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都安静!”
明德帝眉头皱得紧,不知是因为眼下之事一时难以抉择还是别的什么,他手肘撑着扶手一直揉着额角。
百官望向面露不悦的皇帝,大殿逐渐归于平静。明德帝这才继续:“丞相大人,你怎么看?”
殿前为首的一紫袍年迈官员弓着背走向御前,恭敬行了一礼:“回陛下,扶持寒门文士自然是好事,可这也定会引起几个大家族的不满。臣斗胆询问陛下,若是要执意要协助寒门的兴起,那如今掌管绝大部分盐铁生意的安邑陈氏、丹城刘氏因此缩减渠道亦或以抬价扩势,届时该当如何?”
现在的朝廷官员,大多数都与大周的几个大家族有些利益往来。缩减他们的势力,无异于减少了自己的牟利之途。
“陛下。”户部侍郎走了出来,“依臣拙见,何不把这寒门文士交由大家族去扶持。一来可以保持几个家族不生变故,二来待寒门地位稳固,也好将些要事转移与他们。”
“此乃胡闹!”
众人寻声望去,不出意外定是御史中丞。只见他直接面对这位户部侍郎,开口斥道:“交由大家族扶持,我看是一来再增长大家族势力,二来也好多捞些油水罢!”
说完,御史中丞才转过身面向明德帝,话语尽是铿锵:“陛下,此法绝对不妥,这事本意就为削减家族势力,这样一来不为倒反天罡!”
户部侍郎闻言自是满心不悦:“元大人此话像是针对卢某人了,在下出谋划策并不是让元大人借机血口喷人的!”
本就难以抉择的事被这么一搅和哪里还能顺利进行下去,明德帝一挥手,站在他面前的鲁公公立即心领神会,扯着尖锐的嗓音道:“肃静!”
百官闻言低头。
“谏议大夫,你来说说。”
林季安穿过一众绯衣,来到户部侍郎身后:“回禀陛下,臣以为若要大家族来扶持寒门,并非完全不通之法。”
户部侍郎回头看了眼身后之人,好似有些得意,毕竟御史中丞所看好的人眼下正支持自己的看法。
林季安抬起头,目光穿过宽广的大殿,直面明德帝的注视:“此举的前提得是,将大家族手里掌握的盐铁买卖,转移到朝廷手里。”
才得意完的户部侍郎身形一僵,殿中不少人的目光都在林季安身上聚集起来。甚至站在最前方的丞相大人都转身看着这名才来不久的小辈。
明德帝被林季安的话语勾起了兴趣,有心问道:“行商之事朝廷管理的不多,常年以来多为与大家族合作,要是转移这些买卖大权,该如何行得通?”
皇帝所问的,不是该如何使得大家族同意转移,而是朝廷如何更好掌握买卖。
看来这位陛下早就想好该如何行事,只不过需要一个人提起来。这样一来,大家族及有利益牵扯的人的怨气就会往提出此意的人身上使,而不是怪罪于高高在上的圣上。
待林季安语毕,明德帝甚是满意,当场就交给他全权办理此事。
赵奕明见此情况,主动提出协同林季安一起办理。毕竟这件事牵扯的人过多,得罪刁难之事定会发生。加上此时陆琰不在少一助力,得益于自身太子之尊,办起事想来会少些阻碍。
要事定下对策,明德帝看起来眉心也舒展了些。
“陛下,臣有一事还需禀报。”
兵部尚书右行出列:“下面来报,前阵子晋阳一带有不明异动,掀起当地百姓的反动,反抗者不计其数,传闻是当地一富甲惑众。陛下可需要臣派人前去镇压?”
晋阳动乱?此话一出殿内又是一阵骚动。这地方离繁城差不多百余里,若有动乱当在五六日内就传到繁城,为何迟迟没有这风声。
想起陈澜所说,陆琰前往之地为潭州,这避免不了途径晋阳。若是恰逢动乱……林季安感觉心脏收缩一颤。
明德帝眯着眼,像是在思考他所言是否行得通。
“竟然还有这回事。”明德帝望向太和殿外,“晋阳不是小城,马虎不得。朕自会派人前去处理,周爱卿体察民情,难得可贵。”
陆续几件小事过后,今日早朝也到此结束了。
众人散去,林季安还是如同原来那般,与赵奕明一道离开。
只是东宫没有陆琰的身影,林季安也不用绕路跑一趟,可以直接往东门的方向走去。
“林大人,关于你那个提议,若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尽管告诉我,或者直接来东宫找我也成。”
殿前长阶,赵奕明与林季安同步下去道。
不过马上,赵奕明又改了口:“不了不了,还是我来找你吧。林大人什么时候有空,我上你林府详谈,如何?”
来林府,林季安就算不用脑子思考也知道赵奕明这是打的什么主意。掩盖内心想法,林季安笑道:“殿下想何时前来都行,下官若是不在,林府也是有人接待的。”
这不是最顺了赵奕明的心思吗,他当即一拍林季安的肩膀,振振说道:“林大人,你可真是本殿下的好兄弟,不像那谁,差远了!”
当朝丞相范余和御史中丞走在相隔这两人数十米的身后,上了年纪,步调也慢了些。
“老元,那个就是之前你与我说的小伙子?敢说敢做,确实不错。”
“我看人的眼光什么时候出过差错,我说你看着你的位置一点吧,小心哪天就被人夺了去。”
“人老啦,夺了便夺了,这个位置难道是我想坐的?”
御史中丞看了范余一眼:“行了,少说几句,再忍忍也快熬到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