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沈七起床的时候,沈江已经上工了,临近春节,县里好多人打新家具,他活多,走的特别早。
徐桂芬转着轮椅从厨房出来,问:“醒啦,想吃点啥?面还是饺子。”
“我自己来妈。”
“行,你自己来,饺子在冰箱,面在橱柜里。”
小院里的台阶门槛都被沈江改造过,陡的地方都铺缓了,还加了扶手,方便轮椅进出,至少在自己家,徐桂芬是畅通无阻的。
沈七挽起袖子,刚掀开锅盖,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往外走。
“怎么了?”
“我去问问以沫吃了没?”
徐桂芬低头笑:“你小子会疼人。”
谁想,出门前沈七突然回头来了句:“妈,我爱你。”
说完就跑。
徐桂芬一愣:“.......”
吃错药了吧这是。
沈七脸涨红,一路小跑过来,推开童家小院的门,就看见了童以沫和姥姥,坐在院子里吃早饭,大白粥配的咸菜,腐乳。
“早啊小七,吃饭没?”姥姥跟他打招呼,“欸,你怎么了?脸怎么这么红?”
闻言,童以沫放下碗抬头看,心下了然,笑道:“不会吧,跟自己的妈妈说声爱,也会脸红啊?”
沈七狡辩:“不是。”
说完,又乖乖回姥姥的话:“我没吃呢,姥姥,正准备下饺子,想问你们吃不吃?”
“那别麻烦了,在这一起吃了,粥在锅里。”
“好。”他盛了粥顺其自然地坐下。
童以沫小声跟他嘀咕:“怎么样?什么感觉?”
“什么感觉?”
“第一次把爱说出来。”
“也......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就是嘛!加油,还有叔叔。”
沈七一囧:“我爸就算了吧?两个大男人......”
“昂昂,不行哦。”童以沫挥挥食指,“等你好消息。”
姥姥在旁边偷笑,也不知道他们头对头嘀咕些什么。
半小时后,沈七才从童家回来。
徐桂芬问:“怎么去了那么久?”
“我在那边吃过了,”因为那句爱,沈七还有些回避妈妈的目光,“姥姥说,等会去镇上置办年货,问你去不去?”
徐桂芬摆手:“带着我不方便,你们去玩吧。”
沈七喉头一梗,下意识“哦”了声。
妈妈没有别的意思,但话却刺伤了他。“带着我不方便”这话听上去,妈妈成了累赘。
他也被自己的反应刺伤了,他敏感,却不爱表达。将心事都藏在心底。
童以沫骂他嘴笨,他就是嘴笨。总想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却连最简单的快乐也不肯给她。
徐桂芳移动进厨房,检查家里缺的东西:“你带瓶酱油,辣椒酱也带一瓶,选你自己爱吃的,买点花生米......”
“妈。”沈七推门走进厨房,蹲在轮椅边上。
“怎么了?”
“一起去吧,平常我不在家,你只能闷在家里。现在我回来了,带您出去转转,放心,我有的是力气。”
“...好,好啊。”徐桂芳先是怔愣,后鼻尖发酸,眨巴眼睛忍住泪水,“一起去,一起去,我去换件衣服。”
沈七忽然觉得,于母亲而言,这种直白的邀请比爱字更有力量。
*
他们徒步走了五公里到镇子上。乡下人都走习惯了,一边聊天一边逗趣,五公里还算轻松。
童以沫鼓掌直夸:“姥姥您真棒,五公里气儿都不带喘的。”
姥姥拍她一巴掌:“气儿都不喘的那是死人。”
“呸呸呸,快过年了姥姥,不吉利。”
姥姥立刻拍拍自己的嘴:“臭丫头,都怪你。”
“怪我怪我。”童以沫也拍拍自己的嘴。
徐桂芬在一旁嗔笑道:“你们祖孙两呦!”
“不闹了,先去打肉。”姥姥带头,大家就跟在后面。
春节的氛围已经有了,集市两边摆满了福字春联,鞭炮甜糕。沿街的小贩叫卖,还有认识姥姥的,扯着嗓子打招呼:
“童婶,孙女儿回来啦?”
“是啊。”
“那过年可热闹咯。买点橘子,刚到的沙糖桔,可甜了。”
姥姥扭头问沈七和童以沫:“吃嘛?吃的话自己拿袋子挑。”
“吃。”
“谢谢姥姥。”
他们打了肉,买了手工擀的饺子皮,买了韭菜和玉米,晚上准备包饺子。
路边的鞋子专卖店新春打折,买一送一。徐桂芬拉着他们进去挑。
“阿姨,我们鞋子多,买你和叔叔的吧。”
“我们在家哪用穿名牌啊!你和小七要去大城市上学,得有双好鞋。”
最终童以沫和沈七一人一双。妈妈和姥姥抢着给钱,都快打起来,沈七悄悄跑去结了帐。
红着脸说了句:“你们别抢,我给我女朋友买。”
妈妈和姥姥乐得不行。
沈七力气大,回去的时候一只手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重物,另一只手推轮椅。童以沫就拎着沙糖桔,边走边剥,自己一半沈七一半。
天黑之前沈爸到家,发现自己家没人,猜那母子两在童家,拎了瓶酒大摇大摆就过去了。
一推门就嚷嚷:“不是说今天下馆子嘛?”
姥姥笑:“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下馆子多浪费钱啊。”
徐桂芬看到他胳肢窝里的酒就来气,愤愤的骂了句:“你一辈子离不开这玩意,走哪都带着。”
“高兴嘛!就二两,不多。”说着,沈江已经洗了手,进厨房一起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