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嬷嬷的样子,肖玲玲知道是在关心她,也安慰了她,让她去休息,估计她也担心了一早上。
回到房间后,还看到了杨嬷嬷拉着连翠去说话,看来真的很担心。
坐在梳妆台前,肖玲玲把头上的首饰耳坠取下来,将头发梳通,简单的挽了一下,主要也不会什么复杂的发型,这样既简单又轻松。
换上常服后没一会儿,连翠就摆好了饭,吃过饭走了一会儿,肖玲玲就睡午觉了。
下午醒来,肖玲玲又去了书房,看到书房里比较空荡,就到库房里挑了一个素色的花瓶。
让连翠到院子不远的小花园采些花朵来装点,总要把书房打扮的好看些,这样看书心情也好。
肖玲玲院子向右拐不远处就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比较小,而且种的花也是比较杂,不像府中其他大花园里的出彩,因为院子偏僻,这里的花没有那个主子会采,倒有一些小丫鬟来这里采花儿玩。
连翠也经常到那里去,自然是很熟悉,叫上小牙,就到花园里采花去了。
采了些好看的月季,茉莉,百合,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漂亮小花,连翠才意犹未尽的回到院子,将花朵放到托盘上,又让小牙找了一把花剪,这才进了书房。
将托盘轻轻地放在桌面上,连翠高兴的说:
“小姐,我把花给您带来了,你现在插吗?”
本来肖玲玲只是想让连翠把花插进花瓶,装点一下书房,但看到连翠带来的花朵和花剪,这才来了兴趣。
接过剪刀,一点一点的修剪枝丫,看着不规则的枝丫在自己手中变得规整,选了两株漂亮的红色月季当主花,又把茉莉的小花修整,放上一些其他的黄色小碎花朵。
夏玲玲看到成品,心中雀跃,虽说这并不是一个作品,但也野趣横生。最主要的是这是自己完成的,自然是会更加高兴。
看着成品,肖玲玲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将花瓶放在书桌上,以便自己能看到。
看到肖玲玲做完后,连翠叫来小牙收拾残局,看到小姐难得高兴,心里也很是开心,觉得自己办对事了。
养成了每天都会给小姐找不同种类的花朵,给花瓶换花的习惯,当然,这是后话。
第二天一早,肖玲玲如往常一样去女夫子那上课,回去就练习女工和琴技,在琴技上没什么天赋,唯手熟尔。
但女工却稳步前进,虽是圆润的画风,却自成风格。
肖玲玲让连翠去买了些白芷,川芎,茯苓,紫苏叶,三七等这些药材用来自己研究,每天都过得十分充足。
不知不觉,二年匆匆而过,肖玲玲也十三岁了,这两年过得倒也惬意,没事做些荷包或者手帕之类的小物件送给大夫人。
虽然大夫人并不缺这些东西,如果想要,有的是府中好的绣娘拿着东西讨好,但这些东西也算是心意,因此,肖玲玲的待遇比以前要好了点。
倒是大姐姐明天就十五岁了,及笄礼自然是要大办的,大夫人肖王氏这两年年挑来选去,从品行家世外貌想严格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女婿,对方是大理寺卿王苌的嫡长子王宇。
双方虽然没有开始过礼,但家中已经相看过好几次了,据说对方家中也比较满意,只等大姐姐及笄礼过后,就要开始走礼。
大理寺卿在京城也算是个有权利的官,家世也显贵。讲实话来说,确实是高嫁。但大姐姐肖铃钰在京中也算小有名气,端庄淑女,是嫡妻的好人选。
而大理寺卿家嫡长子王宇年方十九,就考过了举人,又有家中人相助,想来也大有前途。
有听到府中的八卦传言,未来的姐夫王宇长的也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双方也算是看对眼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据说对方家家教甚严,这些年也忙着科举,婚前并没有侍妾,就这一点,不管以后怎样,现在是胜过京中男子万千。
当然,这些都是听别人传的,不过看最近府中的动静,估计是八九不离十,肖玲玲在心中想道。
至于明天大姐姐肖铃钰的及笄礼,肖玲玲早一个月就在京中最有名气的金宝阁,订做了一只金牡丹珠花步摇,寓意好,也花了大四十两银子。
前些日子送了过来,金宝阁不愧是最有名气的,做出来的步摇精致逼真,虽然价钱也贵,也算货有所值。
大姐姐肖铃钰肯定是不缺这一根步摇的,这四十两来说,对她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但对肖玲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看着面前匣子里的步摇,肖玲玲抬手合上了盖子,吩咐连翠收好,明天送给肖铃钰。
连翠抬眼打量了小姐一眼,偷笑了一下,窗外折射的阳光偷偷的打在了书桌前的小姐身上,手如柔荑,肤若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小姐这两年越发娇艳了,连翠在心中偷偷感慨,随后便将桌子上的匣子轻轻收了起来。
因为肖玲玲已经到了年龄,已经不用到府中上课了,便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这两年肖玲玲自己也捣鼓药材,虽然成效不大,但翻了一些医书,倒是研究出了些名堂,至少研制出来的金疮药,跟外边大差不差。
自然也是找过大夫看过的,这种东西可不能随便乱用,等到大夫确定了结果,这才算成功了一样。刚成功的时候,肖玲玲激动了很长时间,这也算自己的一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