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郎回忆一番,点点头算是认可她的说法。“娘子眼光不错!”
左右因为和她成亲才让他名正言顺脱离郭家,这些小事随便她折腾吧。
从书店出来他们就直接回家了,福伯此刻已经回来院子了,见二人回来笑着迎上前来跟二人问好。
这还是张华华第一次见福伯,笑道“多谢福伯早上给我们炖了鸡,您手艺真不错。”
“多谢娘子夸奖!也是娘子慧眼识珠,在长安城,爱吃鸡肉的娘子可不多。”福伯笑呵呵道。
张华华一顿,怎么感觉他说话怪怪的?
“别忙着讨好娘子,这个院子刚租赁没多久,你记得列个单子去西市买些礼品,我们得趁着年前把邻居拜访一遍。”郭三郎把福伯打发走了。
家里就这么大点地方,回到卧室他们俩又大眼对小眼了。郭三郎抽出新买的书看,而张华华则是坐在梳妆台前盘算自己还没开始的生意。
以她这些天对西市的考察,长安对饼食热爱的紧。烤饼、汤饼、蒸饼做法已经相当丰富了。饼食这个行业她未来必须得掺一脚,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前期最好不要投入过大,先做些容易携带的甜食,赚些本钱,等开春之后再正式想开店的事。
张华华是个思维很活跃的人,她想一会就要站起来走几圈,最后郭三郎被她烦的不行,两个人干脆都转移到床上去了。郭三郎倚着枕头看书,张华华倚着郭三郎思考生意。
“三郎?”张华华抱住郭三郎的胳膊“过几天我想去做些点心到西市卖。”
郭三郎惊讶的从书本中抬头,他沉思半晌在张华华等的都快要不耐烦的时候,否决了她的话,“快过年了,还是不要出去走动了。”
“三郎,就是因为快过年采购的人多才要趁机出去做些生意呀。三郎,你就让我去吧,我在家闲着也很无聊的。而且你明年就要参加进士科考试了,我整天在家,肯定会打扰你学习呀!”张华华陈明利弊。一脸期待的看着郭三郎。
郭三郎从来没给人当过相公,此刻面对张华华撒娇般的央求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他有些烦恼,因此眉目微蹙,天那么冷,她就不能安分些吗!可若是不许她去,这小娘子哭鼻子可怎么好。与其不同意让她整天挂念,还不如让她做两天,说不定她就自己放弃了。
张华华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摇晃他的胳膊循循善诱,“三郎,你就让我去吧,等你中了进士我就不做了,乖乖在家当官夫人。”
才怪,中进士哪有那么简单。有李林甫那样的权臣在,她的正直的不能再正直的夫君,哪里有什么门路,到时候说不定还得靠她养活呢。
“你想做就做吧。”郭三郎眉目舒展开,让她知难而退总好过才成婚两天就把新娘子惹哭。于是又拿起书本看了起来。
张华华观察半晌,确认郭三郎不是气得说反话,而是真的同意了。兴奋的亲了他一口。
郭三郎有些无奈的擦了擦脸上的口水。
张华华已经不理他了,继续琢磨,在哪里摆摊子,以及什么样的甜品会卖的好一些。
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先做四种做法简单的网红小吃,冰沙芋泥、糖葫芦、豆沙糕、果丹皮。
都是后世常见的小吃,做法也简单。
第二天,张华华也不带郭三郎了,自己去西市采购原材料,顺便考察市场去了。
福伯看着她的背影,进前厅见郭三郎正在桌前看书。“公子,夫人这是去哪儿了。”
“她想做些小食生意,说是去采买原料去了。”郭三郎言简意赅。
“哎呀!这……公子怎么不劝劝她。你们才刚成婚,而且都快过年了。”
主要是有些丢人,将来他们公子进入官场,有个做出摊卖小食的娘子,会让别人笑话的。
“无妨,等她的小食摊开起来再说吧,西市这个地方欺行霸市的地头蛇不少,到时候她自己就知难而退了。”郭三郎信心满满的说。
福伯再三确认郭三郎的脸色,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们公子呀,太惨了。
张华华自己看了半天,但是她不清楚摆摊的规则。于是找到了当初为她采购羽绒的圆脸牙人李文志,牙人这行业也有冷淡季,这时节正是淡季。
李文志站在牙行接客冻得不行,张华华指明找他,他兴奋劲又来了。
“小娘子找我何事,这长安城没我不熟悉的地儿。”
“咦,今天怎么没听你念叨你的头儿?”张华华打趣到。
上次李文志可是三句话不离头儿。
李文志尴尬的挠了后脑勺,“嗐,他出洋了。”
李文志的一个同事路过,笑嘻嘻的告诉张华华,“当家的出洋去了,没带他!”
张华华惊讶“出洋去了?!!!”唐朝已经能出洋了吗!!
这人见张华华这个小女娘被震住,不无得意的吹嘘“哎呀,走了几个月了,接了个寻香的活,趁着东北季风,搭乘来自斯里兰卡的狮子舶前往波斯湾。船上都是些外国人,这小子连波斯语都没学会,就想出去见世面,也不想想人生地不熟的,连话都说不明白,到时候万一落单,留在远洋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灵。祖宗都保佑不了你。”
李文志怒了,“你这人会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