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招工信息不对外公布。”
“我是市供销社,我通知你们,要增加工人指标,今年要提前3个月上报。”
“这次招工,我们早就报了啊,今年我们厂增加15个工人指标,3个干部指标,上个月报给你们计划科了,你们李科长应该知道。”秦三听出电话那头那个声音有些紧张。
“李科长,向我汇报了,我没有同意。”秦三。
“今年我们厂任务重,都是国家急需的产品,还是军品。增加职工是经过了上级部门批准的。”
“你当我们供销社不是上级部门?”
“对不起,不是这个意思……”
秦三打断了那边的话,继续说,
“今年指标很紧张,批计划的权限收上来了,科长定不了。”
“请问你是?”
“我就是打电话了解下,要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解决基层实际问题,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秦三。
“领导,我们的招工函都发给地方了,还有给上级重要部门的定向招工名额,领导,这也是你说的客观实际情况。”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也有实际困难要解决。”
“什么困难?”
“我给你说个事,我们单位有一个青年人,你们单位定向考虑一下。”秦三。
那边沉默了一会
“哦,我……我给领导汇报一下。”
“下个月底,有100公斤进口白糖,你们单位可以来申请一些。”秦三撒谎不打一点草稿,时间都掐算准确了的。
“好好,我一定向领导重点汇报。”
“那你记住了,市供销社。”
‘好,好。’
秦三放下电话,长舒了口气,神情自得地转回土楼了。
1978年11月2日,一大早。
秦三和他儿子,秦立川跨过青川河上的索桥,偷偷前往普崎市,去参加“341212”信箱单位招工。
出发前几天,他去给他儿子秦立川置办了一身新衣服,秦三和儿子上了火车,对儿子说,“川,我昨晚教你的都记下了吗,没事多练习练习。”
“爸,你教哪些装模作样的指示,还给我搞这一身衣裳,是有啥事儿啊?”
“你爸给你找了个门路,进厂当工人。”
“哎哟喂,我的爸,那我以后不是就像秦叔一样,每次回家,穿着皮鞋,提着提包。”秦立川说着,兴奋地憧憬着未来会发生的事。
“你要好好表现,把我教你的多练习。”
“好勒,好勒。”秦立川连忙应声,兴奋地看着窗外,似乎这趟火车,就是送他去当工人。
到了普崎市,出了火车站,秦立川带儿子还专门去理发店修整了一番。对于秦三来说,熟悉人贩子的变装技能,只要穿上衬衣,拎上皮包,穿上皮鞋,轻轻抬起手腕,展示出“上海牌”手表,一副国家干部模样,没任何人怀疑。
当天晚上,他和秦立川住在和平路432号附近的洪湖旅店,他让儿子在房间休息,他先出来转转。
他来到平路432号,这是普崎市一家央企的招待所,平时不对外,“国机一招”四个大字安放在四层住宿楼的顶部,建筑是50年代修建的苏式建筑,厚重简约,看派头,就知道这个单位有背景、有来头。
秦三从建筑大门进到招待所院子里面,在大堂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告示。
“341212招工面试上3楼”
秦三到了大堂问:
“341212的工作人员,住这里吗?”
“招工明天才开始,不住这里。”服务员回答。
秦三的算盘落空了,他想来这里先“勾兑”一下,只得扫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