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听了,也殷切的看着熙凤。
熙凤道,“也不是没有,只是为了保险起见,大都不会用。”
黛玉想起青黛,道,“要是有大夫推荐呢?”
熙凤道,“那肯定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正是说完,姑嫂三人逗起孩子,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后来,素心、黛玉几人把从熙凤这得到的建议给姐妹们说了,姑娘们还特地回去问了一下家里的姐妹们、丫鬟都用多少价钱的脂粉,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成本,调整了价格,楚楠还给了几个捆绑销售的套路。
楚楠、沈安、楚柠几人安排身边的随从跟慈幼院的管事一起走访周边县城、村子,寻找需要帮助的女婴和妇女;她们三个并楚榕休沐日也时常跟着去周边找寻,考察。
后来,在楚楠的建议下,楚榕也在群芳绣庄、脂粉铺都掺了一脚,挣了钱都投入慈幼院,半年下来,又在周边的县城多开了几家慈幼院;有了楚榕的投资,群芳绣庄、脂粉、正心堂也都快速铺开,又花大价钱宣传,迅速扭亏为盈,再过半年,多开几家分店也不成问题。
黛玉、陆沅、杨梧、蒋易、贾琋几人整天整理赏读送过来的诗文,最后经过讨论决定不隐瞒性别,但用笔名出诗集,一个月出一册,后面要人对那个诗人的作品感兴趣,可以出单人诗集。
第一册诗集面世,听说是皇后作息,诗人是女子,对诗文感兴趣的姑娘纷纷购买,有的甚至买了好多本。
杨梧、贾琋、陆沅她们还给诗集配了画,诗画结合,互相映衬,备受好评。
当然,也有姑娘鄙薄出诗集的姑娘不安分。
学子们听了也有买的,有的是为了批判;有的纯粹是为了看看女子写的诗怎样的;更有学子不管写的怎样,直接批判……
那些大人消息灵通,听了皇后作叙,有公主参与,不管心里怎么想,都买了一本回去看,就当讨好皇后和公主了。
但总有人会真心称赞、看见她们的才华。
陆青黛二次抵京的时候,已经过了快半年,好在,这趟辛苦没有白费。
大理寺的官员去了没有通知安阳府官员,到了直接明察暗访。
陆家正心堂火灾不是意外和青黛被刺杀的事实很快就查实了,但真相却花费了很多精力,九死一生,才查出了真相。
陆青黛本以为是父亲没有救活知府夫人才杀了父亲、烧了正心堂泄愤的,可真相远比他们想想的更残酷。
原来,安阳府知府早先不过是寒门出家的进士,因为才学出众,被当地知府看中,嫁了女儿过去,又多有帮扶,到了如今的地位,倒比岳家的子嗣成器些;如今岳家败落,岳父西去,妻子人老珠黄,恰巧因为一座新发现的铁矿搭上了安阳王,打算娶安阳王家庶女为妻,作为双方结盟的桥梁;妻子挡了路,便给妻子下了慢性药,可妻子被陆大夫救了,慢慢恢复,他怕事情败露,便一不做二不休,快速了解妻子,又以害死妻子为由,杀了陆大夫;怕陆家人知道些什么,又放火毁了正心堂,斩草除根,谁知有漏网之鱼。
青黛离开的这段时间,安阳王的庶女已经成为知府的继妻,知府夫人的几个孩子也慢慢病逝了。
这已经不是几个刑部几个小官能处理的,几人让陆青黛和黛玉派的几个随从带着证据先走,他们几个断后。
青黛回京的时候,黛玉正好休沐,听了林府下人的传话,赶忙回了林府。
黛玉见了青黛,知道事情始末,安慰过青黛后,忙带着青黛去了公主府。
公主正好慈幼院有点事,还未进宫,知道后立即带着证据进了宫,皇上看了勃然大怒,立马宣了刑部侍郎进宫,让刑部侍郎亲自带人前往安阳府处理这件事,查实后安阳王带回京处理,知府看情况抄家流放或斩首,刑部侍郎可便宜行事。
皇上处理完,宣楚榕觐见。
