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明月逐我来 >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和殿门外,三道身影缓缓向殿内行来。正是周均带着陆琰和林季安。

明德帝看见后面两人,苍老的指根颤抖起来:“你们想做什么?”

胡昆重回头赏识般看着陆琰和林季安:“陛下,他们兴许对当年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林茂生林丞相和陆玦陆太尉的下场,为什么是这样呢?”

“陆琰,真是好久不见了。旁边这位小林大人,也很有当初林相的风范。”他祥和笑着,似乎将陆琰和林季安当成了自己至亲的孩子。

“胡昆重!咳咳……陆琰,给朕杀了……杀了他们三个,朕即刻就把陆玦召回来。”气血上涌,又是一口淤血,发红的面色在一瞬落成苍白。

“陛下!”陆琰和林季安正要上前,却被胡昆重拦了下来。

“你让开。”陆琰冷冷看着他,手在身侧握成拳。

“陆琰啊陆琰,你当初跟我谈条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怎么,保了小林大人就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陆琰和林季安两人皆是一怔,瞬间知道了他的身份。

“你是黑市的主人。”林季安看着胡昆重的脸,可他身上有一种很坚硬的气魄,不是烧杀抢夺的匪气。

“重新认识一下,我是前朝二殿下麾下的将军,胡昆重。”

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在陆琰这里却是一道重击。他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很久之前陆玦向幼时的陆琰提起过这个人,在边境骁勇善战,击退过不少北鹘军队。只是在一场大获全胜的战役中,那时的二殿下战死沙场,这位胡将军不知所踪,所谓大捷,是惨重的代价换来的。

但是现在,这位胡将军不仅没死,反而组建了黑市盘踞在繁城外多年,如今甚至召集叛军入宫谋反。当年发生的事情究竟有什么隐情,让忠于大周的将军作出这样的选择。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他刚才提到林茂生和陆玦……

“也是赵烽烙二殿下的师兄,胡昆重。”林季安替他补充了一句。

这句话倒是在胡昆重的意料之外了:“小林大人,是我小看你了。”他重重的叹息了一声:“是师兄又如何,还是保不住二殿下的命。这件事,是谁告诉你的?”

“我的教书先生,杨傅。”

“杨傅?那本将军跟你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缘分。”

胡昆重抬脚往御前而去,陆琰正要阻拦门外突然进来几名金戈军,拔剑将陆琰和林季安两人围了起来。两人身上没有兵器,只能站在原地。

“委屈一下陆侯爷和小林大人。”周均负手站在他们身后,“是救这位皇帝,还是与我们一路,不如听听胡将军的故事。”

明德帝强撑着身子,气若游丝,声音只有近在咫尺的人才听得到:“胡昆重……朕一定会杀了你……”

“嘘,陛下。”胡昆重弯腰竖起一根手指,“还是省省力气罢。”

他直起身,抬手抚过龙椅前刻着龙纹的案桌:“先帝在的时候,那时候陛下是三皇子,是俞侧妃所生。排在陛下前面的,一个是皇后所生的太子,长陛下两岁,韩贵妃生的二殿下,与陛下同岁。差不多三十年前,二殿下奉命前去边境对抗北鹘,我身为二殿下的下属,身为师兄,自然与他一同前去,朝廷先派了两万兵马同行。可我们的三殿下,忧虑自己的皇兄啊,给了自己的一支贴身亲兵,保护二殿下的安危。”

不知瞥到桌上的什么,胡昆重拾起狼毫,沾了些许墨之后,在上面写了一个否字,然后拿起一旁的玉章,缓缓盖上那不容抗拒的朱红印。

不过一个眼色,鲁公公便上前结果这本折子,离太和殿而去。

“当时二殿下很为三殿下的举动而感激,哪怕我全力劝说,二殿下也还是带上了这支亲兵。后来战场每每遇上敌方突袭,这支亲兵确实派上了很大的用场,甚至一次救下了险些丧命的二殿下,就此,我对亲兵的顾虑也就打消了大半。”

胡昆重转身:“陛下,您真的,很能沉得住气。”

胡昆重既然提到这件事情,后面二殿下又战死,陆琰蹙起眉,隐隐猜到后面发生了什么。

“这离那时从繁城出来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三年和北鹘交手数次,烽烙……二殿下也会将自己的布阵谋略告诉这些亲兵,甚至邀请他们一同商议。自我的顾虑打消,对他们的成见自然就少了,也愿意跟他们上下一心。”

“锦昭二十一年。”胡昆重左手握住了右肢的臂腕,面无表情扭动着里面衔接的那处地方,“我们在边境的第四年底,那本该大杀北鹘,然后全军回城的一战。二殿下按照原本的计划,先带一小队人马突袭了北鹘的驻扎地,擒住了他们的主将。但是……前来接应的后援却迟迟未到,这应该是三殿下的亲兵该去通传的。你们知道迟了多久吗?两个时辰。”

“赵罡啊……赵罡!你让他在那一战丢了命!”突然,胡昆重咆哮起来,他冲上前,揪住了明德帝的衣襟,沉在眼底的血丝狰狞开来,沉淀了二十多年的痛苦在这一刻爆发。

“什么亲兵,就是你派来的做细,监视二殿下在边境的一举一动!在知道即将大败北鹘,特地选在这个时候下手,先是替自己除了边境的后患,好在之后篡位的时候专心于宫里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被你算准了。”

胡昆重朝明德帝吼完,才堪堪放了手,他喘着气,恨不得就现在将明德帝斩杀。

林季安看着他气愤的模样,问道:“为何当时负责通传的人要选择陛下的亲兵,用你们自己的心腹,不应该更好吗?”

胡昆重朝殿前一扫,有些泄力说道:“是啊,我当时也是这么与二殿下说的。”

——

“烽烙,这里干脆用我们自己的人吧,通传援军这件事一点也马虎不得,他们到时万一……”

赵烽烙抬手打断了胡昆重的话:“昆重,我知道你对他们还是有戒心,但是现在都已经快五年了,他们对我们的尽心尽力你也看在眼里。阻止北鹘来犯是我们大周共同的责任,他们不会在这种事上糊涂。而且……”

赵烽烙笑了一声:“三皇弟本来就希望父皇能看到他多多赏识他,这次通传的功劳就给他了,等我们回繁城,不知道他会多高兴。”

胡昆重看着赵烽烙,跟着苦笑了一下,那只能在杀敌的时候多多留意殿下了。

——

明德帝听了胡昆重的解释,整个人倏然愣在了龙椅之上,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二皇兄曾经这么想过。他只知道次次比武,自己都败在他手下,先帝也从没夸奖过自己。

“在战场,在你不在的战场,他还替你想着功劳。赵罡,你十条命都还不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