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烘焙博主汴京经商记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第11章 第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都捏好后,表面刷上蛋液,撒上黑白芝麻,放入烤炉,烤制约两刻钟即可。

最后的成品,大师傅见了啧啧称奇,他之前做的枣泥酥,外皮过于酥脆,难以包裹太多内馅,容易不成形,只能做成拇指大小。

经三姑娘略微改良后,变得酥脆且有韧性,裹了一整颗咸蛋黄,一口咬下去,先是甜甜的豆沙,再是微咸的蛋黄,口感丰富。

接下来崔婉璃又示范了几种糕点的改良版,大师傅看得出是个肯钻研的,不仅会把重要步骤写下来,有什么不懂的就当场问清楚,崔婉璃很满意目前的进展。

新式糕点的改良逐渐步入正轨,但翻糖蛋糕眼下还没找到合适的学徒,铺子里的大师傅和学徒都没有绘画功底,用翻糖捏简单的造型都很难做到,于是这些人依旧主攻普通糕点的制作。

翻糖蛋糕的学徒崔婉璃想从外面找,但不能随便找,最好有绘画或者雕塑功底,这样学起来快一些。

*

郁文绍小聚后,回到郁府,他想找崔婉璃问问铺子是不是出事了,但她早出晚归,一直找不到机会说话,直到重阳节家宴的时候,崔婉璃才出现。

这次重阳节家宴前夕,郁太师从庄子里被接回郁府过节,特意让孙女带着孙女婿一起回府参加家宴。

郁府的大小姐叫郁文纨,比郁文绍大五岁,成婚多年,育有一女,她成婚时,郁太师在同平章事的位置上,选了当年的状元颜疏桐做孙女婿。

颜疏桐士族出身,三元及第,二十四岁就中了状元,长身玉立,文采斐然,先帝钦点入翰林,前些日子官家下旨,命他去做益州刺史,年纪轻轻就得到如此地位,且大半官员并无不满,可见其才能品行皆是上等。

去年他父母去世,族中近亲无人在汴京,是以今年每次过大节,郁太师都会让他们一家来郁府热闹。

崔婉璃回府已是酉时,家宴马上开始,她匆匆净身后,换了一身新衣衫,白紫色短襦配上一条紫红色半裙,着白紫色长袍,腰间一条鹅黄色围腰,既庄重又明艳。

家宴上,她和郁文绍自然同坐一席,她本无意说话,但对方有意无意地看她,她无法装作没看见,开口问道:“夫君为何频频看妾身?”

话音刚落,郁文绍喝酒的动作缓了些,若是仔细看,能看出是在尽力吞咽,半晌才回道:“你的铺子是不是失火了?”

“你怎么知道?”失火那天,崔婉璃为找线索在附近搜查了很久,并没有见到郁文绍在附近。

“殿前司有什么事不知道?”郁文绍许是这些年精神紧绷太久,习惯对人这样说话,不觉得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冒犯。

崔婉璃以为郁文绍利用职务之便监视她,回门那天也是,刚从铺子里出来就发现这人不声不响地藏在马车里,不知是不是一路都在跟着她。

不过仔细一想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毕竟崔枢相在朝堂上的名声不好,郁太师和郁尚书对她有所防备也是正常的,想开之后她就不纠结了。

“二公子位高权重,我这点事情哪能瞒得过你,不过我的事情不牢您费心,我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您不必费心监视我。”

郁文绍不解地看着她,自己何时派人监视了,而且不知怎的,她说话的语气短时间内变了这么多,但既然说不必费心,那她应该能自己解决,就没再多说什么。

家宴上的这点小插曲没有他人察觉,家宴结束后,郁太师兴致颇高,参加了接下来的赏菊会,往年他到这时候便精神不济,早早回去休息,今日他既有兴致,众人自然陪着。

赏菊会开在东院的了然堂,甫一进去,各种颜色的菊花整整齐齐地放满了整间屋子,崔婉璃第一次闻到如此浓烈的菊花香味儿,菊花香味淡,若不是摆满了屋子,不会有如此浓烈的气息。

郁太师高坐主位,出了个题目,让众人以“花中隐士”为题,创作一首诗词。

郁文纨自幼在郁太师膝下长大,从小喜好读书,略一思索便提笔写字,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一首七言绝句。

郁太师看后,点评道:“纨儿这首诗辞藻华丽,通篇歌颂,但意境差了点。”

说话间,颜疏桐也写完了,郁太师看后,眉头微皱,说:“疏桐这首词并无一个菊字,但将菊花高洁的品行蕴于其中,观之似有看淡世间之意,与你一直以来的性子不合,最近朝堂上可是有什么变动?”

颜疏桐偷偷觑了郁尚书一眼,回道:“太师多虑了,朝政上并无难处。”

郁太师来回看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女婿几眼,没有多说什么,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

郁文绍不会作诗,他主动泡了一壶菊花茶,说是自己去年存的,家里人许是习惯了,并没有勉强他,欣然喝了二郎亲自泡的菊花茶,每个人都从肚子里搜刮了一圈好话,连连夸赞。

接下来轮到崔婉璃了,她更不会作诗,小时候背的唐诗一首也记不起来。

夫妻俩的文化水平,一个比一个拿不出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