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夏妖 > 第8章 偶遇打拐

第8章 偶遇打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口贩卖,人类最古老的犯罪行为。

1979年以前,中国尚没有完善和明确的法律条文认定人口贩卖是犯罪行为,执法机关在处理人口贩卖案件时面临诸多障碍,导致此类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难以有效打击和遏制这一现象。在一些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观念,一部分人认为购买妇女和童养媳是正常的做法,人口贩卖行为甚至得到纵容,某些特定区域或偏远村落会发生群体性人口贩卖。

1979年3月7日,

那天惊蛰,下午5点55分。

春风拂面,眉展颜舒,普崎市,这个海滨城市的人们享受着舒适和温润的海风。

下班时间,人行道上行人熙熙攘攘。

燕子和黄启发在从市局回派出所的路上,一老一少,并排走在温岭路上,黄启华穿着白色的警服,在人群中特别显眼,派出所临时工燕子身着便装。

黄启发在给燕子唠叨他孙子的趣闻,燕子脑子里想着是不是听父母的安排,准备高考,黄启发在她耳边念叨的,她都过滤了。

“你觉得好不好笑?”黄启发讲述完一段,转头问燕子。

“嗯嗯。”燕子不知黄启发刚才在说什么,只得应付地笑一笑。

这时,燕子看到迎面走来了一对抱小孩的夫妇,燕子留意了一下这一对夫妇的打扮,男的30多岁,蓝灰色中山装,看起来像是一个国家干部,女的和男的年龄相仿,很瘦,皮肤很黑。男的怀里抱着一个女孩,女孩趴在他的肩上,马尾辫随着男人的脚步摇晃着,马尾辫上扎着的两朵小黄花。

燕子、黄启发和这对抱孩子的夫妇将要在人行道上迎面遇上,燕子和黄启发侧身,让出人行道,让这对夫妇从身旁走过。

“警察,抓住他们,他们是人贩子。”一声呼喊,引起了四周人的注意。

燕子、黄启发,还有附近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四下张望,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警察,他们是人贩子。”

这时一个年轻瘸腿男子,一瘸一拐地跑到燕子和黄启发身,指着这对抱女孩的夫妇。

“神经病,该抓的是你。”这对夫妇中,那个女的指着这个年轻男子骂道。

“他们真的是人贩子,手里抱的孩子是刚才在前面医院偷出来的。”年轻男子给黄启发说。

这个年轻男子面色白净,上身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看起来文质彬彬。

黄启发打量了身边这几个人,他认为这个事需要弄个清楚。

“你,男的,到这边来。燕子,你把女的带到那边去。”黄启发先把这一对夫妇分开,分别盘问。

“你,站在这里,先不要说话。”黄启发对那个瘸腿男青年说。

那时文化生活缺乏,但凡街道上有什么大的动静,看热闹的群众迅速围观了过来,当事的几个人,瞬间被群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黄启发过来摸摸孩子的头、试探了孩子的鼻息,孩子正在昏睡,身体倒还正常。

“孩子叫什么名字?和你什么关系?”黄启发问那个男的:

“警察同志,今天我们带孩子来看病。”怀里抱着孩子的男人,是30多岁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黝黑,身体很壮实。

“回答我的问题。”黄启发抬高了声音。

“孩子叫秦东东,4岁。我是他爸爸。”男人说道。

燕子头一次遇到这个情况,她听从黄启发的安排,把那个女的带到一边。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就站在女的旁边。

“姑娘,看不出你也是警察,好漂亮的女警官。”女的主动给燕子套近乎。

“别说话。”燕子看着不远处,黄启发询问抱孩子的男人。

那个报警的青年人站在黄启发身旁。

“燕子,你问一下孩子的姓名和年龄。”黄启发对燕子说。

女的告诉了燕子孩子的名字和年龄,燕子走过来告诉黄启发。

“嗯,能对上,你快去把那女的看住。”黄启发点点头说:

燕子回到女的身边,把女的往黄启发这边带了一点。

“警察同志,这是孩子的转院同意书。”抱孩子的男人把一张纸递给黄启发。

黄启发接过,这张转院同意书上盖有见仓县人民医院的公章,黄启发从事多年户籍民警工作,格式、内容、公章等都显示这是一张真实的转院同意书。

“你,为什么说他们是人贩子?”黄启发转身问那个年轻人,年轻人走到黄启发身边,黄启华才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走路有一点瘸。

“我一直跟踪他们,他们就是人贩子。”年轻男子说:

“你亲眼看见他们拐走这个孩子?”黄启发问:

“我认识他们,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出来拐骗孩子。而且他们只拐骗小女孩。”

“我问你是亲眼看见他们拐骗孩子吗?”黄启发问。

“我知道是他们,他们是人贩子。你们不能放他走,必须把他们抓起来。”这个年轻人执拗地重复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