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星河,男,生日1999年9月1日,十年前在一场选秀活动中出道,随后热度持续攀升,成为现象级全民偶像。”
刑侦支队的办公区被充当了临时会议室,众人或坐或站的聚拢在垂挂下来的幕布前,幕布上显示着几张洛星河刚出道时还略显青涩的照片。
孟杰站在一旁解说着,“洛星河这个名字是公司为他取的艺名,其本名田墨,田园的田,墨水的墨。对外宣称成长在宁海,也因此十周年纪念演唱会选择在宁海市举行,但根据户籍系统内的记录,他其实出生于贺州。”
宿舟问道:“他的主要社会关系是怎么样,家庭情况、父母亲人这些?”
“系统内没有关于他父母的记录,他是个孤儿。”
“孤儿?”张涵疑惑道,“我记得网上还传言他是富二代啊?说是家里资产过亿,在娱乐圈只是来玩儿的,粉丝还总是调侃他,如果不能闯出个名堂来就得回去继承家业了,实际上是个孤儿?”
明星们包装人设并虚构原生家庭背景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在流量经济时代,虚构出来的“完美人生”会为产品赋予更高溢价空间,固定的叙事套路如“书香门第+艺术背景+海外经历”虽然会导致同质化严重,但也在某些方面降低了市场营销风险。
本质上还是娱乐产业商业化运作的产物,行为背后既有行业逻辑的驱动,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某些倾向。
孟杰看向许然,后者会意地点点头,开口道:“系统内显示田墨,也就是洛星河,少年时候应该是在福利院长大的,一直没有被领养过,直到后来上学、出道,成年之后才独立出来。但系统内没有记录到具体的福利院名称和地址。”
他手下敲了敲键盘,给大屏幕上换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已经泛黄的登记表格,照片处空白,内容使用蓝色原子笔填写的,时间久远,墨水都有些晕染开了,但抬头处的名字还算清楚。
单位:贺州市晴天彩虹福利院
登记时间:1999年10月1日
姓名:田墨
“这张照片是我今天早上刚刚找到的,清晰度不高,原帖已经被删除。我查了下这个晴天彩虹福利院已经在八年前倒闭了,照片上登记的电话现在是个空号,尚不能确认这个是不是我们本案的死者,但建议先作为线索留存。”
宿舟点点头,看向张涵,后者心领神会比了个“收到”的手势。
“那么,我们就再来说说视频监控这一方面。”孟杰继续道,“体育馆各出入口的监控信息比较完全,我们同时也对案发现场周边的道路监控进行了全方位排查,目前结论是案发前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人员和车辆出入,所以说现在同时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他刻意停顿,转头看向众人,欣慰地看到了一众“嗷嗷待哺”的“期待”神色,才接着道:“好消息是,基本可以推定凶手犯案后依然还留在场馆内,至少到警方赶到之前还依然都在场馆内。至于坏消息嘛……”
徐恺直接接道:“那场馆里光是粉丝就有三万人,嫌疑人范围未免也太大了些。”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沉寂。
虽说一线刑侦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基层摸排,但眼前这种情形还是让人有种大海捞针的无力感。
况且这案子又是时间紧任务重,舆论效果哗然。
众目睽睽之下,压力山大。
孟杰试图缓和气氛,忙说:“根据舞台观众席的出入口监控情况来看,看台上的观众们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内场接触死者,他们占据了人群的绝大部分,所以嘛也别这么悲观,想想看还不错了,而且徊顾问的公司也已经协助去分析了。”
众人看向一直安安静静的徊洋。
他站在队伍的边缘位置,靠近宿舟,两人俱是一副斜靠坐在身后桌子上的状态,动作如出一辙。
突然被点名,他也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道:“昨天已经安排了项目组跟进,这里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的优化提升效率。”
孟杰拍拍徐恺的肩膀,“你看,是不是突然感觉安心很多?”
张涵的脸却又有点发烫。
宿舟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击了几下,看向孟杰和许然,“演出前更早的呢,洛星河当天早些时候不是声称遇到了私生饭,这个有查到什么内容吗?”
“这个也是我们接下来想说的了。”许然将屏幕的画面切换成了本地地图,上面有一些不同颜色不同符号的标注,“首先,洛星河家住在北上城区的这个位置,去往海滨体育场最快的应该是右边这一条蓝色的线路,但是他实际上行驶的却是左边这一条红色的路线。”
众人看向画面上许然鼠标停留的位置,看上去是兜了一个大圈子,路程上多了一倍左右。
如果真是如他所说为了躲避跟踪的人,这个路线倒也可以理解。
宿舟:“他几点出的门?”
许然:“早上九点。”
“这段路程开了四个小时?”
充其量也应该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