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恋爱补完计划 > 第10章 过年

第10章 过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蔡珍珍从卧铺上层爬下来,拉着行李箱走到过道,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山峦发呆。

她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过年。自从大二那年,奶奶离开人世间,她便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每年只在四处漂泊的空隙里,偶尔回去给奶奶和父亲清理坟头上的杂草,打扫打扫屋子。其实老家还有些远房亲戚,但在奶奶过世之前大家就不怎么走动,之后更是没了联系的必要。

这一次返乡,她跟徐立之约好大年初三一起回学校转转。出乎意料的是,徐立之说齐林山也要来。而一想到齐林山,她就止不住地生气。

命运真是捉摸不透,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成了齐林山的员工,还被他当众欺负,不能还口!

那次年终总结汇报,明明其他人也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毕竟谁敢在老板面前吐槽公司和领导呢?可他偏偏抓住她的小辫子,讽刺她“拍马屁”“钻营关系不钻研业务”,不是摆明了针对她?

她记得那场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她看着齐林山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感受到他处在老板位置上给其他人带来的强烈压迫感,再一想到自己跟他是昔日一起念书、玩耍、斗嘴的同窗,不禁感到恍然如梦。

等到她发言而他强势打断并出言针对的时候,她起初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齐林山竟然能明目张胆做出公报私仇的事来。后来她才反应过来,在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阶层和地位差距面前,那点同窗之谊根本不值一提。他打压她,就像随手拿起空杯子罩住桌上的一只蚂蚁那样简单,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

说到底,她根本就不该对这个家伙抱有任何期待——他还是当年那个自我中心、目空一切的讨厌鬼,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把这一点想明白了,他做出任何过分的事,都不会再让她感到惊讶和难过。

火车到站后,蔡珍珍又坐了一个小时大巴才抵达镇上。接着再换乘两趟公交,走上二里路,当她终于站到家门口时,时间已经来到大年三十的下午四点多。

她掏出手机,对着屋后的山林拍了张照片,发给徐立之。

进屋以后,她先是打扫了屋子,从衣柜里拿出干净的床单被套换上,然后从手提袋里掏出她的年夜饭——出发前在北京买的几根火腿肠,几包方便面,一袋卤牛肉,还有些不需要冷藏也能保鲜个两三天的食材,如土豆、娃娃菜、白萝卜……她本想买点鲜肉,怕路上变味,便作罢。

大一下学期,她用打零工挣的钱给家里添置了一个微波炉,至今还能用。在那不久之后奶奶便过世了,此后她虽不常回家,却也陆续添置了一些便宜的东西,尤其是有助于帮她抵抗寒冷和孤独的东西:有烤火的电炉子,厚棉被,电热毯,单人电热火锅……还有一个二手的蓝牙音响,让她可以大声播放喜欢的音乐和脱口秀。

夜色降临,她把手机连上蓝牙音响,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前的预热节目,听着天南海北的人分享过年的仪式和感受,在人们充满喜悦和憧憬的欢声笑语中,热乎乎地烫起了火锅。

初一一早,她接到许多拜年电话和微信,那些没有群发消息而是特意给她送来祝福的,大多都是这些年走南闯北结识的朋友。时晓月和秦峰先后给她拨来视频电话,她便向他们展示大山和老屋。随后她又忙着编辑拜年祝福,发给各路朋友、同事。等她忙完这些,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

她随便吃了几口东西,扛着锄头和铁锹,来到父亲和奶奶坟前。把杂草清理完毕后,她往地上铺了个塑料袋,在坟前坐了许久。

她想起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奶奶都在,一家四口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但家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她最期盼的是过年,从放寒假第一天就开始数日子。每到小年夜,她能拿到母亲给的小红包,第二天跑去小卖部买零食和花炮。到了年三十,年夜饭有十二道菜,说完吉祥话,一晚上能收到三个红包。她把钱存起来,等开学了给自己买好看的文具盒和圆珠笔。

