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比【江东双璧】还要器宇不凡?”
“就是面若冠玉、明眸善睐、器宇轩昂,身穿白色黄纹锦袍,腰系银色玉带,头顶白色镂空并镶有珍珠的束发冠,腰间悬挂一把宝剑的那位。”
“那位看起来的确有天人之姿,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李世民?”
“李世民?!”
“我前天去【一品香茶楼】,听说书的讲,咱们江东来了个叫李世民的义士,救了江东小霸王两次命,此人不仅武艺卓绝,而且才华横溢、德高志洁,咱们主公甚隆敬厚待!你看,他和孙郎、周郎并辔而行,能有这待遇的,除了李世民还有谁?!”
“看来咱们江东可真是人杰地灵,不仅出了孙策、周瑜这样的俊杰,又吸引了李世民这样的奇才!”
“李世民这个名字一听就是好人,爱护人民!”
江东百姓非常喜欢敬佩孙策、周瑜,现在又多了一个,李世民!!
【江东双璧】变成【江东三杰】。
进入府中,孙策坐在中间,其余文臣武将分立两旁。
孙策对诸位将领说道:“此番能够守住钱塘城,多亏了李世民的深谋远虑,太史慈的能征善战,虞翻的坚毅不屈,还有众将士和钱塘城百姓的共同努力,待战争结束以后,尽皆有赏。”
“谢主公!”
周瑜站出来说道:“主公,眼下大军已就位,是时候反击交州敌军。”
孙策点点头。
虽然他们总共有两万多人马,交州有五万多人马,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不在兵之寡众,而在人谋。
众人移步到沙盘前,查看战区地形以及双方兵力部署情况。
李世民望了望沙盘,便有了退敌之策,周瑜亦指着沙盘说道:“钱博大军就驻扎在这个地方,此处进可攻、退可守,还有河流经过,咱们可以通知水军在明日夜里率先在南面发动袭击,待发出信号以后,北面队伍进行进攻,让敌人误以为咱们双面围攻,我再率领一支队伍赶到这个地方,火烧敌人的粮草,断其后路。”
听完孙策的部署以后,李世民点点头,这个战役部署非常全面成熟,不愧是周瑜。
“好!到时候我率领一支队伍从正面进攻,掩护你们。”孙策道。
***
寿春城,府衙。
“荀尚书,最近有收到陛下的消息吗?”赵子龙问道。
荀彧摇摇头。
此时荀彧派到江东的探子赶了回来。
“有消息了吗?”荀彧问道。
探子汇报道:“并未看到陛下的真容,不过今日江东盛传一位英雄少侠的事迹,他自称山西太原人士,姓李,名世民,曾经两次救下江东孙策的性命,还在孙策南下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屡出奇策,大家都说他文武双全、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现已成了孙策旁边的第二大红人。”
“听描述,这位名叫李世民的少侠跟咱们的陛下十分相似。”荀彧道。
赵子龙:“我觉得应该就是陛下,他不便用真实身份跟孙策打交道,便随意取了李世民的化名。”
“不得不说,陛下甚是聪明。”
荀彧想了想,便对赵子龙说道:“陛下纵然隐瞒身份,但是南下平定叛乱,凶险至极,加上山越人多是一些逃犯或者难民,性格顽劣,这样,赵将军,你南下钱塘城,暗中助力陛下,我在这里坚守寿春城。”
赵子龙有些担心地说道:“倘若我走了,夏侯渊他们来攻城怎么办?”
赵子龙清楚,只要自己一走,寿春城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赵将军请放心,对阵两国之间,挥刀舞剑,我没有你们在行,但是守城的话,我断不会让夏侯渊他们攻入城来。而且,我会第一时间跟豫章联系,他们也会及时派援兵过来,还是去找陛下更当紧。”荀彧安排道。
赵子龙听后觉得荀彧言之有理,便决定南下寻找李世民。
“好!那我就南下去找陛下!荀尚书,你多保重!!”赵子龙二话不说,回到居处,收拾好行装,骑上白龙驹,手提【龙胆亮银枪】,后背【青釭剑】,快马加鞭,风驰电掣,穿过山林,越过沙丘,赶往钱塘城。
【导播是不是学摄影出身的,拍得真好,此时一个天地间远景,正好将赵子龙英俊潇洒、勇敢无畏、千里走单骑的英雄豪气拍了出来。】
【的确好出片呀!】
【古代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现如今5G网速快,恨不得二十秒换一个。】
【那你可能不是真爱,我就只喜欢赵子龙一个。】
***
“报!!!”
斥候快速冲到府里,跟孙策汇报:“报告主公,钱博正率领三万多大军赶往钱塘城,现已抵达城外十五里处。”
“继续探,继续报!”
孙策横眉倒竖,目光如炬:“大军不来他不攻,大军刚到,他就迫不及待正面攻城,这是多么不把我孙策放在眼里,拿我的【霸王枪】来,我要亲自会一会这位交州主将。”
孙策披上黄金铠甲,拿着【黄金霸王枪】,率领一众将士来到城楼之上,等待钱博大军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