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荒岛独居二十年 > 第5章 无锅烧水法

第5章 无锅烧水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一早,徐然醒得很早。

天刚蒙蒙亮,草叶上的露珠晶晶亮,像一颗颗小玉珠子。火堆早就灭了,余烬里冒着一点点白烟。揉了揉眼,打了个呵欠,赶紧捡了几根干柴添上去,火苗又蹿了起来。

伸了个懒腰,她看着天色一点点亮起来,脑子里慢慢转动,开始编排今天的“大工程”:

编个箩筐:有了箩筐,才能一次背更多东西,不用每天扛着衣服装物资,省得再把衣服扯坏。

晒海盐:腌制食物全靠它,以后海鲜不止能吃新鲜的,还能做“荒岛腊味”。

找吃的:虽然还剩些鲍鱼和牡蛎,但要为“漫长的雨季”做准备,早早囤货才稳妥。

雨季什么时候来她不知道,但肯定快了。

要是准备不够,一场大雨下来,柴火全湿、火生不起来、食物发霉,最后自己缩在山洞里挨饿……想想就让人发怵。

于是,她咬咬牙,给自己定下今天的第一个KPI:“先把箩筐整出来。”

说干就干,她转身走到昨天堆气根的地方,挑了几根粗细合适的榕树气根,扛到火堆边。

榕树的气根又长又韧,看着非常适合编东西,可是直接用又不行,得先把那层粗糙的外皮剥掉才行。她掏出昨晚用来削鲍鱼肉的石片,把气根横在腿上,一点点地刮着皮。

“唰、唰、唰……”

手上的酸劲儿慢慢爬上来,她皱着眉头,咬紧牙关,动作慢了些,怕用力过猛把气根弄断。

气根的皮硬又粗,刮一下,灰褐色的碎屑掉一地。手指头麻了,手心也酸得发紧。

刮着刮着,她忍不住开始怀疑人生。

以前在纪录片里看那些手艺人编竹篓,一个个手上飞快,三下五除二就能削出一根光滑的材料。

她看看自己手里的榕树气根,一根刮了快十分钟,还丑得不忍直视。

“到底是我手笨,还是工具太垃圾?”

她狠狠磨了磨石片,决定甩锅给工具。

等到最后一根气根刮完,太阳已经爬得老高,她的胳膊也正式进入“报废预警模式”。

“太难了……我要是生在古代,可能会被手工艺行会直接开除。”

她瘫在地上,伸手摸了摸处理好的气根,光滑又柔韧,勉强还算满意,点了点头,把它们捆成一小捆放好。又把石片在旁边的石头上磨了磨,刮皮的时候把石片都用钝了,得重新磨利。

忙完这些,她蹲在火堆旁,盯着手里的气根琢磨了一会儿。这东西虽然刮干净了,但还是硬邦邦的。直接编的话,手非得被勒出一道道血印子不说,气根还容易折断,忙活一场白费力气。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觉得得先把这些东西弄软了才行。

“怎么弄软呢?”她眯着眼睛回忆了一下以前见过的手工艺流程:

煮软?蒸软?泡软?

村里那些编竹篓的老人家,都是用这三种办法的。

她挠了挠脑袋,一个个思路掰开了想:

煮是最管用的,把气根扔进沸水里煮一阵,再盖上湿布闷一会儿,软得又韧又服帖。左右看了看,发现手边只有几个罐头盒,小得连只寄居蟹都住不下,更别说塞进那么长的气根了。她把气根对着罐头盒比划了一下,这玩意儿别说煮了,塞进去都得折成三节,直接报废。

“行吧,罐头盒,卒。”

蒸?也是个办法,她想起以前家里蒸米糕的流程:锅底烧水,上面架个笼屉,盖上锅盖,蒸出来又香又软。

但问题是……

她连个锅都没有,蒸个鬼!

“行吧,蒸法,也卒。”

泡软?

这法子最蠢,但最省力。找个容器装水,把气根扔进去,剩下的交给时间。虽然慢,但起码不会手残翻车。

她抬头瞅了瞅不远处的海,忽然眼睛一亮:

“泡海水里不就行了?”

海水本身就带盐,泡得软乎乎的同时还能顺便防腐,简直是一举两得。更妙的是,海水取之不尽,不像淡水那样得省着用,怎么泡都不心疼。

——好!这个办法以后可以用。

但眼下她没时间等两天,得赶紧弄一批软气根,先编个小筐凑合用。总不能天天靠衣服兜东西,再这么下去,她怀疑自己的衣服迟早会因超负荷劳作而宣布罢工。

最快的煮气根……但没锅。

徐然盯着火堆发呆,脑袋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乱窜,忽然灵光一闪。她想起以前刷某音时看到的解压视频——把烧红的铁块丢进水里,能让水瞬间沸腾。

铁块她没有,但石头总有吧?

石头能烧热,热了就能让水开,这法子行得通!

如果采取这种方法的话,不需要需要架起来特别坚硬的锅才能沸腾,只要是有个不会裂开的容器就没事。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容器可以装水?

她琢磨了一下,泥坑?不行,渗水;树叶包裹?不现实,太脆弱。

她脑子里飞速搜索可用材料,突然肚子“咕噜噜”叫了一声,她下意识想到“纸包鱼”——

等等,纸包鱼?!

对了!她需要的不是锅,而是一个能耐水、能支撑、还能承受高温的“容器”。

她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海带啊。

老天开眼,海滩上就有现成的。

她一路冲向海滩,把一大片比自己胳膊还大的海带拖了回来。

海带摸上去带着湿润的滑腻,韧性十足,摊平了软得像块湿布。她捡了几根细长的小树枝,开始DIY“荒岛海带锅”。

第一步,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形状,努力让它看起来不像随时会倒塌的烂摊子。

第二步,用树枝穿透四个角固定住,让它能撑出了一个勉强像样的“盒子”,立起来,不至于一倒水就直接崩盘。

她拎了拎,看它没散,满意地拍了拍那滑溜溜的“皮子”,夸了夸。

“暂时命名为——海带锅1.0版!”

第三步,小心翼翼地倒水进去,观察会不会直接漏光。她盯着海带“锅”屏住呼吸,等了两秒,海带“盒子”牢牢撑住了,竟一滴水也没漏。

“容器”搞定,接下来是加热!

找了几块拳头大的石头,夹起放进火堆里烧。火焰舔着石头,石头缝里的湿气被烤出来,热气腾腾往外冒。

她盯着火堆,手里拿着树枝,小心地翻动石头。脑子里却没闲着,想着第一批气根煮好后,就得赶紧动手编筐。哪怕磨出血泡,也得干。时间等不起。

火光映在她眼里,嘴里嘟囔着:“再烧一会儿,再烫一点。”

等到石头彻底烧透,表面隐隐泛出一丝白光,她终于满意了。

用两根树枝小心翼翼地挑出最烫的石头,慢慢挪到装满水的海带“锅”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