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马奴的犟种圣上 > 第3章 帝都

第3章 帝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子修,太子这是要给咱们下马威的意思吗?”裴信面不动声色,从牙缝里挤话:“不见到他们,我还差点忘了这茬,传令官说宿敌吐蕃归降,龙心大悦,太子会亲自出城迎接凯旋,现在不出城迎接不说,还入城半晌了才见人。”

“别乱揣测,兴许是真有事耽误了。”李胤回,同时双腿微一夹马腹,迎上太子与众朝臣。

“太子!”李胤于马上朝太子李彻恭恭敬敬施礼。

“武安王,欢迎凯旋而归!”李彻二十八九岁,身高八尺,一表人才,他笑容可掬,眼睛里却藏着不让人察觉到的忌妒。

“谢太子!”李胤回。

李彻点了下头,即朝诸军道:“诸将辛苦了!朝廷已为大家设晏接风,请!”说完,李彻率众朝臣在前引路,由朝臣将浩浩荡荡的大军引去大营听封受赏,李胤则随李彻回宫觐见。

“儿臣拜见父皇!”

紫宸殿里,入朝侍殿者不得操尺寸之兵,李胤也不例外,因此已解掉剑,与李彻隔着玉扆一起跪拜绥文帝李宗。

李宗正在玉扆后叹息抚摩他当年穿的甲胄,穿在甲胄架上的玄铁甲上布满刀枪剑痕,这些痕迹是在那次战争中留下的,怎么留下的,他已经不记得。

“最是人间留不住啊!当年探前趹后,蹄间三寻的少年,如今已华发重生,难策新羁之马。”李宗重重感叹岁月匆匆。

李宗虽年过半白百,华发满头,却无老态龙钟,昏聩之样,反倒越发的耳聪目明。

“皇上您正春秋鼎盛,不老!不老!”一直侍奉在侧,文帝最为宠信的太监何白眉接话。

“就数你会说话,朕老不老,朕还不知道。太子和武安王来了?”文帝问。

“回皇上,来了!正在外面候着呢!”何公公恭敬可掬的回道。

“嗯!让太子可以回去了,让武安王进来!”李宗吩咐说。

何公公应一声,即退出去,传达了李宗的话,李彻随隔着玉扆躬身施礼,退出紫宸殿。

李胤进去玉扆,欲再朝文帝行跪礼,文帝止住,他依旧站在甲胄架前,看着李胤这身布满刀枪剑痕的甲胄,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吐蕃归降,这么大的功劳,想要什么赏赐?”

李胤毫不犹豫道:“若父皇真要赏,废除营倡刑律便是给儿臣最好的赏赐。”

“四大营中只有你东大营跟朕唱反调,非要朕废除这条刑律?你的奏折朕看了,但朕想听你亲口说说为什么?”文帝不答应,反问。

“是,那儿臣就说了。营倡确实能给予士兵一定的安抚,缓解思妻心切,但父皇想过没有,惜商纣王何以要挖比干之心?周幽王何以烽火戏诸侯?皆因女色,天子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如此任重,尚且沉迷恣欢,平凡将卒,又何以能自控——

猛兽易伏,人心难满,一旦士兵沉迷于此,无心恋战,或争风吃醋,战场公报私仇,三军必成散沙矣!且官员女眷婢子,本为良女,如此强刑,岂非蔑德败礼,逼良为娼。因此还请父皇三思,如此百害而一利的刑律,必须废除。”李胤振振有词道。

文帝听罢,愤然作色,凝视着李胤,这条刑律是文帝与众朝臣为慰劳前线将士商议所立,无一人反对,当时一心只想满足军士私欲,让其更卖力开缰拓土,却忽略了这一点,现虽知其利害,但李胤的直言不讳,还是惹怒了文帝。

“好大胆子啊!武安王,竟敢说朕蔑德败礼,逼良为娼,别以为你平定了吐蕃朕就敢拿你怎么样,你知不知道,你要不是朕的儿子,信不信朕现在就赐死你。”

“儿臣只是直言进谏,倘父皇喜侫恶直,大可现在就赐死儿臣。”李胤不卑不亢。

“行了,这件事容后再议。”文帝怒气不消,仰面长叹了一气,把目光移在甲胄架上的甲胄上,不再凝视李胤,又抚摩了须臾,龙颜稍缓和一些,才心平气和道——

“朕听说太子没出城去迎接你凯旋,是在城中接的你,心里有何想法?是不是觉得太子胆大妄为,敢违抗朕意?”

“回父皇,儿臣没有想法,太子身为储君,常为父皇分忧,没能准时出城,必是有更重要的事耽误了,并非是有意违抗您,还请父皇明察。”李胤心口如一回道。

其实从进来看到文帝站在甲胄架前,李胤就猜到了一些事,不是裴信揣测的太子要给他下马威,而是文帝要试探他与太子的关系,文帝当初并非太子,亦是屡建奇功的亲王,他的帝位是推刃同气夺来的。

所以常常以已度人。

看李胤不趁机加罪太子,看来并无夺嫡之心,文帝还算满意。

这些年来连年征战,民穷兵疲,如今宿敌吐蕃已归降,大绥大统,无仗可打,太子宽厚仁德,百姓也急需休养生息,由是太子才是文帝心目中最理想的继承人。

李胤虽文武双齐,但长期生活在军旅之中,杀戾成性,无仁爱之心,治不好国,因此文帝一边依仗李胤,一边又要打压李胤,惟恐其政变。

“你能理解最好,确实是有重要事耽误,今日是翼王和疏勒国公主和亲的大日子,是朕让太子代替朕去祝贺,所以耽误,和亲仪仗应该也要到了,一会儿你也去翼王府观礼,还有,你也到年龄,也该成家了,明日朕让人把帝都名门贵女的画相都送你府上,你挑挑看有没有中意的。”

文帝拍了拍李胤的肩膀,对于赏赐一事,他不再提。

李胤正欲要说些什么?就听裴桓在玉扆外惊惶失措奏:

“皇上,翼王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