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山上破屋通六零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什么都不能说!

不能暴露自己,那就不能解释,可罗杨却是实实在在想要做豆腐的方子。他绞尽脑汁,想找个合理的说法,半晌,叫他掰扯出一个,“邓兄弟,嫂子,不怕你们笑话,这豆腐不少人家会做,可我们家却没人会。”

邓三毛:“???”

于香枝:“???”

他们满脑袋问号,显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连豆腐都不会做。

“这……”

罗杨苦笑着解释,“我是家中长子,父母过世,弟弟妹妹们又还小,我蠢笨了些,从前什么都没学会。”

这解释很勉强,但邓三毛和于香枝却是恍然大悟:头胎的儿子,有些当娘的就不叫儿子碰厨房里的活,底下的妹妹又还小,还没来得及教给她就过世了,那可不就不会做。

被棉花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的邓三毛和于香枝都忽视了一点——父母做豆腐的手艺没传下来,那怎么不去跟亲戚学。

这会儿,夫妻俩满心满眼都是棉花,于香枝眼睛落在棉花上简直挪不开,“罗兄弟,你想学我就教你,正好我们这豆腐才开始做。”

罗杨知道自己是糊弄过去了,立刻答应,“多谢嫂子。”

于香枝:“应该的。”

邓三毛还是觉得占了这么大便宜不好,可他也拒绝不了这些棉花。要知道,两个儿子现在穿的衣服都是用他们以前的旧棉衣拆了后做的,那棉花根本不保暖,那点点大的小娃娃哪里受得住?现在要是有了这些棉花,给三个孩子每人做一身都够了。

所以邓三毛思量了半天,觉得还是要再拿点东西给罗杨,不然罗杨太亏了。

罗杨暂时不知道这些,他正在全神贯注的跟着于香枝学做豆腐。

前边用石磨磨豆浆不难,这用滤布滤出豆渣也不难,之后就是放锅里煮豆浆。

这个时候,罗杨才发现他们用的是陶锅。

“千万不能用冷浆倒热锅里去,不然陶锅容易炸,费钱的很。最好是热水和浆滤出来后就赶紧把豆浆舀锅里去,因为那豆浆还是温热的,这样陶锅能用得更久些……”

于香枝在这些小细节上讲的头头是道,罗杨虽然有些别的疑问,可觉得不该问的都没多问,只把话记心里头。

豆浆烧开,就是点豆腐。

“我们都是用酸浆点,这酸浆其实就是点豆腐后滤出来的水装了放酸的。你头回点豆腐要是没有酸浆,那就去酸菜坛子里舀酸水出来点,都是一样的……”

于香枝边说边将密封的酸浆坛子打开,然后倒出里面发黄发酸的酸浆出来,再对着豆浆一圈圈点下去。

两者一碰,就有白絮的豆花冒出来。

罗杨看的满脸惊奇。

随着酸浆的点入,豆花越来越多,另外还有发黄的水。于香枝时不时的用葫芦瓢推着豆腐绕一个方向转,原本没散开的酸浆逐渐变得均匀,那豆腐也越来越明显。

发黄的水变清澈之后,豆腐就是点出来了。先用筲箕压着将一部分黄水舀出来,然后用盆装上把豆腐倒进提前洗干净并铺了滤布的豆腐箱里去,再用筷子和匀,包上滤布,盖上豆腐箱的盖子,最后放重物去压。

“……等里面的水滤出来这豆腐就包好了。”于香枝说。

罗杨这几乎一个全程看下来,不说十成十掌握,但八/九成是会了的。回去多试着做几次,应该能行。

不过,罗杨还有些问题,他指着装在盆里的黄水,“嫂子,就是这个水装起来放好就能成酸浆吗?”

“对,就是这个水。”说完,于香枝拿起葫芦瓢将里面的水舀进装酸浆的坛子里,舀着舀着,她又想起一事,就说:“对了,在放这个水之前,坛子里一定要留酸浆,这样才能变酸,否则就会放臭放坏。”

罗杨面色微变,“那头回没有酸浆呢?”

于香枝语气自然:“从酸菜坛子里舀点酸汤放进去一样的。”

罗杨恍然,“原来如此。”

虽然不明白是为什么要怎么做,但于香枝既然都这么说了,那他就打算回去试试。毕竟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应当不会出错。

豆腐包上了,于香枝还要收拾那些家伙什,就对邓有穗说:“有穗,带罗叔叔去堂屋坐,记得给罗叔叔倒水。”

邓有穗乖乖答应下来,“好。罗叔叔,我们去坐吧。”

罗杨也不给于香枝添乱,跟邓有穗一块去了堂屋。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邓三毛呢?

堂屋里的烘笼是生上的,围坐边上倒也不冷。邓有穗去给罗杨端了一碗水过来,奶声奶气的叫罗杨喝。

两人坐着聊了不足半炷香,邓三毛就带着一袋东西回来了,“罗兄弟,这是我跟人换的苞谷面,一会儿你带回去。”

罗杨吓了一跳,“这怎么行?”

邓三毛说:“你拿了那么多棉花来,这粮食还是少的,只是都到了年尾,各家的苞谷面也都快吃完了,我只能换到这些,你别嫌弃。”

眼下棉花一人一年只有一斤的票,这一斤棉花够做什么?何况哪怕是票发到了手里,可买的时候还要钱,而且不一定能买到!供销社里的棉花又贵又少,对他们这样穷苦的人家来说,要弄点棉花并不容易。尤其棉票按时购买,过期作废,等钱攒够了票都不能用了。所以罗杨这五斤棉花对他们来说用处非常大!

而罗杨呢?

罗杨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五斤棉花,又拿方子又拿粮食……

虽然买这些棉花用去了快一两银子,可老实说,他真的是占了个大便宜!光一个做豆腐的方子都不止这个钱!

“我已经跟嫂子学了做豆腐,不能再要粮食了。”罗杨推拒说。

“那哪儿够?”邓三毛直说:“那豆腐是各家各户都会做的,也不是什么秘密,随便找个人打听人家都会跟你说,我哪有脸白拿你的棉花?所以罗兄弟,别推了,收下吧,下回还有什么好东西记得兄弟就成。”

既然对方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罗杨也就不再推,毕竟这是两个世界的不同导致的,再推容易引发怀疑。

他心想,大不了自己之后再买点他们需要的东西送来,想必他们也会更欢喜。

“好,那就多谢邓兄弟了。”

“客气啥,坐,等豆腐压好了我们切点来吃,那刚压出来的豆腐,沾点辣椒水就有滋有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