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天幕认证:十阿哥的命是一等一的好 > 第7章 齐齐掉马

第7章 齐齐掉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众朝臣万万没想到——夺嫡成功的竟然是一直隐在太子身后的四阿哥。

在知道自己结局的情况下,一众皇阿哥对于四贝勒很难不心存芥蒂。看看刚刚那一瞬间的场景就是了,万岁爷的皇子可都不是善茬,有那么两分想要投机雍正帝的臣子们也不禁迟疑了。这个时候,谁站队四贝勒,谁就是那串被雍正帝圈禁了的阿哥们的共同敌人。

何况,聪明人总能想到,已经揭秘了的未来,还会是真的未来吗?

面对兄弟们敌视的仿若要活剥了他的眼神,在被胤禟揪住前襟,胤禛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雍正帝竟然是他自己吗?

好消息,他未来登基了。

坏消息,他还是个贝勒,而将来他打压圈禁的一众兄弟们也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

胤禛唯有苦笑,他无话可说,也无可反驳。

毕竟,那个未来离他太远了——

在废太子之前,除了中立派,这朝堂是索额图和明珠两党相争的朝堂,也是皇太子胤礽和皇长子胤禔相争的朝堂,他们这些阿哥,有些势力,也只是有些势力罢了。如今,他只是康熙四十七年四贝勒胤禛,还不是未来登基的雍正帝。这期间的种种,天幕一字未提,这样做的原因,更是无从谈起,所谓的诏书疑云,更是将他置于不利之境。

他若是狡辩,也得有人信啊?

何况,他了解自己,哪怕是未来的自己,他不是丧心病狂的疯子,他这么做总是有原因的。

至于利用这个神迹的影响从而众望所归,很明显,不可能。胤禛看的很明白,天幕的主角不是他,提起他无非是在证明九龙夺嫡的争斗有多么激烈,从而带出昭武帝。

他的想法果真没错,不过须臾,只听:

【夺嫡之争,惨烈异常。

能一眼看出敦郡王府的危机,在雍正帝继位之初就预料到王府的最终结局,这种政治敏感度,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那个被康熙帝早早摘出夺嫡之争的阿玛若是有着昭武帝的敏感度,也许敦郡王一脉也落不得被圈禁的下场。

不过,假死脱身,抛除宗籍的行为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毕竟,这一假死,就真的算是抛却了过往的一切了。】

那是当然,抛除却欺君之罪外,宗室也是无圣命不准离京。这假死,跟真的死了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行为,真是大胆——

不过,抛却身份的假死,真的值得吗?

叩问自己后,若自己处在昭武帝的局势下,在场的皇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自己只会选择奋力一搏,而不是假死脱身。

假死了,没有身份的自己又算啥?

从王子皇孙,到平民百姓,就算是有钱的平民百姓,这落差感就不是人能受的了的。

只要一想到遇到个小官自己就要跪拜,那还不如圈着呢!

想想官场的各种潜规则,以及为了寻找靠山给自家出钱出力才获得一个挂靠名额的豪商巨贾,在场的老油条比谁都明白没权没势会沦为何种下场。在场的王公大臣很明白,但年幼的昭武帝却没有这个常识,果然就听天幕说到:

【昭武帝想的很好,却忘了封建社会的普通百姓真的能获得想要的自由吗?

有钱无势的土财主只能沦为肥羊。

而肥羊的下场,不取决于肥羊本身,取决于养羊人今天想不想吃羊。

想吃羊,与羊何干?

事实上也是如此,最初昭武帝根本就不曾想过要出海——

那为什么最终又会选择出海?

假死脱身后,昭武在广州购置了不少产业,也过了半年悠闲的日子。

不出意外的话,以他假死所带的那些财产,可以让他舒舒服服的活到老,但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在场的王公大臣就没有一个意外的,不是说这世界没有好官,而是稚子抱金过市,路人皆为盗贼。一上来就购置了大量产业,太张扬了。

这种情况下,不敲诈你敲诈谁?

能证明这股钱的来源还好说,但昭武帝的身份是能够放在面上细细探究吗?

大家都信,哪怕假死,昭武帝暗地里也是有着不少人脉的。但他刚假死没多久遮掩身份还来不及,又怎么会草草急着联系呢?

【对于这场变故,对于功成名就的昭武帝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年仅十五岁的昭武帝来说却无疑是决定生死的大劫。为母则刚,被困在后宅大半辈子的敦郡王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她还有拿起弓弩的那一刻——】

谁?

你说谁?

没听错吧?

敦郡王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