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喜讯,林贾两家亲朋都为他们欢喜。
不过两月,父亲救驾而死,公公意外身亡,婆婆重病,他们都瞒着她,可她还是知道了,惊惧晕厥。
贾敏失去了最疼爱她的父亲,她的丈夫也失去父亲,他们都没有了父亲,初闻噩耗,惊惧晕厥,动了胎气,为了孩子,她连放肆难过都不行,她甚至不能陪着母亲、婆婆,也不能为他分担。
后来,办完丧事,母亲、婆婆接连病倒,她依旧无力照顾他们。
好在,母亲有哥哥嫂子们照顾,婆婆也为了儿子、未出世的孙子孙女努力活着。
后来,婆婆的病有了起色,便扶灵回南。
他们过了第一个没有林父的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成堆,思亲情千百倍。
次年,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盛开。
他们的女儿降生,眉目如黛,乳名便叫“黛玉”。
林母到底看到了孙女,心情好转,又多撑半年。
不到一年,接连失去父母,虽然已经有了准备,可到底难以接受。办完丧事后,林海终于撑不下去了。
这时,换成了贾敏支撑他。
虽然她也难过,但没法相替。
守孝的日子一日日流过,悲伤渐渐也敛在心里,似乎已经过去了,却愈发深刻。
好在孩子渐渐大了,新生命的成长虽然无法减淡悲伤,却到底为生活添了几缕生机。
时间一日日过去,逝者已矣,生者的日子还在继续。
养儿方知父母恩。
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林海和贾敏也慢慢走出了悲伤,但他们会永远思念父母。
三年时光一晃而逝,他们开始从子女变成父母。
在失去父母的庇护后,在江南烟雨的浸润下,林海身上外露的锋芒内敛,做了高古含蓄的世家家主,做了宽容旷达的父亲;贾敏也开始学着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世家主母,做了温柔慈爱的母亲。
他们的女儿慢慢长大,她身上与生俱来的忧郁、聪慧和敏锐,时常让他们心惊,他们似乎预见了她以后的艰难。
他们是父母,可以为她遮风挡雨,可他们陪不了她一辈子,那以后呢?
贾敏遇到了林海,那黛玉呢?
出孝后,林海打算出仕,一家三口回京,访亲拜友,自然开心。可想起曾经一家四口的日子,悲伤又似乎从未远去。
林海入京后,重新参加会试,以新科探花的身份进入翰林院,后调入兰台寺大夫,贾敏自然做他的贤内助和幕僚,闲暇时,他们一起教育女儿,带她认识世界,他们给了她足够多的爱,是她未来独自闯荡世界的底气。
林海在翰林院期间,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
在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林海升任兰台寺大夫,一年后,调任维扬巡盐御史,他们又一次拜别故友,一家回到了江南。
谁知,此去已是永别。
盐是百姓生活的必用品,属暴力行业。
即使,朝廷监管严密,但走私者依旧层出不群。
盐政想来棘手,而最棘手的盐政确实江淮盐政。
林海和贾敏从到维扬便严防死守,可他们到底风光霁月,还是低估了人心险恶,最后失去了儿子,后来贾敏也中了着。
林海接连失去儿子,妻子,他恨不得随他们去了,可他还有女儿,他还没有为他们报仇,妻子要他好好活着,活到子孙满堂。
林海想过把女儿送的远远地,送去京城,有林家几代积累傍身,她总能好好活着;可后来还是不舍得,不舍得女儿小小年龄独自面对人间险恶,所幸,他还能护着她。
可他能护她多久呢?
是六年。
林海报了仇,肃清了盐政,为女儿留下庇佑。
最后,他还是去找她了。
只留下独女一人在世间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