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扬州慢 > 第2章 宴会惊变

第2章 宴会惊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本应是丰收的季节,九江郡闹天灾,颗粒无收,百姓啼饥号寒,而扬州牧刘理的儿子刘豫这日却在野外大摆宴席,宴请群英。

众人正喝得酒酣耳热,一苍头匆匆来报,面露喜色。

“恭喜小府君,李照那厮已落网!”

刘豫闻言大喜,放下手中酒杯,对左右言道:

“我请诸君看一出瓮中捉鳖的好戏!”又咧嘴笑道,“今日李照必死无疑!”

说罢哈哈大笑,震得杯中酒液晃了晃。

一宾客附言道:“近日君侯为李氏母子所辱,君侯本意礼贤他们母子,怎料那李氏母子有眼无珠,居然轻慢君侯!害得君侯蒙羞。府君此为,一雪前耻!”

他语中所指君候即是刘豫的父亲扬州牧刘理。

当今天下分十三州,东南为扬州,扬州下又有丹阳、庐江、会稽、九江、豫章、吴郡六郡。

四年前先帝暴毙,洛阳沦陷。年幼的天子随着宫人四处奔逃。帝室式微,天下分崩离析。各路诸侯并起,相互攻伐。这一年是建康元年,三十五岁的刘理刚被朝廷临时任免为扬州牧,从遥远的司州赶赴东南的扬州。而三十四岁的李皎已经当了好几年的丹阳太守。

前几日刘理以李皎为女子,不宜再领丹阳太守,刘理便给她颁了个维清君,又令其他人为丹阳太守。谁料这李皎胆大包天,居然把刘理的使者从狗洞丢出来了。

这难道不是对君候的羞辱吗?

刘豫仰头大笑,将手中热酒一饮而尽,继续道:“这李照真是愚蠢,我只是口头上说相邀,谁知他还敢赴会,这不是自投罗网么哈哈哈!”

又有一宾客嬉笑道:“那李氏母子还有断袖之癖哩,专好未及冠的少年男子!”

在场众人纷纷捧腹大笑,个个笑得人仰马翻,席间唯有一人缄默不语。刘豫向那人看去,原是他身边的一个清秀少年,年纪约莫十七八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刘豫顿感不悦,以为他存心拂意,面露怒色。

“喂。你做什么不笑?”

那少年侧首向他微微一笑。

“府君有何请示?”

刘豫向来心浮气躁,顾不得多想,便认定他有意捣乱,挥拳朝他面门砸去,少年也不躲,生生挨了他结实一拳,不禁行止踉跄,几欲向后跌倒,所幸旁人搀扶他这才稳住身形。

再一看,少年白净的面皮上已经鼻青脸肿,一条鲜红的血线从鼻腔淌至嘴角。然而少年不惊不惧,仍淡淡一笑,从怀中取出帕子拭去血迹。

刘豫见他喜怒不形于色,心下更怒,扬拳再打,却被身边人阻下。

“世兄这是做什么,群英宴会,犯不着和一个小厮置气。”

那少年此时一副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之态,激得刘豫忿忿不已。

这小厮自称扬濯,蜀郡人氏,是甚么扬子云后人,三月前来他府中谋官,他阿父一向惜才爱才,见这少年出口成章,料定少年见识不凡,便将扬濯留下置于刘豫身侧,辅弼儿子读书。

刘豫向来是个只爱斗鸡走狗不爱圣贤的纨绔子弟,哪能容得一个张口圣人闭口非礼的儒生在他耳边嗡嗡作响,加之这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才学相貌远在他之上,心中怎能服气,是以用各种恐吓威逼的手段企图让少年知难而退,逼他自行离去。

哪知这少年生得一副清秀可人的相貌,脾气也是极好。任刘豫如何怎么打砸摔骂,他也是面色平和甚至付以一笑。

刘豫见打骂无用,想起他最重才学,定无法忍受他人讥讽,遂心生一计,指着扬濯叫道:

“喂!你不是很有才学么,现下就写一首诗歌!”

扬濯闻言挑眉,起身一揖。

“那么府君想要小人作什么诗歌?”

刘豫嘻嘻笑道:“就作一首骂李诗歌!对了,还要把李氏母子二人玩弄少男的事也写进去!”

扬濯沉吟片刻,略有迟疑。

“这......恐怕不太妥当。”

那刘豫瞠目龇牙,威胁道:“让你写就写,多嘴做什么!”

扬濯无奈却还是依言写了,片刻将翰墨呈于前。刘豫过目后十分满意,学着教书先生摇头摆脑地念起来。

“烂桃李,臭桃李,不爱美女爱娇男!哈哈哈!写得好!”

刘豫又将这首歌传视众人,众人视后皆是默然不语,嘿然一笑。

刘豫的眼睛突然飘向远处的女宾席,眯眼瞧着其中一人,随即转头问左右笑嘻嘻道:“那个穿着黄衣的是哪家娘子?去问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