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来势汹汹,沈渡眸光落在长公主那张貌美的脸上,和谢悯有着几分相似,只是长公主现在的态度,却是带着几分上位者的气势。
是啊,当今陛下是自己的弟弟。
如今的长公主掌后宫之权,自然是高高在上的贵人一位。
只是长公主如此对待沈渡,却是用错了态度。
“即便没有长公主,太后也不会翻起波浪,长公主太高看自己了,所以这才回到宫中几月有余,便是忘了臣是帝王之师,是先帝钦赐,而不是公主手下之人。”
沈渡站起身,气势压人,看着长公主的时候那黑黝黝的眸子只让人觉得恐怖,长公主微微愣住,从一开始到现在沈渡对她的态度都还不错。
她从未见过沈渡如此这般冷漠的模样。
像是下一秒就会直接像对待太后那般对待她。
之前长公主也曾听过几分有关于太后和沈渡之间的事情,比如沈渡让皇城司的人将太后宫中的宫人斩杀。
可长公主从未见过。
也自然是不相信只是一个朝臣竟然有如此大的权力。
而现在,沈渡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让她有些莫名的害怕。
“南下是长公主最好的去处,若是长公主真的想要帮助陛下,那就南下。”沈渡只是说出这句话,长公主脑子里面有些疑惑。
并不能理解沈渡所言。
自己若是想要帮助陛下,自然应当是在京城会更好。
沈渡原本也是如此想着的,只是上次谢悯提过一句后,沈渡便是开始考虑南下的可能性,若是长公主南下,沈渡便是能够安插人在长公主身边。
将南下的资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况且,谢悯不希望长公主在京城,那自己也会提早打算。
“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定要我南下?”
长公主回过神来,整个人身上的气势都温和了下来,现在的御书房只有她和沈渡两人。
从长公主开始质问沈渡的时候,那原本想要站在御书房的德顺公公便是早早将人赶了出去。
以防止贵人之间的谈话被人听了去。
“我记得冯家在丰城。”沈渡轻声开口,只是提出这句话便是让长公主瞬间脸色一变。
冯家,是他们母妃的母家,可自从母妃被打入冷宫之后,冯家便是对他们姐弟不管不问,这样的日子一直到谢悯登基才结束。
冯家现在的掌权家主正是安妃冯氏的母亲:冯老太太。
在谢悯登基之后,冯老太太借着多年的亲情在丰城可谓是发展不错,谢悯也懒得去管这些事情,便是任由他们发展。
冯家向来是墙头草一个,别看如今冯家倒是想要和谢悯两姐弟打好关系,可一旦谢悯被人推了下来,冯家会是第一个投靠其他人的家族。
况且……
沈渡想到这里不由得笑了笑,随后便是轻声开口:“丰城临边就是南州,南州那边资源富饶,冯家便是如此起家,可若是资源在陛下的手中,冯家还敢对陛下和公主不满吗?”
只要那些资源有一日在自己手中,他们便是不敢造次。
沈渡说完一段话,只觉得自己喉咙发痒,随手将自己刚刚放下的茶杯拿起,润了润嗓子,等自己觉得好了不少,这才轻笑。
“长公主,太后可一直都很喜欢联络人,况且,京城之中多一个你,少一个你都一样,但南下这条路,却对陛下很重要,你懂了吗?”
长公主眼中透着几分的纠结,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等过段时间我便南下,冯家往日如何对我母妃的,我会一个个报复回去。”
冷宫之中,冰冷的母妃,还有即将死去的自己。
若不是当时的谢悯偷偷藏了一些东西给她换了药,恐怕冷宫留下的也不只是她的母妃。
母妃死后,冤屈被洗刷,可人活不过来了。
人死了,就已经活不过来了,无论多少赏赐和补偿也无法换来自己的母妃。
那时候开始,长公主就决定自己一定要掌权,如此这般才能好好的保护好自己。
让自己站在权力的顶峰,成为主宰他人生死之人,而不是被人主宰。
冯家,若不是沈渡提起来,恐怕长公主早早的就将冯家给忘记了,忘记了进入冷宫之中,母妃满怀期待送走祈祷母家能够帮助自己的书信。
可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那么的冰冷,比京城之中盛大的初雪都还要让人觉得胆颤。
沈渡瞧着长公主应当是明白了,点了点头:“京城的水太深,公主现在置身事外,往后若是京城需要帮助,公主也可即时赶到。”
“所以,明铃和路疏的婚事是你特地安排的,明铃是明老的女儿,路疏是当下众人结亲最好的人选,你将婚事重新提出就是为了让这两人都站在你的身边,是吗?”
长公主突如其来的话让沈渡轻笑。
沈渡倒是满不在意开口:“老师找到我为的就是这门婚事,何来特地安排一说,况且若是路疏拒绝,我也不会说什么,可现在看来,他们郎才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