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役回到衙门的后,领头的衙役让衙役们把婴儿尸体抬去停尸房;自己赶去见县太爷,向县太爷汇报,“大人,我们在村里搜了一圈,什么都没找到;最后,小沈提议搜粪坑,才搜出婴儿尸体五十六具,都是女婴。”说道最后,衙役的情绪很是沉痛。
县令听了这个数字错愕许久,“小李啊……”后面的话半晌没有说出来,他知道,死去的女婴远不止这个数字。他作为一地父母官,人口、经济、教化……都是他的政绩,也是他的责任。
这是他的失职啊!
这还是京郊的村子啊!外地还不知道怎么触目惊心呢?
最后,县令咽下到了嘴边的话,只道,“明日早上就去传李家人来上堂,再邀请村里里正、老人来听堂;记得去了后去张家庄子上给郡主也说一下。”话罢,县令挥了手,“回去都早点休息吧。”
他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理,男女人数极不平衡,会严重影响婚嫁、生育、人口,不能再让事情恶化下去了。
县令想,这已经不是他一人所能处理,喊了县丞等商量,深夜才商量出一个初步方案,写折子给顺天府府尹、大理寺和刑部报告;又交代县丞第二日一早安排送出,送走县丞等下属后才安寝。
第二日晨光熹微,李衙役就带着一班衙役去了村里,县丞安排衙役去大理寺、刑部、顺天府送折子。
衙役们奔向村里,待李家人上堂;李衙役让沈衙役去见里正,最后在村口会和。
李衙役自己走向张家庄子,敲响张家庄子的大门,见了张管家,告诉了张管家搜查结果和升堂时辰;又让张管家尽快转告郡主,带秀娘前往县衙,便不顾张管家留客,前往村口与衙役会和。
李衙役等了不到一刻钟,沈衙役就带着里正和村里老人,其他衙役也带着李家众人到了村口;众人会合后,快步前往县衙。
里正、村里老人都愁眉苦脸,暗道不好;李家男子沉默寡言,看着李大娘的眼里满是怨恨,李家女人一脸麻木,李大娘骂骂咧咧,后来被衙役镇压,不过一会儿,又旧态复萌。
张管家听了消息,感觉不是姑娘和郡主几个姑娘能应付的,派人快速去张府报信;又赶紧去姑娘们院子问,“姑娘们可收拾好了,衙门有信来报。”
小丫鬟听了赶紧去屋里回话,张阅道,“让管家在厅里等着,我们马上来,你再去请郡主、林姑娘和秀娘。”又嘱咐道,“看秀娘状态好再告诉她。”
小丫鬟出来转达了张阅的指示,张管家马上离开;小丫鬟又去见了林黛玉和楚楠,二人忙道“马上去”;小丫鬟听了信,赶忙去看秀娘,秀娘已经早早起来坐在桌子前,与昨日比,仿若新生,小丫鬟忙道,“姐姐,怎么这就醒了,你可要好好休息。”
秀娘道,“我好多了,我们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多亏了姑娘们救我,今天好多了。”
丫鬟看秀娘状态果然不错,才道,“张管家说衙门回信了,姑娘说让来请您,到厅里说。”
秀娘听了,激动地站起来,忙往外冲,“那赶紧走。”
丫鬟追着秀娘去了厅里,楚楠、林黛玉、张阅已经到了,听到了消息。
她们纵然难过,也不如当事人。几个姑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说。
秀娘受了多年磋磨,坚持着、活着,自会察言观色,看了姑娘们脸色,便知事情不好,说道,“姑娘们,发生了什么,你们放心,我受得住。”
楚楠想迟早要挨这一刀,便说道,“昨日衙役在村里粪坑搜到五十六具婴儿尸体,已经送到县衙;衙役刚送了消息,今日开堂。”
秀娘听了,脑子顿时一片空白,身子瘫软的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喃喃道,“他们不是人,都不是人,我要接我女儿回来,接女儿……”
楚楠她们赶紧安慰秀娘,劝住秀娘后,收拾了下,便在张管家、随从、仆妇、丫鬟们的护送下,带着秀娘前往县衙。
到县衙时,李家众人已经在台上候着,县衙外围满了人,黛玉一行人在随从们的护送下挤进县衙大堂。
张阅、楚楠、林黛玉在张管家的陪伴下前去拜见县令,秀娘在丫鬟们的陪伴下等待。
李大娘看见秀娘来,瞬间扑过去厮打她,嘴里骂着,“你个害人精、不下蛋的母鸡……”
张管家和仆妇们看见李大娘扑过去,赶紧挡住。
衙役们看着李大娘闹事,赶紧过来阻止,“扰乱公堂,打!”