楚榕给皇上详细说了事情始末,听了楚榕说起青黛答应给慈幼院、群芳绣庄的姑娘们教医术,还打算把正心堂办起来,忙写了“医者仁心”几个字,打算送给正心堂;又想着一个女孩子不容易,此番也冒了不少风险,又多亏了林家父女心善,赏了好多东西给黛玉和青黛,首饰、药材、布匹、金银应有尽有,又让内侍大张旗鼓的送去林府,也是给她们庇护的意思。
楚榕听了心花怒放,“父皇真好,你太大方了!”又端端正正的行了一礼,“儿臣替两位妹妹谢恩了。”
皇上道,“改天带林姑娘、陆姑娘给你母后看看。”
楚榕道,“那我下次休沐带她们进宫给母后请安。”
楚榕和皇上聊了一会儿就去皇后宫里,给皇后请安,请安过后,就出宫回了公主府,把皇上的裁决和赏赐给黛玉、青黛说了。
黛玉、青黛两人早先收到赏赐很是激动,知道肯定楚榕说了好话;现下又听了楚榕说了知府的下场,都很是开心,尤其是青黛听了知府的下场好点流放,差点就是抄家灭族后,只觉得此生无憾,连忙跪下叩谢皇上、叩谢公主,楚榕、黛玉赶忙扶起青黛,安慰青黛以后过好日子。
青黛只觉此生无憾,以后的日子就来报答姑娘们,办好正心堂,是她的愿望,也是姑娘的愿望。
第二日,黛玉等人继续去了女学上课。
青黛带着黛玉、楚楠她们选的学医的丫鬟去了群芳绣庄,绣庄还未扩建完毕,暂住在慈幼院,也在慈幼院选适合学医的姑娘,开始培养。
黛玉身边的逢春、素影、素晖也自愿去学医,为姑娘分忧。
时间就在姑娘们忙碌、学习的缝隙中溜走了。
林海一行一路向北,开始还算顺利。
到了最后,可能因为等救援的太久,当地县衙治灾不靠谱,有的饿死,尸体都腐烂了,爆发了疫情。
当然也有的地方官员很是尽责,基本不用林海他们做什么。
林海一行官员、太医、衙役赶紧把感染的百姓集中在一起,让太医治疗;又征召当地大夫给未染病的百姓诊治,把健康和感染风险较大的百姓分开,煮了预防的药给他们喝了;一边清理死亡百姓,把他们焚烧火葬;一边分粮煮粥,吆喝百姓来领。
卫若兰和柳湘莲还根据太医们的叮嘱,写了一份疫病防疫手册,林海看了忙让衙役们给百姓们宣读,四处张贴;又写了个折子,送往京城,道这个防疫手册可以发往大楚各地,以后有灾情了能好多了。
用了将近两个月,疫情才控制住。
赈灾工作将将完成,林海就病倒了,把身边人都吓坏了。
大夫道,“没什么大碍,只是累到了。以后一定要看着大人好好休息,不然……”
一路走下来,卫若兰、柳湘莲很是佩服林海,他病倒了,两人都很是着急,忙问,“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没什么后遗症吧?”
大夫道,“大人这是好几年的老毛病了,过度劳累,又长期饮酒,要是不好好保重,怕没几年了。”
卫若兰、柳湘莲和林海的几个随从都一脸震惊和悲伤,“怎么会,大人那么好的人。”
大夫道,“以后大人千万不能太过劳累,酒也不能喝了,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得营养均衡,多补补。”
林海的随从连连应是。
卫若兰连忙叮嘱几个随从要好好盯着林海,不能过度劳累。
后来,卫若兰、柳湘莲揽了赈灾的后续工作,让林海躺在床上休息,闲了又陪着林海逗闷子,林海很是感动,本就待他们如子侄,生病后受他们照顾,更亲切了点。
林海醒来听了大夫的话,倒也没什么反应,只是叮嘱他们别告诉黛玉。
林海知道原因在哪,他当初答应贾敏,要陪着黛玉嫁人生子,也慢慢走出来了,可还是难过。
于是,只能沉迷公务和饮酒。
林海不禁又想起贾敏,她知道了,肯定要埋怨他。
他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的,他还有黛玉,他们的黛玉已经没有娘亲,不能没有父亲。
七日后,赈灾事宜彻底处理完毕,林海一行回京,卫若兰、柳湘莲前往北疆。
林海出京的时候才二月初,回京的时候却只接上秋天的尾巴,寒风虽然凌冽,却吹不冷游子归家的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