记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当天的气温、天气、土壤酸度、农作物长势、特殊情况等等。
后世有照相机和手机,除了文字记录以外,每天还都会拍照上传,做成图文相应的文档,看起来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现在条件有限,别说相机了,胶卷都没处买去,只能靠着纯文字记录和手工绘画。
本来王秀禾就长得细皮嫩肉,加上过来之后,自己精心研制出一些化妆品,全部都是纯天然植物萃取,无重金属、无荧光剂、更没有任何有害添加剂,所以这个皮肤越发得白到发光、白里透红。
每次临出门的时候,王秀禾都会进行了好一番打扮,当然不是打扮得漂亮,而是打扮得接地气。
王秀禾发现原身除了爱惜自己的皮肤以外,还非常爱惜自己的衣服,别人衣服基本上都打了好几个补丁,就她只有一件补丁衣服,其他衣服都还好好的。
为了塑造自己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形象,王秀禾就将好好地衣服上面剪开几个洞,然后重新打上几块补丁,有一块还从膝盖直接拉到裤腿脚。
旁人一看这打扮就知道她是勤俭节约的好同志,铁定是个会过日子,还不乱花钱的人,另外还经常干农活,所以才将好好的衣服都给穿破成这个样子。
经过一番精心改造,比起村子里面的那些村民来,衣服破旧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秀禾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看起来很寒碜,心下非常满意。
最后头顶裹上一个绿色头巾,山上风大,还有沙尘,这个头巾可以遮挡别人的视线和空中的风沙,最后戴上草帽子,草帽子可以起到遮挡太阳光和紫外线的作用,这一切包装完成后正式出门。
来到地边,王秀禾观察了一番红薯的长势,嘴角微微含笑。
虽然这块山地的土壤不是最适合红薯成长的沙壤土,但是这块土地距离水源地近,加之日照充足,早上卫家屯的第一缕太阳就是照在这里,所以总体而言,长得非常好。
红薯虽然长在地底下看不见,但是光看上面的红薯叶子,也就可以猜出下面的红薯长得啥样,收成也能估摸个七七八八。
红薯叶子宽大深绿,红薯藤条又长又粗,这种红薯秧子下面的地瓜个头肯定小不了。
将田地里面多余的杂草清除干净,顺便将地瓜藤条翻个遍......
“那些个知青还自认自己读书多厉害呢?还想高产呢?红薯不都是春季种植的吗?她们现在种上能长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