李大娘跪下连连求饶,“官爷,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衙役看她还算诚心,又年老了,便走开了。
李大娘这下安分起来。
白涵昨日听了信,又担心,又为学生的善良骄傲,一夜辗转难眠。
第二日一早收到随从传信时,张衡已经去上朝,也无法,只赶忙给慎亲王妃杨苼传了消息,又让人去请孔词。
白涵孔慈妯娌商量后,孔词在家等消息,又安排好学堂的事情,才带着儿子赶往县衙。
一路说好,自己去见县令夫人,张阐去见县令了解情况。
白涵母子在县衙门口刚巧碰到赶过来的杨苼和世子楚彬,几人寒暄见礼之间;县令夫人也听了门口动静,赶紧迎出来,知道她们来意后,忙让随从带张阐和楚彬去见县令。
县令夫人与白涵、杨苼见礼,互相认识。
县令夫人名安宁,是县令尚未高中时便定下的未婚妻,两人也算风雨共度。
几人稍寒暄后,便说起事情始末,安宁听后对黛玉几个姑娘好感顿生;大家都是女子,更能对女子的遭遇感同身受,相谈甚欢。
后堂,张阅的堂兄张阐、慎亲王世子楚彬在和县令会面,两人先是表示了母亲见了县令夫人,让他们传达对妹妹不懂事给县令添麻烦的抱歉,又谢过县令的担待,赞扬了县令的尽职尽责。
县令连连推辞,他也知道,他是想要借郡主、张姑娘的事搭上慎亲王、张家的船,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不然,没有靠山,在官场上即使有作为,也只是被生吞活剥的下场。
几人也算相谈甚欢。
林黛玉、张阅、楚楠走到门口,楚楠、张阅听到兄长的声音,身体顿时一僵,两人看向彼此、又看向林黛玉,不知如何是好。
黛玉这时说道,“两位师兄来了,想来先生和王妃姨妈也来了。”
楚楠、张阅的身体更僵了,她们不后悔,却害怕家人因为她们的冲动为此罚她们,她们的理想从此折戟沉沙。
特别是楚楠,她的印象里母妃一直是再守礼不过的贵夫人,也一直把她往淑女闺秀的方向培养。她知道母妃辛苦,不敢有丝毫差错;纵不满现状,也不敢表露丝毫,就怕连累母妃。这次下定决定未女性做些什么,可却不敢告诉母妃,怕辜负母妃。
黛玉调笑道,“我看两个姐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先生既然这么教我们,肯定告诉过姨妈们,经过姨妈的同意。”
黛玉一语惊醒梦中人,张阅也知黛玉比她更了解伯母,向楚楠点头,楚楠如释重负,赞道,“妹妹果然有一颗七巧玲珑心。”
几人互相整理下遗容,让门口的随从通报。
县令听了郡主、张姑娘、林姑娘来了,赶忙让随从请她们进来。
张阅、林黛玉、郡主进房间,看里面很是朴素,对县令的好感又深了点,恭色见过县令和兄长/世兄/堂兄。
县令连到不敢当,赶忙请她们坐下。
几人闲聊间,才知道县令原来还与林海是同年好友,只是他官场不得已,林海又是守孝,又是外任,联系渐渐淡了。
遂与黛玉认了叔侄,黛玉几人顿生又心生亲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