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次春宵

繁体版 简体版
1001次春宵 > 穿越到大唐靠美食出圈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才怎么回事,怎么卖肉卖的这么熟练,还没反应过来竟然把人送走了。张华华回味半晌,可是她还没跟人家搭上话呐!

捏着十个“开元通宝”大钱,张华华睁大眼睛,原来这里是大唐,她张华华——穿越了!

还好是开放包容的大唐,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唐代史她还算熟悉,她有个小爱好,就是每次看一部电视剧都喜欢研究这部电视剧的时代背景。唐代电视剧她可看了太多了,具体政策不清楚,但是大的历史走向还是知道的。不慌不慌,等她搞清楚现在具体是什么年份再从长计议。

哎~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现代!

她没有继承原主的记忆,脑海中只有几个不甚清晰的记忆片段——

用力回忆,有一片还算完整的记忆。这个身体一家七口人,她是家中的老二,不太受家里重视,这年中秋,阿爷和阿兄把铺子关了,平日上学的二弟三弟难得放了三天假,家里最小的妹妹刚开始换牙。娘亲专门去西市最大的糕饼铺买了三斤最时兴的鲜花糕,做了好吃的槐叶冷淘和一种类似花卷的美食。

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吃这种美食,阿娘用羊肉调成的馅料和油面混合在一起做成花卷状,放进烤炉里烤,刚出炉左右手倒腾一下取一片芦苇叶包住,趁热咬一口,羊肉和各种香料激发出的鲜咸,混合着发酵后面食喧软,那滋味是她记忆中难得一见的美食。

但原主似乎性格很内向,等她吃完一个,大家都吃第二个了,盘子里还剩下两个,她鼓起勇气想再取一个,但刚伸出手,这两个就被阿娘分给了二弟三弟。

记忆中的阿娘说,二弟三弟学习辛苦,多出来的两个就分给他们了。没有人注意到她吃了多少。

这段记忆有股淡淡的情绪,或许是因为难得的美食,或者是因为难得的团聚,又或者是埋怨家人的疏忽,总之这段记忆成为了张华华目前唯一能从大脑中回忆起来的片段。

再想知道更多,脑子里就跟针扎似的一抽一抽的痛。伸手抚上头痛的地方,张华华这才惊讶的发现头上有个大包!

她想知道这个包怎么来的,无奈越想头就越痛。只好转移注意力。

好在,只要她不回忆以前的事,头痛就立刻缓解了。

又来客了,张华华孰能生巧,有模有样的学着对面烤饼娘子招徕顾客。“客人要点什么?”

一天下来张华华不禁感慨:大唐的肉铺真是一点也不缺客人。不过最火的还是对面的烤饼店,一炉胡饼出来不到十分钟就卖完了。

那边排队买饼的有个身量高的红脸大汉,说话就跟铜锣一样嗓门巨大,张华华离这么远都听得清清楚楚。

“某是永和坊的,老妻平日就好这一口。哎!今日来长寿坊走亲戚,正好买些给她解解馋。”说完还哈哈大笑,跟身边人玩笑。

张华华心想,听这个客人的意思是——这儿是长寿坊。

有意思,原来这里是国都长安。

看剧的时候她了解过,唐朝长安城外城郭有110坊,以朱雀大街为中轴分为东、西城区,两城区各有五十五坊并一市。而长寿坊具体在哪个城区,张华华不知道,不过这也无所谓,哪个坊对她来说都是一样未知。

不过,张华华看着对面的招牌,疑惑,长寿坊里卖烤饼的店为什么叫‘辅兴坊胡麻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