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厨房帮厨很多,管事给她指了两个精明的帮厨。
热奶一碗碗冲入姜汁中,虽然失败了几次,但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一直悬着的心落回肚子里,松了一口气的她又膨胀起来了,她张华华或许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天才罢哈哈哈。
过了一会儿,厨房管事心情不错的过来让她再做几碗,说是席上小孩喜欢,还想再吃一份。
“哎,好嘞——”什么是对厨师最大的鼓励,这就是了。
没一会管事又过来找张华华,笑道“老夫人要见你,等会或许会问你点什么,你好好回答,说的好还有赏。记住,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喧宾夺主。”
“好的……”
喧宾夺主?那是另外的价钱!!!
厨房管事长得挺富态的,浑身圆圆的,骂人的时候有点难听,不过这会看着还挺和蔼的。他知道张华华只是个商户家的小孩,于是一路上一直跟她讲:怎么跟宾客问好,怎么待人接物不冲撞贵人。
今天太阳不大,宴席是在院子里摆的,很是热闹。
管事将她领到一个坐满女宾的圆桌前,向一个老太太引荐她,张华华眼尖的看着今天早晨见过的小姐姐,正坐在这个贵气的老太太旁边。
老夫人问了她几个食材上的问题,张华华中规中矩的答了。又问这甜品的由来,她就按厨房管事的意思,讲了那个故事,开头沉重,过程意外,结局皆大欢喜。主要是应景。
老夫人听完很高兴。“没想到这道甜品背后还有这么个故事!看赏!”
席面上众人有了这个引子,也都凑趣,夸赞老夫人的儿女、小辈如何如何孝顺。众人聊起来。张华华任务完成开心退场了。
不一会有个穿着体面小丫鬟,过来问她要配方。张华华并无私藏之心,再说厨房里这么多人,聪明的人可能已经学会了,于是又含泪赚了十两银子。
离开李府已经是下午了,张华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二十两银子,一共四枚五两重的银元宝,张华华心里很满足!
跟张华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张伯华手里捏着二十个钱,这是他今天的工钱。
出了李府,张伯华忍不住问张华华,“之前在家也没见过你做什么‘姜汁撞奶’?再说咱家也没有牛乳,你怎么会做这个?”
赚钱一时爽,解释愁断肠。
张华华知道要是今天不把这个阿兄疑虑打消,她恐怕就要身死道消了!好在她早就想好了说辞。
“我昨天在肉铺,听去胡麻饼店买饼的胡商跟另一个胡商讲的,……就这样那个儿媳意外发明出了这道姜汁撞奶。我觉得制做起来很简单,见他们缺一道甜品,而且他们厨房里什么都有,就想做一下试试。”
张伯华推着小车,不敢置信,“这么说,你只凭着听说来的方子,就敢在李府卖弄,你就没想过万一失败了呢,……你以后要稳重一些,这次是侥幸,要是下回再莽莽撞撞很容易闯祸的。”
“嗐,我当时想反正我不试试他也没有别的办法。试试我也不损失什么,他们顶多嘲讽我两句。”
“你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张伯华摇摇头。虽然感觉到了张华华的变化,但是也没多想,他们一家都是做生意的,耳濡目染下或多或少都会相机而动。
兄妹二人回去的时候,张敏正在铺子里卖猪肉。张敏就是张爹的名字,之前叫了个张二的诨名,后来有两次莫名被人寻仇,后来才知道那人找的张二和他重名了,张老爹觉得张二这名太晦气,才花了十个大钱找了个老秀才帮忙重新取了这个名字。
“回来了,在李老爷家帮忙了吗?”张敏看见他们现在才回,心里早有猜测。
张伯华应答一声,看铺子里还有客人,就领着张华华从后门进院子了。
打开后门,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在院子里玩,看到他们立刻大声喊“阿兄阿姊回来了!”
听到喊声,主屋里走出来一个穿着窄袖胡服的女人。女人大约四十来岁,头上挽着利索的发髻。面相上看起来冷若冰霜,看见他们二人回来,脸上不见笑模样。
确实是胡女模样,长得还挺漂亮的,张华华心想。
小女孩看见娘出来,亲切的叫了声“阿娘!”
“二华,你过来,我有事跟你说。”女人说完转身回了主屋。
张华华忍不住跟张伯华对视一眼,后者对她比了个嘴型,说完放下推车,抱起小女孩去铺子帮忙去了。
张华华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因为张伯华刚才跟她比了个‘亲事’的嘴型,这个阿娘不会真的给她找好了夫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