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15章 恩养宫中

第15章 恩养宫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丧考妣说得就是弘暄,辛苦多年经营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形象到如今可谓要一去不复返了。

说起弘暄这无法无天的人设,能撑到今天才曝光着实令人意外。毕竟,古代不是现代,什么自由,什么平等,那是想都不要想。不用其他手段,光连坐一项,就能狠狠的拿捏弘暄了。凡是还有点良知的现代人,真的能做到眼睁睁看着无故受自己牵连从而受罚的人无动于衷吗?

反正‘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的良心未泯的弘暄是做不到的,可为什么……整整七年了,弘暄还是这么个无法无天的性格呢?

这个就要从天幕结束后的一旨圣旨说起——

作为未来的圣皇,哪怕神迹中并没有详细描述昭武帝的功绩,哪怕如今的昭武帝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孩,但就像雍郡王在康熙四十八年不曾如真正历史上一般获封亲王一样,也如同废太子胤礽不曾如历史上一样废而复立,作为婴孩的弘暄自天幕的出现起就注定他必将万众瞩目。

那么,这样的弘暄还能养在十福晋膝下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哪怕十福晋额乐森其其格不舍得,但圣意如此,无可违背,除了强颜欢笑的同意,她又做得了什么呢?

天幕中的额乐森其其格是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天幕外的十福晋却只是一位什么都做不了的后宅女眷。她左右不了自己的人生,就如同她左右不了她唯一的儿子的去留。

男权社会,出现了一位在未来会声明在外的女将军,这真的是好事吗?也许不能这样问,应该问的是这对于还处于后宅的十福晋来说,这真的是好事吗?

因着天幕,废太子胤礽身上的威胁性陡然降低,雍郡王胤禛哪怕处处小心谨慎依旧备受戒备,有一个好儿子的敦郡王不可避免的收获附庸无数……那作为神迹里出现频率并不低的女将军,额乐森其其格又得到了什么呢?

是群臣的刻意忽视,是后宅一众女眷的另类眼光。

在这个男权社会,主流社会思想中,英武的女将军永远都不会成为社会褒扬的对象,对于十福晋也是如此。

带着儿子假死脱离父族,这何尝不是一种大逆不道?

都说上岸了的鱼,就不是鱼了。那么,挣脱后宅束缚的女将军,又还是那个十福晋呢?

尽管如今的十福晋还没有成为那个杀伐果断的女将军,可天幕的出现,终究让这一切变得不同了。

天幕中额乐森其其格假死脱身前的前半生和假死脱身后身为女将军的后半生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而现实中天幕出现前的十福晋和天幕消失后的她的人生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就如同天幕没有给胤禛选择的机会,也不曾给十福晋选择的机会,在额乐森其其格不舍的目光中,产后郁郁寡欢的被她当做唯一救赎的儿子弘暄还是被接到了宫中,得到了和太子胤礽幼时一般的待遇。

告别母亲的眼泪,从阿哥所到乾清宫,听不懂的蒙语变化为听得懂的汉语,弘暄也终于弄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但正是弄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弘暄心头的疑问反而更大了。话说,十阿哥的儿子,养在康熙帝膝下过吗?

对于清朝的历史,哪怕高考结束多年,那些屈辱的近代史也不是那么容易完全淡忘的。但你要说康雍时期的历史,那抱歉了,这又不是什么重点,弘暄还真了解的不多,除了一个雍正时期加强皇权的军机处,其他的内容,弘暄的脑袋空空如也,实在是想不起什么来。但你要说完全不理解,《康熙微服私访记》、《孝庄秘史》、《康熙王朝》等电视剧,都是再经典不过的剧目。

可是……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康熙抚养的皇孙只有未来的乾隆帝弘历吧?难不成是他记错了?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

弘暄是这样说服自己的:从康熙皇帝的后宫册封就可以看出,他最是看重身份不过,太子废了,十阿哥是康熙诸子中身份最高的,他会被恩养宫中也不是很奇怪。

这里有个逻辑上的硬伤,成王败寇,那么,雍正帝为什么对对他没有威胁的廉亲王一脉比威胁了他皇位的敦郡王一脉还要狠?

还是之后又发生了些什么从而导致了敦郡王一脉在夺嫡之争中出局?

似乎也只有这个解释了。弘暄唏嘘,都说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话说,雍正帝、乾隆帝这改史改的也太夸张了吧?

在不知道天幕的前提下,弘暄一直以为自己穿越的是正史,那些和他所认知的不同的历史,他自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自洽。作为唯一一位被恩养在康熙身边的皇孙,活生生的众矢之的,阿玛未来又是九龙夺嫡的失败者之一,还不会说话的弘暄已然开始考虑之后的自污之路。

不过,那是弘暄长大之后的事情了,至于现在的任务,自然是好好长大了。

胤礽被废了,但康熙帝反思过自己的教育问题了吗?

完全没有——

他的教育怎么会有错呢?

他的儿子不说文武双全吧,历练几年,走出去都是独当一面的存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