后来,父亲病了,如同被魔鬼上身一般,成日里鬼哭狼嚎,还时不时地骂人、嚷着要砍人。母亲和奶奶从不让她去父亲那屋看,但她很清楚,父亲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发作的时候谁也没法靠近。母亲任劳任怨地伺候他一年多,后来便失踪了。再到后来,父亲离世,剩下她和奶奶相依为命。一老一小的日子虽然清苦,但奶奶从不愁眉苦脸,她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她:无论何时都要乐观地面对生活。

她又想起高三结束后,那个漫长的暑假。

七月结束之前,她盼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她考上了省会长沙的一所重点大学,也是她填报的第一志愿。然而,她的喜悦只持续了两分钟,随后便陷入更强烈的忧愁之中。

那时,奶奶的肺病越来越严重,经常整宿整宿地咳嗽。为了治病,家里已经耗光所有积蓄,别说要支付大学学费,就连给奶奶看病买药的钱都拿不出。之前,村干部已经为她们争取到几千元补助,学校也为她筹集了一笔善款,但那些钱早已花光。她只好求助亲戚,能借的都借遍了,也才筹了不到三千。如果她要去上大学的话,学费从哪里来?她不在家里的话,奶奶一个人没人照顾,怎么办?

她决定不去报道了。等奶奶身体稍微好一些,她就到县城打工去。

“珍珍,你怎么哭啦?”

奶奶虚弱的声音,混在“嘎吱嘎吱”的老式电风扇声音中间。蔡珍珍飞快地抹了把眼泪,笑着说:“我没哭啊,奶奶你眼花啦!”

奶奶咳嗽几声,撑着身子要从床上坐起来。她赶紧扶住,帮她靠坐在床头,喂她喝了一口水。

“我这几天感觉好多了,力气回来了些,晚上也能睡觉啦。”奶奶微笑着说,“上回那个陈医生开的药,管用得很。”

这时,忽然有人在外头唤道:“蔡珍珍在家吗?”

她听出那是初中班主任姜老师的声音,赶紧出去迎接。之前替她在学校筹款的事就是姜老师发起的,没准他又带来什么好消息?

她请姜老师在堂屋坐下,给他泡了一杯茶。姜老师问:“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她点点头:“收到了。”他又问:”哪天收到的?”她答:“一星期前。”

姜老师从帆布袋子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她:“我又筹了两千,虽然不多,但你先收着,后面的我再想办法。”

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她连忙用手背去擦。姜老师满眼心疼地看着她,说:“我知道,你肯定在发愁学费的事,还有给你奶奶治病的事,说不定都想过不去大学报道了。但我还是建议你要慎重考虑。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改变命运,老师不希望看到你因为眼下的困难,放弃了改变人生的机会。大学一般都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我帮你去联系一下看看。答应老师,你自己千万不要放弃,好吗?”

姜老师走后,她心底又燃起一丝希望:说不定奶奶的病很快就好了,说不定姜老师会帮她申请到助学金呢?到那时,她可以带上奶奶去省城上学,课余时间可以打工赚钱,也方便就近照顾她、陪她治病。

她在焦虑之中等了半个月,还是没有等来姜老师的消息。她越来越绝望,决定不再耽搁。就在她准备去县城找工作的那天早上,姜老师终于来了。

他拿出一张银行卡,高兴地说:“世上还是好心人多,有人给你捐了五万!”

五万!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有五万这么多?谁捐的?”她不敢置信地问。

姜老师摇摇头:“是一位匿名的好心人,把银行卡和密码快递给我,注明了是给蔡珍珍的资助,还说自己不愿意暴露身份,叫我们不要追查。”

正是这张银行卡,改变了蔡珍珍的命运。那年八月的尾声,她带着奶奶来到长沙,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照顾奶奶的生活。她的事迹被学校知道以后,还给她额外批了一笔助学金。

日子眼看着好了起来,然而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以后便撒手人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