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山上破屋通六零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

露珠轻盈的栖息在嫩绿的叶片上,透射出晶莹的光辉。

罗杨穿着打了补丁的麻布薄夹袄,背着一个竹编的背篓,右手一把砍柴刀、左手一根长竹竿穿梭在山林间。他早起喝了口水就上山来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吃的,不拘泥野菜山珍还是野味。后者能碰见最好,但至少也要弄点野菜回去。

至于砍柴刀,一是为了防身,二是为了砍柴。

农家处处都要用到柴火,尤其早春时节,早晚天依旧冷,家里又小孩多,不生火烧点热水,那很容易发热生冻疮。

罗杨边走边用竹竿探草,防止有出洞的蛇虫躲在里面。

农家早起的人不少,罗杨一路过来都看见了好几个人,有砍柴的,也有挖野菜采菌子的,总之少有人闲着。走了大概有两炷香时间,野菜只找到了两把,刚铺了个篓底。

“不行啊……”罗杨蹙眉喃喃。

这两天他没少上山来,而且是早晚都来,只是每次能找到的入口东西都不多,尤其村里大家都觉得没危险的两座矮山,上面基本鲜少能找到东西。

村中的妇人叔么孩子们,谁不是为了一口吃的在奔波,这没危险的山都被他们翻遍了,哪儿还有什么漏网之鱼。

罗杨用野藤绑好剔枝桠砍出来的那捆柴,擦汗的时候眼神落在更深的山林,想着要不要进去看看。

虽然有危险,可他天生力气大,又跟寺里的武僧学过一点儿,再小心些,应该不成问题。

担着柴回家的路上罗杨一直在考虑。

“杨小子,砍柴回来了?”

“呦,这柴不孬啊。”

“这么大一捆,够烧几天了吧。”

路过碰见的村人难免要打个招呼,罗杨一一回应,脚下却并不停。

说起来,下河村对罗杨原本没有多少印象的,顶多就是知道那逃难来的罗家有个小子出家去了。要真说具体的,还真说不出来。等罗杨还俗回来,大家只觉得那是个光着脑袋、身量不矮又温和皮白的,叫他们忍不住怀疑这罗家大小子的肩能不能挑。后来有人碰见他扛了一大捆柴往家走,那真是眼珠子都要惊出来了,传出去说给别人听人家还不信,直至亲眼见到……

一年多时间过去,现在他们倒是习惯了。毕竟原本皮肤白眉眼软的和尚已经被风吹日晒成了小麦肤色,那张脸眉深目阔的,腿也长得更长,对比实在过于明显,不习惯都不行。

他们嘀嘀咕咕的走远,罗杨这边也到了家。

秋杏正弯着腰在侍弄菜地,桑姐儿则在太阳底下的席子上爬着玩。

至于其他几个都不在。

罗杨把柴放后屋墙下,上边的屋顶往外伸了一截,能蔽着柴不被打湿。如今后墙歪了一小半,都是开春后他们陆陆续续去砍回来的,放在这里晾干了好烧。

野菜拿进灶屋,背篓和砍柴刀都放好,又去水盆里就着原本就没倒的水洗了洗手,然后才进灶屋喝水。

咕噜咕噜小半瓢水下肚,这才感觉解渴了。

桑姐儿看到罗杨回来就“啊啊啊”的要爬过去,眼看着即将爬出席子外,罗杨三两步上前把人捞起来,扶着她的胳膊让她学走路。

嘴里跟秋杏说话,“杏哥儿,他们几个呢?”

秋杏用锄头把一块泥巴打散,头也没抬,“二弟去田里了,三弟四弟去挖野菜了。”

“没去深山吧?”罗杨不放心,“我没看到他们。”

秋杏说:“去竹林那边了吧。”

想起昨天罗柏提起的竹鸡,罗杨眉一松,觉得这倒是有可能。

罗杨见他忙,关心起来,“都有些什么菜种?够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