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七月初七,剑皇巅之上,已是聚满人山人海,由“天下风云榜”所鉴定的“中原十大高手”,于今日正式开始洗牌。
“楼主”携玉灼阳登上剑皇巅,山路虽然还算好走,但路途颇长,待登上山顶,玉灼阳已累得双腿酸痛。玉灼阳不禁心中叫苦:爬上这么高的山,只为了看人打架,这值得吗?
不过既然是师父要他来的,那必然有一定深意。
玉灼阳跟在“楼主”身后,这里的人,他是一个也不认识。只觉得他们的衣饰与平时所见之人不甚相同。他在典字楼中的师兄师弟,以及来典字楼的客人,都喜欢穿些端庄的浅色衣服;而这些剑皇巅上的人,有几个男人领口开得很大,裸着壮硕的胸膛;还有几个女人穿着短裙,雪白的大腿一览无余;还有人背着四四方方的机关盒,不知其中装着什么……总之在玉灼阳看来,似是有些奇葩。
“楼主”和玉灼阳再往前走,忽然有个扛着大伞、留着八字胡及山羊胡的男人拦住了他们,那男人不禁大声叫道:“你是……那个谁!对,就那个谁!‘教主’!不不不,不是……‘门主’!……也不是……哦对了,老顾!你是‘楼主’!你是‘楼主’吗?你是不是‘楼主’?”
“楼主”没必要隐瞒身份,于是回答:“是的,我是‘楼主’。”
“楼主”的音量不大,话语却像一颗炸弹一样掷开,众人纷纷侧过目光,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楼主’,他就是‘楼主’?”“我的天,‘楼主’也来争夺‘天下风云榜’了?”“算起来,‘楼主’归隐得有十几年了吧?”……
“楼主”忍不住自嘲道:“居然还有人认识我,真是稀奇。”他又话锋一转:“诸位别误会,我此番前来,只为观赛,不会参与。”
众人顿时静默下来,他们心中似乎不懂:据说“楼主”一身的好武艺,尤其是那套“剑圣之剑”,为何不争一下“天下风云榜”?
那个扛着大伞的男人又道:“在下昆仑山掌门贺通,久仰‘楼主’威名。”
“楼主”行抱拳礼:“原来阁下便是昆仑山的贺掌门,失敬。”
玉灼阳伫立在“楼主”身边,故意回避着周围群众投来的目光,这种万众瞩目的滋味儿并不好受,反而令他有些如芒在背。此地与典字楼的氛围,差得太多,他实在应付不来。不过,他对师父的过去产生了好奇:师父过去究竟是什么人,为何提起“楼主”二字,会引起如此大的波澜?连一派掌门都对师父毕恭毕敬,难道师父除了才华横溢,还是位武林高手?
还有,今日天朗气清,无半点降雨之相,这个贺通为何还要扛着一把笨重的大伞?
玉灼阳就这么胡思乱想着,随着师父往剑皇巅之深处走去。
山顶之上,早已摆好十六张擂台,历来前来参加“天下风云榜”争夺战的高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真正能进入比赛的,只有这十六张擂台上的擂主,也就是说,只有十六人能进入复赛。
“楼主”对玉灼阳说:“‘天下风云榜’是由武源会所创办,始于初唐,盛于盛唐、中唐。直至今日,‘天下风云榜’虽不比盛唐、中唐时耀眼,但在大宋仍有相当厚重的影响力。”
玉灼阳点点头。
武源会这个名字,玉灼阳有听说过。这个组织负责刻录武林之中的大小事件,“天下风云榜”便是由它创立。年年岁岁之间,大大小小的江湖正史或轶事,都被记载于《武源·人间天机》之内。每年《武源·人间天机》都会整合出至少十八大本的宗卷,卷卷都比大块的砖头还厚。
而“天下风云榜”,更是武源会负责记录的内容中的重中之重。
“楼主”又道:“你可不要只知道读书。有时武力,才能决定天下大势。一个人除了要有足够的才学,也要有能够自保的武力。”
玉灼阳回道:“是,师父!”
师徒二人正在聊着,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人和一个女孩从他们眼前一闪而过。
玉灼阳顿时睁圆了眼睛:那个女孩,是赫恋凡?
“楼主”显然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神,便问:“怎么了?”
“师父,我刚刚好像看到了赫恋凡……”玉灼阳回答说。
“楼主”说:“哦!她来虽有些勉强,但试试也是好的。”
“什么?”玉灼阳显然是没听懂。
“哦,没什么,”“楼主”没有解释,反而搪塞道,“你多半是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